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了目前的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基质化和生态化等利用方式;其次,分别介绍了秸秆、畜禽粪便、农村垃圾、农村污水4种主要农业废弃物的常用处理技术,同时对各项技术的应用特点、发展难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分类利用模式,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畜舍颗粒物减排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悬浮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已成为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重要来源。畜舍粉尘主要来源于饲料、粪便、皮屑、毛发等,其表面附着有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但严重威胁畜牧场工作人员和家畜的健康,还导致周边大气环境污染。科学适用的PM减排技术是保障畜舍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该研究概述了畜舍PM的排放源、特征及危害,从源头、过程、末端3个环节分别论述了国内外畜舍颗粒物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源头减排包括饲料、清粪工艺、饲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化,经济且高效。过程减排包括喷雾降尘、通风除尘、静电除尘等技术,旨在降低舍内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喷雾技术相对成熟,但易滋生细菌且不适用于低温季节;通风技术对去除畜舍PM上应用最为广泛且高效,需要综合考虑满足畜舍通风换气与降尘的要求;静电除尘技术对人畜无干扰,但在除尘效率和二次扬尘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末端减排包括洗涤降尘技术与过滤降尘技术,目的是减少PM对外界大气环境的污染。洗涤技术可以去除排气中多种污染物,但设备易腐蚀;过滤技术成本低,对大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高,但易堵塞。该研究对畜舍PM减排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开发高效、节能、经济、环保的畜舍PM减排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本畜产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日本畜产环境污染的种类、现状和发生的原因;处理对策包括:制定防治畜产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资助改善、保护畜产环境设施的养殖、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建议学习日本畜产环境保护立法和粪尿处理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带来了畜产公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该文分析了畜产公害对环境和人类的负面效应,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从国家立法、饲料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止和控制影响环境的畜产公害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进展情况;探讨了综合解决饲料蛋白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提出了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的几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对城市绿地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顾兵  吕子文  方海兰  李桥  郝冠军 《土壤》2009,41(6):940-946
针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绿地土壤退化和有机废弃物处理处置难的现状,选择典型城市土壤进行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不同用量的绿地现场土壤改良实验.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能提高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总N、总P、有效P、生物量C、N和微生物总量;堆肥对土壤全K的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速效K的含量却成倍增加;说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且随着堆肥用量的增加,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也越显著;鉴于绿化植物废弃物高C/N,其用量宜控制在13240 kg/hm~2以内.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就地利用即能改良城市退化土壤,又减少城市废弃物量,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附加值再利用途径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工业的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繁荣的同时,导致了大量生物质资源的浪费。随着环境、能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再利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在介绍废弃生物质材料丰富来源与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就其循环利用途径进行了详细综述。废弃生物质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废弃物、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废弃物、林业与城市绿化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废弃生物质材料的处理已经从传统方法(包括燃烧法、饲料化、肥料化与基质化处理),逐步走向能源化、生态化、材料改性,以及制备基于生物炼制技术的新型生物基功能与智能材料产品。总之,以废弃生物质材料为主要原料,开发新型基质与功能材料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竹是中国重要森林资源,利用过程中约有60%~70%的废弃物产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竹废弃物中约含65%的纤维素类物质、23%的木质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或功能性成分,可直接利用、传统加工利用和工业化利用,主要产物有材料、生物质燃料、竹炭、竹醋液、药品或保健品、食用菌、肥料、饲料等。今后需加强原料的搜集与预处理、纤维素与木质素等主要成分的充分利用、功能性成分的产品研发、专用设备研发、加工工艺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方面工作,以利于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真正实现竹资源的"零"剩余,全面提升竹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灰色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按目前的模式和速度发展,如不对畜禽排泄物进行任何处理,预测至2015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至警戒值以下;如果将70%的畜禽排泄物转化为能源、饲料、肥料等,预测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至警戒值以下的年份为2017年.因此,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对于黑龙江省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畜牧大省仍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业废弃物在土壤中腐解时间较长,探究增施不同种类农业废弃物对黑土土壤各形态有机磷影响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开展5a盆栽试验并根据Bowman-Cole法测定有机磷形态。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增施猪粪、秸秆、树叶、菌渣和单施化肥。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增施猪粪可大幅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磷(L-OP)含量,5a时仍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增施秸秆和树叶分别于3a和2a后出现最高值。增施猪粪、秸秆和菌渣后土壤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含量显著增加;猪粪处理ML-OP含量逐年降低,其余处理逐年上升。增施农业废弃物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稳态有机磷(MR-OP)含量,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增施秸秆5a内MR-OP含量始终最高。增施农业废弃物对土壤高稳性有机磷(HR-OP)含量的降低作用一般在2~3a后开始显现,5a后HR-OP含量均低于单施化肥。增施猪粪可大幅提高活性较强的有机磷形态且影响时间最长;增施秸秆和菌渣变化趋势相似,增施秸秆更趋向于增加L-OP和MR-OP含量,增施菌渣更趋向于增加HR-OP含量;增施树叶降低HR-OP含量能力最强,但对其余有机磷形态影响较小。施用农业废弃物均可不同程度活化稳定态有机磷,单施化肥处理促使中稳态有机磷向高稳态有机磷转化。  相似文献   

11.
禽尸等废弃物开发利用隋志恒(吉林市农业环保监测站132011)腾玉森(吉林市经营管理站132011)养鸡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禽尸等废弃物通常采用人工挖坑深埋的处理方法,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若采用蒸煮干燥技术处理这些废弃物,开发出动物性蛋白粉饲料—肠...  相似文献   

12.
张宁  王延华  邱雨  杨浩  周伟  蔡祖聪 《土壤》2017,49(5):926-934
为了解食物链过程废弃物氮流情况及其环境影响,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市为对象,基于农田生产-畜禽养殖-家庭消费系统,使用清单核算方法,估算了该市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及家庭食物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氮量,并对废弃物氮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及环境影响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市农田生产-畜禽养殖-家庭消费系统一年共产生废弃物氮5.35万t,其中59.76%来自居民食物消费活动,57.53%损失进入环境。秸秆氮、畜禽粪尿氮、餐厨垃圾氮和人粪尿氮的资源化率分别为84.03%、49.26%、37.72%和21.99%。1.70万t废弃物氮进入水环境,造成的水体氮浓度达到4.3 mg/L,是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的4.3倍;大气环境废弃物氮负荷量0.58万t,其主要来自粪尿废弃物,并以氨氮形态为主;废弃物氮的农田负荷警戒值为0.15~0.22,属Ⅰ级无污染水平。通径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和政策科技因素是影响废弃物氮环境排放的两个最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建议苏州市在农业生产中增施粪尿有机肥,在废弃物管理中通过秸秆多样化利用、粪尿科学管理以及餐厨垃圾专门处理等综合措施来改善当地环境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20,自引:15,他引:105  
该文依据中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品质差、价格低、危害多的污染特点和农业废弃物作为能源、肥料、饲料和材料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走循环经济的对策;提出了依靠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生物质经济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利用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一大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调查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畜禽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探索实践模式,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中的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农业面源污染已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污染源。而农业有机废弃物则是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硝酸盐、磷和COD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与近年来大中型养殖场迅速发展而又未进行有效的排污处理有密切关系。利用沼气厌氧发酵有机废弃物获取并利用沼气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20世纪初的发明,70年代末又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物、能转化利用的关键性纽带。不仅能有效处理有机废弃物防治污染,而且是近年发展为增值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有力手段,从而在政府补偿未解决和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得以突破农户沼池总数的长期停滞局面。因此在中国,大中型养殖场有机废弃物的治理这一难题,也只有探索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即“寓处理于利用之中”才可能有出路  相似文献   

16.
矿化垃圾和绿化植物废弃物在盐碱土上利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矿化垃圾和绿化植物废弃物在盐碱土上的现场应用试验,研究了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盐碱土上利用矿化垃圾和绿化植物废弃物后pH和盐分降低,土壤肥力提高;但矿化垃圾中有机质相对稳定,而绿化植物废弃物易分解,其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脲酶和土壤磷酸酶增加效果更明显;而且以矿化垃圾、绿化植物废弃物和原土混合后土地利用的效果最好,其次为矿化垃圾和绿化植物废弃物混合,以矿化垃圾和5%原土处理的利用效果最差;而不同废弃物用量中以30%的绿化植物废弃物添加量改良效果最好;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脲酶和土壤磷酸酶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与有机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适合评价有机废弃物土地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调控饲料营养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饲料营养研究、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制、日粮营养平衡技术、饲料加工工艺改进、饲养体系的改善等多种调控措施对降低动物排泄物污染环境的作用,并指出生态型饲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形态的砷毒性差异很大,食品和饲料中砷元素形态检测十分重要。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形态分离、含量测定等方面介绍了砷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建立食品和饲料中砷的形态分析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替代进口泥炭用于金盏菊 (Calendula officinalis L.) 无土栽培的可行性。   【方法】   在添加10% 珍珠岩和10% 蛭石 (体积比) 不变的条件下,将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按照V园林废弃物堆肥∶V牛粪有机肥 = 4∶0 (T1)、3∶1 (T2)、2∶2 (T3)、1∶3 (T4) 和0∶4 (T5) 配制栽培基质,并以T0处理 (10% 珍珠岩 + 10% 蛭石 + 80% 进口泥炭) 作为对照,总计6种栽培基质,用于金盏菊无土栽培。在180 天的温室培育后,测定并分析金盏菊总鲜质量、根鲜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根长、花朵数、冠幅以及株高等指标,利用冗余 (RDA) 分析探究影响金盏菊各形态指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来评估金盏菊生长状况,最终确定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品质的优劣。   【结果】   T0处理与T1处理的金盏菊根系发育优于T2~T5处理;T1~T5处理的金盏菊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0处理,其中T5处理的金盏菊株高、冠幅生长效果最优,T2处理的金盏菊花朵数增多效果最优;T1~T5处理金盏菊生物量积累均高于对照组T0处理。通过RDA分析可知,金盏菊地上部分的生长、总鲜质量和地上部分鲜质量主要受栽培基质的速效磷、速效钾、全氮、pH、电导率 (EC值) 和容重影响;金盏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主要受栽培基质的EC值、有机质、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影响。通过综合评价可知,T1处理栽培基质条件下金盏菊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0.72),金盏菊的综合生长状况最优。   【结论】   园林废弃物堆肥和牛粪有机肥替代进口泥炭进行金盏菊无土栽培可以有效提高金盏菊品质,降低我国花卉无土栽培对进口泥炭的依赖。其中,以10% 蛭石 + 10% 珍珠岩+80%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金盏菊生长最为有利,既可利用廉价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又可提高金盏菊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基于此,应从建立完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促进畜禽养殖产生粪便和污水的处理、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畜禽生产中如何搞好环境保护,走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畜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