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旅游业带来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福建旅游业战略调整的思路.提出福建发展旅游业的营销对策:(1)项目开发;(2)营销网络开发;(3)促销开发。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福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旨在为福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动福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福建生态旅游发展形势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双赢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福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发展福建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当前福建正在建设生态省,开发利用好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对生态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福建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状况、整体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福州茉莉花茶种植系统是循环有机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这种农耕方式和其衍生出的灿烂茶文化使其在2014年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益并活态保护这种遗产,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SWOT为分析模型,对发展福州茉莉花茶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进行统筹分析,试图为福州茉莉花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重塑。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0-2006年的统计资料,利用Logistic曲线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福建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5年福建入境旅游者的人数,阐明了境外客源市场区域构成,提出了积极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强化风险意识等发展福建入境旅游业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詹原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26-7228
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农村生态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开发规划不合理以及大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仍然走着较为传统的粗放型路线。选取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生态旅游业发展较早的福建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福建农村生态旅游业现存发展模式的不足,最后结合福建省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福建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态势与互动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总体上呈增强趋势,但2015年以来出现了小幅回调。福建农业与旅游业在融合中,产生了相互拉动作用,而且这种效应均具有持久性。相比较而言,农业对旅游业的融合拉动效应程度稍大于旅游业对农业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提升农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福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总结了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诸如出台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产业群等一系列加快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契机。福建南靖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以福建南靖县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此,要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人才引进和职业培训、发展“互联网+”新模式、开发旅游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乌龙茶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该产业存在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注重茶园的生态建设和休闲旅游开发,提高茶叶的品质及安全,将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升级,更要借鉴国际茶产业应用精深加工开发茶叶副产品的先进经验,重视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取茶中含有的各种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活性成分”化学物质,发挥茶的医疗效能,弘扬中医和茶文化结合的荼疗生态文化,为“十二五”实现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52-15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如何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的思考方向,通过上海市旅游业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市旅游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为更好地发展上海市旅游经济,针对上海市旅游业提出了发展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旅游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通过分析贵州省发展旅游业的潜在优势以及当前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贵州省经济的拉动效应,明确了旅游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其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漠河县森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於倩  姜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36-14337,14340
从漠河县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入手,在分析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漠河县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能。结合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小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28-10929
介绍山东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运用灰色理论深入分析了2000年以来山东旅游业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东旅游业与三大产业的相关度差别不大,总体发展比较协调;在三大产业中,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关度最大。同时,阐明了第三产业在带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杨凌旅游业悄然兴起,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西部地区休闲旅游、科技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亮点。但旅游业在杨凌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笔者重点分析了杨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展望了杨凌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提出杨凌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休闲渔业暨“水乡渔村”品牌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中国休闲渔业发展迅速、效益良好、潜力巨大,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态势,传统渔业发展出现新契机。福建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东南海洋大省,更是渔业大省,发展休闲渔业条件十分优越。休闲渔业样板"水乡渔村"将与"森林人家"、"农家乐"共同打造海西农业休闲旅游的三大品牌。从福建省休闲渔业现状出发,对水乡渔村品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权轻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34-15435
在分析城市化对推进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与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华阴市旅游业发展为例,对西部城市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金县,位于我国四川省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自然风景壮阔,民族风情多样,是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旅游业蓬勃发展。介绍了小金县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小金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金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对促进小金县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