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席草又称蔺草,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因生长期长,田间杂草种类多、量大,严重影响席草的优质高产。常用除草剂效果不理想,1989年我们筛选出25%绿黄隆(沈阳化工研究院农药厂)除草效果达到96.5%,比25%绿麦隆高31.1%。其中对看麦娘除草效果为87.3%,对阔叶类杂草为99.3%,分别比25%绿麦隆增加65.3%和20.9%,1990年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 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4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其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中上旬;不同措施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明显,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依次为综合除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化学多因素除草>化学单因素除草>机械除草>不同覆盖度控草>不同播量控草>耕作制度控草>不同播期控草。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稻田化学除草技术在日本因其具有显著的省力效果而备受重视。战前,虽有开发改良中耕除草机进行杂草防除,但仍以人工除草为主体,平均每亩耗时24~34小时,是极其繁重的作业。战后使用2,4—D丁酯以来,开始了稻田化学除草。现在稻田杂草防除是以化学除草为主体。从日本全国来看,水稻一季约施2次除草剂就能控制住杂草的危害,除草用劳力大大降低,每亩只需几小时。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是杂草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直播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发生期长、危害重,成功防治草害是直播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除草方法主要有农艺措施、人工、机械和化学方法。机械除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在机械条播的田块才能应用,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机械条播的田块,机械除草不及化学除草的效果好,因此发展化学除草技术是必要的。在直播稻种出芽前封闭第1批杂草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化学除草剂防除第2批杂草对直播水稻的杂草防除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童相安  李国瑞 《杂草科学》2000,(4):32-32,38
席草生长期长,前期生长量小,加之间歇灌溉,土壤干湿交替,田间杂草种类多,密度高,危害重,杂草已成为影响席草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1992~1997年我们在进行杂草调查的基础上,研制席草田专用除草剂并实施配套防除措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席草田杂草发生特点11 席草田的杂草种类沿淮席草田杂草有25科53种,其中禾本科8种,莎草科7种,蓼科4种,苋科4种,十字花科4种,千屈菜科3种。发生数量依次为禾本科>莎草科>苋科>蓼科>十字花科>千屈菜科;危害严重度依次为蓼科>禾本科>苋科>莎草科>千屈菜科>十字花科。杂草优势种为禾本科的看麦娘、稗草,莎草…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药害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除草因省工省时、除草效率高而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化学除草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化学除草剂在各类农作物田广泛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农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三原县麦田杂草群落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恶性杂草麦家公、猪殃殃、婆婆纳、野燕麦、节节麦等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在小麦生产中,多数群众习惯在春季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其实冬前比冬后进行化学除草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麦田杂草有2个出草高峰,冬前杂草出土量占杂草总量的90%以上,来年出土量不足10%,且年后出土的杂草因被麦苗覆盖,长势弱,对小麦生长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因而改变传统春季用药习惯,进行冬前化学除草,是有效控制麦田杂草危害的最佳做法。1冬前化学除草的…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中耕除草、翻耕,化学除草、翻耕和化学除草、免耕等三种稻茬移栽油菜田的杂草群落。比较了三种杂草群落中草种群的频度和平均优势度率;观察了翻耕移栽油菜田草的发生消长规律;并对草种群发生量加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油菜田Wang草发生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了中耕除草,翻耕,化学除草,翻耕和化学除草,免耕等三种稻茬移栽没菜田的杂草群落,比较了上杂草群落中Wang草种群的频度和平均优势度率;观察了翻耕移栽油菜田wang草的发生消长规律,并对Wang草种群发生量加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90~1991年我们进行了玉米田化学除草试验,目的是探索能否用化学除草取代人工中耕松土除草。一、试验设计 1.中耕松土除草。玉米3~5叶期,杂草基本出齐时,人工中耕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隔15天左右人工拔草1次,保持田间基本无草。 2.人工拔草。杂草出苗后每隔15天拔草一次,基本上保持田间无杂草,但始终不中耕。 3.化学除草。玉米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以后视情况辅以人工拔草,但自始至终不中耕。化学除草又分为以下两种:(1) 灭茬播种玉米田化除。亩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于玉米播后苗前兑水40~50千克喷雾。(2) 板茬播种玉米田化除。套种玉米或麦收后板茬播种的玉米,  相似文献   

11.
化学除草对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993-1997和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麦田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除草剂均能有效地防治阔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莱,糖芥等,除草效果大于90%。麦杂草种类的演变为今后进行麦田化学除草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杂交水稻田的杂草种类、为害情况及除草技术,并阐述了杂交水稻制种田的化学除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2.6万hm^2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油菜田化学除草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敌草胺、盖草能、高特克类除草剂的出现,为油菜田化学除草开辟了新途径。现在油菜田化学除草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农业技术措施。油菜田杂草是由多种杂草组成的,研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于1979年9月6日至11日在哈尔滨举行了杂草防除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有关杂草防除的科技人员,并邀请了沈阳、华南农学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南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云南、天津农科院、广东农业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参加指导,共四十四人。 会议交流了杂草防除,特别是化学除草的科技成果和经验,黑龙江省农田杂草发生较为严重,每年草害面积约有一千至一千五百万亩,影响农业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五十年代研究化学除草以来,已先后在水稻、小麦、谷子田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除草效果。近年来对大豆田化学除草又有了新的突破,据会议交流,各地研究和推广了除草剂氟乐灵、拉  相似文献   

15.
新垦红壤坡地杂草多样性保护途径及土壤保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幼龄板栗果园为范例,研究了新垦红壤坡地杂草多样性保护措施以及杂草多样性在土壤保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杂草防除方法对植物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与化学除草、人工锄草相比,刈割除草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多样性指数提高;(2)幼龄果园保持杂草自然生长,将影响幼龄果树的生长。采用刈割的方法保留杂草,对果树生长无明显影响;(3)幼龄果园采用人工锄草,土壤侵蚀最严重,其次为化学除草。刈割杂草和杂草自然生长的处理,土壤锓蚀程度最轻。从而可见,采用刈割的方法管理杂草是红壤坡地保持杂草多样性和防止土壤侵蚀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绿黄隆防除席草田杂草推广5年成效显著胡德具,仇富忠(浙江鄞县农技推广中心,315040)(鄞县石 镇农技站)席草又称蔺草,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因生长期长(220天左右),田间杂草种类多,密度高,严重影响席草的优质高产。常用除草剂效果不理想,1989...  相似文献   

17.
WCES化学除草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满足高效、优质、持续发展农业的需要,帮助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科学地制度化学除草方案,我们开发出一套化学除草计算机专家系统WCES。本系统集数据库管理、查询、杂草识别、除草决策、试验设计与分析、统计建模六大功能于一身。可以:(1)任意补充和修改与化学除草有关的数据库内容;(2)查询与杂草、作物及除草剂施用技术有关的问题;(3)鉴别农田草名称;(40根据杂草的生态经济防除指标,决策有无除草的必要和确  相似文献   

18.
《新农药》2005,(6):47-47
蔬菜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同时也难以控制大量杂草的繁殖危害,而采用化学除草技术见效快,效果好,省工省时。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蔬菜地的化学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19.
蔬菜田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优越 ,因而给杂草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草害不仅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还为病虫害充当寄主和中间媒介 ,加上近年来温室、大棚和地膜栽培的推广 ,人工除草极为不便 ,因此蔬菜田化学除草势在必行。化学除草具有省工、除草彻底、经济等优点 ,但化除技术必须严格掌握。一、豆科蔬菜化学除草豆科蔬菜主要有菜豆、豇豆、豌豆、蚕豆等。播种前(菜豆在播前1~14天施药) ,用48%氟乐灵乳油每667m2100ml~150ml兑水喷雾 ,施药后混土1cm~3cm ;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 ,于杂草了3~5叶期 ,每66…  相似文献   

20.
除草是茶园一项重要管理措施。杂草在茶园中吸收肥料和水分,直接影响茶树正常生长,杂草又是病虫的中间寄主,从而加重了茶树病虫的发生为害。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因此,开展茶园化学除草,是加强茶园田间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茶园杂草的种类与分布茶园杂草除依发生时间可分为春草、夏草、秋草外,根据地理环境可分为山区杂草和平地杂草两类。山区杂草大多为适宜于酸性土壤生长的杂草,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