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落叶松锉叶蜂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锉叶蜂Pristiphora laricis(Hartig)是危害塞罕坝人工落叶松林的主要害虫,为控制其危害,掌握其发生规律,对影响落叶松锉叶蜂发生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的发生与林分、地形及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发生程度一般表现为纯林重于混交林,林缘重于林内,成熟林重于中幼龄林,树冠下层重于中上层,高海拔区重于低海拔区,阳坡重于阴坡,山脊重于山谷;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幼虫孵化越早.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两种叶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1985年,在黑龙江省伊春带岭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和种子园内,发现有两种叶蜂幼虫混合危害,幼虫体均为绿色,很难区别。为弄清其种类,进行了室内群体和个体饲养观察。经鉴定为魏氏锉叶蜂和落叶松锉叶蜂,系国内新记录。现将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区别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振  金蓉 《中国林业》2008,(1):57-57
落叶松锉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范围广,主要危害落叶松、华山松等新梢及嫩叶。华北落叶松自1980年在甘肃省庆阳子午岭引种成功后,逐渐推广,随着华北落叶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锉叶蜂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落叶松锉叶蜂(Pristiphora laricis(Hartig))是危害落叶松的食叶害虫,在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和孟滦林管局1a发生1代,每年发生面积达到6000多公顷,其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发生面积最大,每年发生400hm2左右,孟滦林管局每年发生面积为26667hm2左右,由于虫口密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同时也影响了围场县的旅游形象,为此,塞罕坝机械林场自1996年开始对该种害虫进行了专题研究。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1990年以来,落叶松丝角叶蜂在山西省太行山林局为害落叶松林,以幼虫取食当年嫩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6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在枯枝落叶层内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至6月上旬陆续羽化,5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月上旬,以林丹喷粉,幼虫死亡率可达95%以上,见效快,且经济。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描述了落叶松叶蜂的形态特征和生活规律 ,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腮扁叶蜂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腮扁叶蜂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我们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种群数量的有关因子的系统研究 ,利用当年该虫越冬幼虫的虫口密度 ,乘以各有关因子的系数即可预测出翌年林分幼虫的发生量及危害等级 ,为翌年的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落叶松叶蜂在塞罕坝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显示,在塞罕坝地区落叶松叶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于树冠下枯枝落叶层及土壤里越冬。营造混交林可以显著的降低落叶松叶蜂的发生;使用60kg/hm2和70kg/hm2浓度梯度白僵菌菌粉、600g/hm2和700g/hm2 3%高渗苯氧威防治,虫口减退率可达96%以上,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落叶松红腹叶蜂危害特点进行了林间人工模拟剪叶试验,测算了不同剪叶强度对华北落叶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损失量,指出40%以上剪叶强度对林木胸径、材积生长影响较大,可作为确定防治阈值的依据。通过饲养幼虫,测算了幼虫各龄期的食叶量,指出进入3龄后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最后提出了不同龄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幼虫各龄期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叶蜂(Pristphora erichsonii Hartig)分布于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宁夏及东北各省区。该虫在宁夏六盘山地区1年1代,成虫营孤雌生殖,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枯枝落叶层或地下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为蛹盛期,成虫羽化后3~4h即在新梢上产卵,6月上旬卵孵化,7月上旬幼虫落地越冬。  相似文献   

11.
稠李巢蛾是一种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嫩芽、嫩叶为害,在海拉尔地区1年发生1代.主要为害稠李、杜梨、苹果等植物的叶片.以幼龄幼虫在卵壳覆盖物下越冬.  相似文献   

12.
经对元江县芒果成熟期的虫害芒果实蝇 2年的系统观察 ,掌握了该虫害的完整生活史和为害特点。元江芒果实蝇 1年发生 6代 ,每年 2个高峰期 ,第 1个高峰期在 4月下旬 ,第 2个高峰期在 7月初至 8月初。成虫产卵于成熟果实的果皮下 ,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在大田上进行果实套袋 ,农药和性诱剂诱杀 ,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在芒果近成熟期连续施诱杀剂 12次 ,可有效地控制芒果实蝇的为害 ,诱杀剂以甲基丁香酚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3.
红线蛱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红线蛱蝶从卵到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该虫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牙克石地区一年发生一代 ,以三龄幼虫做鞘在杨树枝上越冬。翌年 6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破鞘而出 ,幼虫共六龄。各虫态历期分别为卵期 4~ 7d,幼虫期活动期为 3 5~ 5 0 d,越冬期为 9个月 ,蛹期为 1 0~ 1 5 d,成虫期约为3 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