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爱英 《当代畜牧》2013,(23):40-41
目的:分析和研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0月感染牛巴氏杆菌患牛124头,将其发病原因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24例患牛治愈119头,治愈率为96.0%;死亡5头,死亡率为4.0%。结论:牛巴氏杆菌在临床上明确诊断与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发展,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牛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分析,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牛巴氏杆菌病在玉林地区以前呈散发性,但近年来发展为地方流行性。1991年达到高峰期,波及七县(市)57个乡(镇),死亡牛1 133头,1992年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3.
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藏语称为"格合",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地方流行性或散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青海省天峻县常发和危害最大的一种牛传染性疫病.现将2004-2008年5年间青海省天峻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民间又称清水症、牛肿脖子、响脖子;中兽医称为锁口。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其主要病症有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1996年入夏以后,我市水牛发生了巴氏杆菌病,经过及时治疗和采  相似文献   

6.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黄宏菁(海南省万宁县畜牧业局,571500)万宁县于1994年1~6月,先后在南桥等4个乡镇发生牛急性病,共死亡97头,经县兽医诊断室诊断为牛急性巴氏杆菌病,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994年1月份,在万宁县三更罗乡的内岭管区,发生牛...  相似文献   

7.
猪、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猪巴氏杆菌病称为猪肺疫,常呈急性败血型和慢性胸膜炎症状;牛巴氏杆菌病称牛出败,常呈败血型,水肿型和胸型症状.近年来,我区猪、牛巴氏杆菌病常零星散发,有时两者同时发生,呈地方性流行的较少见.1997年5月底,病区某村牲猪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急性败血型症状,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流行性疾病,共发病270头、死亡200头、死亡率为74%、7月初,该村耕牛又相继发生一种呈急性败血型、体温高、死亡快的流行性疾病.一周内发病10头,死亡5头,死亡…  相似文献   

8.
牛巴氏杆菌病(Bovine Pasteullosis)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vella muitocida)引起的,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过去,由于对本病采取了有效防制措施,在黄牛间发病较少,因此对黄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断有所忽视,近两年间曾有些地方牛突然间发生死亡,有的来不及诊治即倒毙,给养牛业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致使一些群  相似文献   

9.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牛的急性经过主要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故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牛出败).此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 2010年10月初,临夏县某村发生黄牛以流涎和下颌、颈部水肿、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疫病.该村共饲养牛75头,发病12头,发病率为16%;死亡5头,宰杀1头.  相似文献   

10.
牛巴氏杆菌病水肿型是牛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是由多杀性牛巴氏杆菌引起。临床表现 :本病型除牛巴氏杆菌病其它型共有症状外 ,主要症状是病牛头、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迅速炎性水肿、致使头 ,颈直伸难以转动。口腔粘膜潮红 ,舌肿大呈蓝紫色 ,吞咽困难或完全受阻 ,病牛呼吸随病程发展由呼吸加快到呼吸困难直至窒息。病期多为 12~ 36小时 ,往往因窒息死亡。本人自 1985年 10月18日试行气管切开术辅助治疗晚期牛巴杆菌病水肿型首例成功后至今共收治 3例 ,皆获满意疗效。初步证明 :气管切开术是辅助治疗晚期牛巴氏杆菌病水肿…  相似文献   

11.
综合治疗水牛巴氏杆菌病叶长发,梁长均(长泰县牧医学会363900)1994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泰县的武安、岩溪、枋洋3个镇有11个村的水牛相继发生水牛巴氏杆菌病,共发病53头、死亡25头,病死亡率为47.17%.青壮年牛32头,占60.38%,小...  相似文献   

12.
从 198 7年以来 ,作者经历了 3起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 ,均及时扑灭了疫情 ,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这 3起牛巴氏杆菌病 ,均发生在我旗勿布林苏木草根台嘎查 ,在发病的 7个养牛户中 ,共存栏牛 2 95 0头 ,发病 98头 ,发病率为 3.32 %;病死82头 ,病死率为 83.6 7%;治愈 16头 ,治愈率为16 .33%。其中 ,发生于 1987年 9月 5日至 10月 3日勿布林苏木草根台嘎查初一牛包的疫情最为严重 ,共存栏牛 5 0 3头。其中 :犊牛 80头、2岁和 3岁牛 2 2 0头、4岁以上牛 2 0 3头。发病 30头 ,发病率为 5 .96 %;死亡 30头 ,病死率为 10 0 %,其中 :犊牛死亡 2…  相似文献   

13.
牛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7年11月至12月,我县关兴镇狮山村旧洋坪等三个相邻村民组饲养牛85头,先后有28头发生了以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并伴有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达32.9%,死亡10头,病死率35.7%。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温、肺炎、皮下水肿、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我县双溪镇和水南镇今年9-10月份连续发生两起牛巴氏杆菌病。两个疫点共有水牛23头,突然死亡2头,发病8头,经治疗,治愈7头,死亡1头。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第一个疫点是1996年9月30日顺昌县双溪镇城西村第五村民小组一头水牛突然死亡,未引起注意。过了五天,又有一头水牛突然死亡,才引起饲养员的重视,报告兽医站,进行剖检。第二个疫点与城西村第五小组相距1公里处的水南镇五里事村民小组…  相似文献   

15.
牛巴氏杆菌病是病源菌侵入牛体,进入血液,从而引起病牛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传染病。在雨水较多、潮湿、拥挤、寒冷、闷热、气候骤变季节容易暴发。西盟是牛巴氏杆菌病老疫区,笔者曾在西盟对牛巴氏杆菌病诊治、防控工作,针对牛巴氏杆菌病病源、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的分析,结合西盟县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峡江县于2002年9~11月,先后在巴邱、仁和、戈坪等8个乡镇发生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疫情,病牛以呼吸困难、死亡率高为特征,2个多月共发生病牛486头,死亡102头,死亡率21%,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县存栏牛的1.3%和0.3%。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7.
<正>犊牛肺炎是乳幼犊的常见多发病。2009年10月底,由于天气突然变冷,加之养殖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呼图壁种牛场32头犊牛发生肺炎,死亡率高达18%。犊牛肺炎常由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牛分枝杆菌、化脓放线菌、沙门氏菌、肺  相似文献   

18.
畜禽巴氏杆菌病暴发杨孚才(湖南省澧县畜禽疫病防检站,415500)1995年9~10月间,我县洪湖区、梦溪区的12个乡镇及七里湖、嘉山2个县直农场暴发了1次畜禽巴氏杆菌病,疫情涉及到113个村,共发病牛22头,猪12600头,鸡17680只,鸭226...  相似文献   

19.
孟永发 《当代畜牧》2013,(26):31-32
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流传在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之间的流行性传染病,它主要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巴氏杆菌是一种多杀性的阴性小杆菌,兼性厌氧不喜运动。人们称这种病为牛肿脖子或是清水症,中医兽医称其为锁口。这种流行病的学名为牛出血性败血症。因为这种病是由溶血性巴氏杆菌溶。于血液的一种血液病。它传染强度大,牛表现出的症状是高热、肺及肠胃和内脏器官普遍出血。一旦发现此类症状就要及时医治和控制,防止其传染其它群体,该病传染速度极快,而且在不同年龄段的牛群都能感染,感染后死亡率也很高。若治疗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该注意注意不要让牛遭受寒冷、炎热、潮湿、营养不良等,这些都有可能降低牛的抵抗力。我县存栏各类草食牲畜共93.54万头(只),其中,牛占有16.14万头,因此,一定要重视巴氏杆菌病这种流传病。  相似文献   

20.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以急性败血及组织和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2007年11月21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赛尔龙乡尖克村三队牧户果多牦牛群中突然出现以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和肠道黏膜脱落、拉稀为特征的病畜.据现场调查,该村4户牦牛群共有牦牛350头,发病26头,发病率占7.4%;其中死亡16头,占发病数的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