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陇谷 032 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金裹银为母本、陇谷 10 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丰产谷子新品种,2022 年完成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植株较高,穗大粒多,抗旱性强,抗倒伏,抗谷锈病、黑穗病和白发病,中抗谷瘟病和玉米螟,是一个丰产多抗的优良品种。2017 年被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级优质米。陇谷032 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及河西走廊海拔 1900m 以下谷子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郑 91 8 8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 1 991年以郑 8744为母本 ,鲁谷 2号为父本 ,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的谷子新品系。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经过  80年代中后期根据谷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对谷子品质的要求 ,制定了谷子高产、优质、抗病的育种目标。从丰产性好的豫谷 2号与半矮秆、品质优的郑 40 7杂交后代中选择优系郑 8744作母本 ,与抗谷锈病的父本鲁谷 2号 1 991年杂交 ,F1代混收 ,经过 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择 ,1 996年基本稳定。1 997年参加产量试验 ,表现综合性状良好 ,较对照品种豫谷…  相似文献   

3.
<正>陇谷13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坝谷245作母本、皋兰小凉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4007),同年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颁布品种标准(DB62/T 2535-2014)。适宜在山西北部、内蒙古赤峰及呼和浩特、宁夏西吉及固原和甘肃省中东部、河西地区海拔1900m以下谷子产区种植。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晋谷4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糯谷87—151为母本,晋谷21号为父本,利用化学杀雄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代号为2012。2001—2005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谷40号。  相似文献   

5.
国鉴谷子品种陇谷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陇谷11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抗拿扑净种质DSB98-6作父本、自育品系材料8519-3-2作母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甘认谷2009001),2010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1003),2012年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颁布品种标准(DB62/T2291-2012),201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具有丰产潜力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抗拿扑净等特点,适宜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赤  相似文献   

6.
晋谷 34(晋遗谷 85- 2 )系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于1 996年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谷子新品种 ,2 0 0 2年4月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2年 1 2月被列为“十五”国家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1 选育过程该品种系我所于 1 985年以优质谷子 77- 32 2作母本 ,高产品种 40 7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优质、高产、多抗、成熟时保持绿叶黄谷穗为主要育种目标 ,经多代连续定向选育而成。 1 994~ 1 996年参加本所新品种 (系 )比较试验 ,1 998~2 0 0 0年参加 (晚熟区 )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陇亚1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CI3131为母本、天亚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4004,于2016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胡麻2016003。该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好,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2号陇油2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以里金特为母本、奥罗为父本杂交,选择育成的集丰产与优质于一体的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199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推广面积已达10万余亩。油陇2号1990年甘肃省春油菜多点联合试...  相似文献   

9.
夏谷新品种衡谷9号用7520作母本,91101作父本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3月8日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衡谷9号.在全国第六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优质米.  相似文献   

10.
银豆5号(参试名称:0430)是以晋遗31号为母本、汾豆7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中晚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依次参加了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增产极显著,于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豆20210001。银豆5号蛋脂总和58.97%,对大豆花叶病毒表现抗病,高抗灰斑病,丰产和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和相近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西瓜新品种敦优1号是敦煌种业种子开发中心以母本137、父本99杂交选育而成的抗病、优质、高产西瓜新品种。2008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并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敦优1号。  相似文献   

12.
陇豆2号(原系号8910—5—8)大豆新品种是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以晋大7826作母本,大豆品种铁丰8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经品鉴、品比以及多年多点的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货白质含量高、丰产稳产、抗病、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套种且适应性广。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谷子品种晋谷59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谷59号(太选15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晋谷30号×晋谷36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谷子品种,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为国家一级优质米。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无霜期150d以上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宋国亮  赵治海 《种子》2017,(7):108-109
张杂谷15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育光温敏谷子不育系A2为母本,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阳高3号父变异株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于2013年、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区试,2年产量结果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4年在区域生产试验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产量表现突出,并于2013年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5.
谷子新品种陇谷11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抗拿扑净种质DSB98-6做父本、自育品系材料8519-3-2做母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1003),201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谷11号在甘肃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281.56kg/666.7m2,较对照陇谷6号增产9.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0.36kg/666.7m2,较对照陇谷6号增产10.03%;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早熟组)中两年平均产量332.80kg/666.7m2,较对照大同29增产1.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8.10kg/666.7m2,较对照大同29 增产5.25%。陇谷11号含粗蛋白160.9g/kg,粗脂肪46.4g/kg,赖氨酸3.56g/kg,粗淀粉740.3g/kg;人工接种黑穗病发病株率6.56%,高抗谷子黑穗病;抗除草剂拿扑净;适宜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赤峰和甘肃省中部、河西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16.
陇谷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晋谷28号为母本、陇谷7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丰产谷子新品种,2020年进行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植株较高,穗大粒多,抗旱性强,粮草兼丰。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芝麻新品种中芝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芝 1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国外引进的芝麻品种 CLSU-9作母本与宜阳白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芝麻新品种, 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5的选育与高产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谷15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9号为母本,本院创新材料安99-2231为父本杂交,通过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08~2009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适应度最高,单位面积产米量第一。平均产量5288.85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5.98%,在生产示范中,最高产量5869.5kg/hm2,2009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春播或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陇黄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于2010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以晋豆42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杂交F3,经连续多年选育而成的常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田间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豆20180002。适宜在甘肃、河西及陇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陇谷6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中间材料74H3391作母本,农家品种等身齐作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丰产、优质、抗旱谷子新品种,1993年该品种通过了由甘肃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1产量表现1984~1990年,陇谷六号参加了七年品比试验,经历了严重伏旱和伏秋旱天气的考验,该品种充分表现了抗旱丰产的突出优点,平均亩产159.85公斤,比对照陇谷四号增产24%。在气候基本正常的199O年,该品种参加北部高原七省区联试,小区折亩产242.13公斤,比对照陇谷四号增产28.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89~1992年,在全省开展区域性多点试验28点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