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火蚁作为一种对农作物有着巨大危害的害虫,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还会导致农作物出现减产的情况,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红火蚁和热带火蚁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鉴别难度较大。该文首先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与蚁巢特征,分析了红火蚁的危害,提出了从传播途径与技术手段上进行预防,利用水淹与药剂等进行治理,防止红火蚁对农业造成过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17):125-126
红火蚁属于危害性较为严重的害虫,在侵袭的过程中,会导致农作物受到危害,甚至出现绝产的现象,严重影响农村区域的经济效益。同时,红火蚁还会威胁人体的健康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本文根据红火蚁防治技术经验的总结,提出几点工作建议与意见,以供防治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红火蚁的发生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影响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作物减产、耕地丢荒,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2014年武冈市大甸镇出现红火蚁疫情,发生面积27. 3hm~2。针对疫区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情况,武冈市红火蚁指挥部采取了有力的防治措施,将红火蚁疫情控制在疫区范围之内。目前武冈市红火蚁防除效率在99%以上,已达到控制红火蚁疫情、消除有害生物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红火蚁的发生分布与扩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红火蚁的入侵源、发生分布、扩散危害、疫区生境、蚁巢密度和蚁丘大小等,结果表明该地区红火蚁来源是5年前区域内废品塑料再生加工厂从广东购进废旧塑料袋夹带,造成红火蚁入侵定居。红火蚁自然扩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疫区内不同方向扩散距离在53~297m,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表受阳光照射程度、人为干扰程度和不同生境类型等,各因素对红火蚁分布与扩散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输入性红火蚁是由南美洲经北美传入我国的入侵害虫,其危害表现:①危害地栖性脊椎动物,影 响植物群落组成和其它昆虫的生物多样性;②破坏公共设施,尤其是电气设备;③威胁人身安全,被其叮 咬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对输入性红火蚁的形态进行描述,并以检索表的形式列出其与陕西地区蚂蚁相近 种类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红火蚁被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攻击人类,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取食植物和昆虫等小型动物,破坏建筑物和农林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RA)的分析方法,从四川省攀西地区解析其生态分布状况、传播特性及扩散方法、对入侵地可能造成的危害、被害植物在当地的经济中所占比重、以及危险性的预防管理工作难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红火蚁对四川省攀西地区的危险性。结果表明其风险评估值R=2.48,红火蚁对四川省攀西地区是具高度危险性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红火蚁是高危入侵有害生物,对农林产业、公共设施、公共卫生等造成较大危害,严重时可危及人畜生命安全。2019年2月20日龙游县红木小镇景区发现的疑似红火蚁疫情,已经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检测鉴定确认。为确保在发生红火蚁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护全县农林生产、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龙游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9,(8):30-32
为东源县红火蚁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明确红火蚁在东源县的疫情发生与分布情况,2017年4月~2018年7月对东源县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类型的红火蚁发生率、蚁巢密度及危害等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源县21个乡镇均发现红火蚁疫情,全县发生面积约为5.98万亩,平均发生率为88.00±2.82%,总体为重度发生,但不同地区红火蚁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轻重不一;不同生境类型红火蚁的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荒地、绿化带、苗圃、路边杂草等人为干扰较少的生境红火蚁蚁巢密度较高,而学校、农田、果园、菜地、居民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生境红火蚁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
红火蚁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对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居民生活、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发生红火蚁疫情的地区有多处,且发生原因越来越复杂,对此,深入展开对红火蚁疫情产生的原因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今早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惠州市红火蚁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惠州市公园、住宅区、公路两旁、农村弃耕地等区域草坪、隔离带的红火蚁发生疫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市大部分区域已发生红火蚁危害,与深圳、东莞等市的接壤地带是主要发生区,新建绿化草地如公园、公路两旁、住宅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绿化带是主要发生地;在市属范围内,惠城区有6个镇(街)、博罗县有11个镇、惠阳区有4个镇分别遭受不同程度的红火蚁危害,其中惠城区内45个诱测点中有4个点属中度危害区、6个点属严重危害区,而龙门县和惠东县没有发现红火蚁疫情.  相似文献   

11.
富宁县红火蚁监测发生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火蚁于2004年9月入侵中国广东省,现已在全国9个省(区)217个县(市、区)发生危害,被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4年7月在云南省富宁县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通过应急防控和科学监测,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文章介绍了红火蚁在富宁县的监测、发生和防控技术,以便更好地控制红火蚁的危害、蔓延。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对广州市九龙镇柑橘园内红火蚁的发生密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柑橘国内的平均蚁巢密度每100m2为7个,红火蚁疫情处于中度危害阶段;地上诱集到红火蚁的诱饵占56.41%,柑橘树上诱集到红火蚁的诱饵占25.96%,红火蚁在柑橘树上的活动程度低于地面.通过调查不仅对准确掌握疫情、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有实际意义,还为评估红火蚁对柑橘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红火蚁是一种外来物种,于2004年入侵中国大陆,其带来的危害相当严重。为此,需要加强对红火蚁的检查与治理。文章主要就红火蚁监测与治理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更好地防治红火蚁。  相似文献   

14.
挖巢、水灌巢和杀虫剂灌巢对红火蚁迁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野外条件下观察了挖巢、灌水和灌药对红火蚁迁巢的影响.结果表明,挖巢和灌水都不会导致红火蚁死亡,但会引起蚁群不同程度的迁巢.用200 μg/g阿维菌素药液和高效氯氰菊酯药液灌注红火蚁蚁巢,能杀死巢体中的少量工蚁,但没有导致巢体内的所有虫体死亡,且处理后均引起蚁群迁巢.  相似文献   

15.
<正>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隶属于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原分布在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现已在全球24个国家(地区)发生[1-2]。红火蚁具有食性杂、竞争力强、繁殖迅速、扩散快及攻击力强的特点,会对发生区域内的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公共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是全球100种最具危险性的生物之一,也是中国入境和国内农业植物检疫对象[3-4]。2004年9月底在广东省吴川市发现红火蚁,首次证实红火蚁入侵中国,云南省于2011年在元谋县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杆菌病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在牛羊养殖中十分常见。该病为人畜共患病,患病群诊疗难度较大。疫病发生不仅会造成养殖损失,还会对养殖人员健康造成威胁。鉴于这种情况,本文简单介绍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以此提出几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荔枝园红火蚁觅食活动的时序动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火蚁轻度发生荔枝园与红火蚁重度发生荔枝园的红火蚁种群数量全年的波动均较大,红火蚁的取食活动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明显。温度是影响红火蚁取食的重要因素,不同月份因气温等环境因子的不同,工蚁的取食也表现各异。12月份和1月份时觅食活动最弱,诱集的红火蚁也最少,3~6月随着气温的回升,出现一个觅食高峰,诱集的红火蚁逐渐增多,7、8月份受高温和降雨的影响,觅食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回落,9月中旬以后,红火蚁的觅食活动出现另一个高峰,外出活动的红火蚁数量又有所回升。对影响红火蚁种群波动主要因子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轻度发生,还是重度发生,环境温度对荔枝园红火蚁种群的直接作用较大,且其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环境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红火蚁种群的数量变动。环境湿度对红火蚁种群的间接作用大于其直接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主要是通过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猪呼吸道疾病是危害猪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之一,在秋冬季节频繁发生,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发病时的症状也各不相同,猪呼吸道疾病危害力极强,会对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威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就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治和防控对策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惠州市主要体育场馆红火蚁疫情及防控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惠州市奥林匹克体育馆、金山湖体育馆等周边绿化区红火蚁疫情,并进行防控处理。调查表明,奥林匹克体育场与体育人才训练基地红火蚁疫情达到五级,属于严重危害区;金山湖游泳跳水馆红火蚁达到四级,属于中度危害区;金山湖体育馆红火蚁疫情为三级,属于轻度危害区。同时,采用诱饵法对防控效果进行了监测,随着施药时间的增长,防控效果愈高。药后7 d,红火蚁蚁丘减退率为77.9%~82.0%,工蚁诱集量减退率为60.0%~88.0%;药后15 d,蚁丘减退率上升至88.3%~91.0%,工蚁诱集量减退率高达88.6%~90.0%。药后40 d监测,防控效果均达100%,完全消除了红火蚁的蚁害威胁。  相似文献   

20.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属火蚁的一种.是一种农业及医学害虫,原居地南美洲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的Parana河流域,于1930年左右随携带有泥土的农作物其后迅速向四周扩散。红火蚁取食农作物、园林植物,危害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甚至还会破坏灌溉系统,其繁殖力强,能迅速扩散。旦入侵,永不消亡,对当地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硬坏严重。另外,红火蚁还可以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