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重点研究河南省郑州市公园绿地常见的20种阔叶落叶乔灌木的固碳释氧能力。采用LI-COR(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郑州城市公园绿地20种植物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种供试树木中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为灌木高于乔木,而植物整株固碳释氧量为乔木高于灌木,20种植物整株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栾树、悬铃木、银杏、国槐、合欢、乌桕、紫薇、白玉兰、白蜡树、元宝枫、刺槐、红瑞木、连翘、紫丁香、垂柳、山梅花、西府海棠、忍冬、紫叶李、碧桃,释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栾树、悬铃木、银杏、国槐、合欢、乌桕、紫薇、元宝枫、刺槐、白玉兰、白蜡树、红瑞木、紫丁香、连翘、垂柳、山梅花、西府海棠、忍冬、紫叶李、碧桃。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化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哈尔滨市常见的8种树种糖槭、榆树、白桦、山桃稠李、金银忍冬、连翘、紫丁香、榆叶梅为研究材料,利用LCA-4型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进行一个生长季的观测;以观测数据为基础,对8种树种的固碳释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在整个生长季中,8个树种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树、糖槭、紫丁香、白桦、榆叶梅、连翘、金银忍冬、山桃稠李。同时对各树种整个生长季固碳释氧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树种的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4种园林落叶灌木(火棘、锦带花、红瑞木、棣棠)和4种常绿灌木(红叶石楠、栀子、珊瑚树、金边黄杨)为材料,通过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树种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并对其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进行聚类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面气孔微形态,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类灌木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指数及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种灌木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或“单峰型”,除棣棠与金边黄杨之外,其他6种灌木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2)平均单位叶面积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释氧量均为:落叶树种>常绿树种。(3)8种灌木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聚类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固碳量最高的锦带花和棣棠,第二类是日固碳量中等的金边黄杨、珊瑚树、红瑞木和火棘,第三类是日固碳量最低的栀子和红叶石楠。(4)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或气孔大小呈正相关,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量与单株叶面积指数或气孔大小呈正相关,且与气孔长度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在城市绿化灌木的选择上,应充分参考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指数及气孔微形态等指标,优先选择固碳释氧量较高的树种,以提升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4.
5种常用灌木固碳释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采用自然条件下离体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5种常用灌木树种固碳释氧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灌木树种中京山梅花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最强,日光合总量为220.96 mmol·m-2·d-1,吸收CO2量为9.72 g·m-2·d-1,释氧量为7.07 g·m-2·d-1;鸡树条荚蒾次之,日光合总量、吸收CO2量、释氧量分别为204.56 mmol·m-2·d-1、9.00 g·m-2·d-1和6.55 g·m-2·d-1;5种灌木树种单位叶面积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排序为京山梅花>鸡树条荚蒾>风箱果>三裂绣线菊>东北山梅花.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长春市6种常见灌木净光合速率及绿量,计算出其固碳释氧能力,并运用碳税法及工业制氧成本法计算此6种常见灌木日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所选6种植物中,榆叶梅(Prunus triloba)、紫丁香(Syringa oblata)固碳释氧能力最强,其日固碳释氧价值最高,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红瑞木(Cornus alba)、铺地柏(Lonicera maackii)、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固碳释氧能力较弱,日固碳释氧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6.
刘霞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954-8956
[目的]通过对不同树种各项生理生态指标进行研究,为绿地种植规划、树种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拉玛依市居住区15种主要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用LAI-2000灌层分析仪和英国汉莎CIRAS-26400型PPsystem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研究了叶面积指数、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在此测定基础上对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乔木树种中的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馒头柳,以及灌木树种榆叶梅、紫丁香不仅单株绿量较大,而且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也相对较高。[结论]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馒头柳、榆叶梅、紫丁香等园林树木应是生态绿化建设中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7.
以昆明市16种常用道路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秋季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对其固碳释氧效益进行定量比较研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种乔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5.47~12.32、3.98~8.96 g/(m~2·d),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量和释氧量分别为22.11~174.03、16.09~126.63 g/(m~2·d);单株植物秋季固碳量为2.82~233.02 kg,释氧量为1.88~169.55 kg;广玉兰、香樟和滇朴的秋季固碳释氧能力依次居于前3位。乔木和灌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各分为3级;乔木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为2级,灌木则分为3级,其中乔木的固碳释氧效益高于灌木。因此,广玉兰与香樟等为主要道路绿化乔木,搭配小叶女贞、山茶、红花檵木等灌木为辅的道路绿化模式,较适宜昆明市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8.
钱芸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54-12555
[目的]为绿地种植规划、彩叶树种选择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上海5种槭树科彩叶树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5种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量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其中三角槭、鸡爪槭和红枫日平均光合速率和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较强,樟叶槭和元宝枫偏低.[结论]经过植株整体计算,槭树科5种树种单株固碳释氧能力大小依次为樟叶槭、三角槭、红枫、鸡爪槭、元宝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海社区绿地常见27种园林植物进行夏季光合速率测定,比较分析其固碳释氧效应,同时对植物固碳释氧量与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社区绿地植物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27种供试树种单位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及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各有差异,其中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女贞;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垂柳;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最大为香樟。27种供试树种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与叶面积指数、胸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树冠直径、树高没有相关性;单株植物日固碳释氧量与树冠直径、胸径、树高、叶面积指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株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与计算,研究了单位叶面积和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结果表明,30种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量在12.78~43.74 g/(m2.d)之间,释氧量在9.29~31.81g/(m2.d)之间,增湿量在2.08~6.32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0.40~1.22℃;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固碳量在62.18~443.82 g/(m2.d)之间,释氧量在45.20~322.82 g/(m2.d)之间,增湿量在12.52~55.74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2.42~10.76℃;说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树木的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能力。乔木类与灌木类之间的平均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差异不大,而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均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比较上,乔木类是灌木类的1.3倍。  相似文献   

11.
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测定了自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20种沈阳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树木枝条的降解能力.测定不同园林树木枝条样晶在白粑齿菌降解不同时间的重量损失率,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过程进行回归分析,用标准划分法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白耙齿菌的降解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降解90d时,稠李损失率最高,为58.54%;损失率y与降解时间x呈正相关,属于幂函数y=ax~b形式.白耙齿菌对稠李、锦带花,红瑞木和白桦降解能力强(Ⅰ级);对山桃、榆叶梅、水曲柳、丝棉木、黄檗和桑树降解能力较强(Ⅱ级);对山杏、紫厂香、连翘、水蜡、金银忍冬、栾树、山皂英、元宝枫和梓树降解能力中等(Ⅲ级);对银杏降解能力弱(Ⅳ级).  相似文献   

12.
5种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寻找适宜石河子市种植的彩叶植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5种彩叶植物(紫叶矮樱、金脉连翘、花叶红瑞木、紫叶锦带、加拿大红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结果]花叶红瑞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而其他植物总体上呈单峰型。紫叶矮樱、紫叶锦带、加拿大红樱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峰值均出现在10:00。金脉连翘、花叶红瑞木、紫叶锦带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型,紫叶矮樱和加拿大红樱则呈单峰型。紫叶矮樱、花叶红瑞木、加拿大红樱、紫叶锦带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仅金脉连翘呈双峰型。[结论]5种彩叶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与气孔导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树木是森林或园林城市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也是火灾发生不可避免的因素。园林植物合理的选择和配置是构建生物防火林带的基础工作。目前,文献中关于可燃物热解和燃烧性的研究对象多为森林可燃物,对园林树种热解动力学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呼和浩特市21种园林树种的树叶为研究对象,进行热解动力学研究,筛选抗火性强的园林树种,为城市生态安全以及园林植物在防火型绿地的树种配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热重分析法以高纯度氧气为载气,空气为通气气氛,气体流量10 mL/min,升温速率60 ℃/min条件下的热失重行为进行研究,利用TG-DTG曲线分析园林树种的热解过程和热解参数。结果空气气氛下21种园林树种的热解均经历脱水阶段、快速热解阶段、炭化阶段。通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Coats-Redfem积分法可以求出样品在快速热解阶段时的相应参数。结论各树种的树叶部位热稳定排序由低到高依次为:接骨木、紫叶小檗、重瓣榆叶梅、小叶黄杨、蒙古荚蒾、砂地柏、黄刺玫、互叶醉鱼草、柽柳、山桃、土庄绣线菊、蒙桑、紫叶碧桃、暴马丁香、华北珍珠梅、一叶萩、细裂槭、锦带花、灰栒子、沙枣、枸杞。各树种的树叶部位热解特性指数P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枸杞、灰栒子、暴马丁香、锦带花、黄刺玫、沙枣、华北珍珠梅、蒙桑、山桃、紫叶碧桃、细裂槭、柽柳、互叶醉鱼草、砂地柏、小叶黄杨、紫叶小檗、一叶萩、重瓣榆叶梅、土庄绣线菊、蒙古荚蒾、接骨木。结合热稳定性、着火温度与热解特性指数综合分析,一叶萩、细裂槭、沙枣、枸杞和锦带花具有良好的防火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园林植物防控城市森林火灾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6种乔木树种固碳能力和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6种乔木树种树干和树皮的热值与含碳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白榆树干的热值含量最高,为19.272 kJ/g;沙枣树干的含碳率最高,为49.66%;胡杨和俄罗斯杨、新疆杨和银×新杨这2组树种树干的热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树种树干的热值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白榆树皮的含碳率与其余树种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按照生物量、固碳量、热值等数据综上分析得出,在克拉玛依地区优先选择高效固碳与能源乔木树种的顺序为:白榆、银×新杨、新疆杨、沙枣、胡杨、俄罗斯杨。  相似文献   

15.
何之龙  曾凡锁  詹亚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42-9645,9647
[目的]研究了大庆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引进及适应性.[方法]该研究选择了30个绿化树种在大庆地区进行了引种试验,并于2005 ~ 2012年进行跟踪调查.[结果]稠李、刺玫、连翘、锥花绣球等绿化树种对于大庆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差,不能作为大庆地区的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引进.卫茅、树锦鸡、糖槭、白榆、绒毛白蜡、枸杞、榆叶梅、银中杨等绿化树种移栽成活后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并能正常生长发育,可以初步确定为大庆地区的绿化树种候选树种.在重度盐碱地进一步试验,卫茅、白榆、榆叶梅和枸杞在栽植2年后的生长状况良好,可作为大庆地区重度盐碱地的耐盐绿化树种.栽植于重度盐碱地中的部分树种,如四季丁香、树锦鸡、八宝玫瑰、紫丁香出现了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树种在移栽成活后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大部分苗木出现了主枝死亡后从根部萌发新枝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些树种不适于栽植在重度盐碱地的环境中.[结论]通过对大庆地区抗旱、耐盐绿化品种引进技术指标和良种进行评定,引进的绿化树种中属于第Ⅰ类型——引种成功的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有6种,属于第Ⅱ类型——较抗旱耐盐的绿化树种有11种,属于第Ⅲ类型——较难成功的绿化树种有13种.  相似文献   

16.
以红瑞木(Cornus alba)、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麦李(Prunus glandulosa)、辽东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杞柳(Salix integra)、忍冬(Lonicera maackii)6种绿化灌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水分胁迫对6树种叶绿素相对含量值(DSPA)、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摩尔质量浓度、游离态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6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6树种的抗旱能力均较强,只是适应干旱的方式不同,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彩叶杞柳>辽东水蜡>红瑞木>红王子锦带>麦李>金银忍冬。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鹿科动物食性,探讨树叶用作鹿科动物饲料的可能性,以黇鹿为试验对象,选取北方常见榆树、刺槐、垂柳及毛白杨等4种树种新鲜叶片作为饲料,对其适口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黇鹿对4种叶片喜食程度依次为榆树叶、刺槐叶、垂柳叶和毛白杨叶;通过对叶片粗蛋白质含量(CP%)、酸洗纤维(ADF%)、中洗纤维(NDF%)等7种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叶片中的CP含量(P=0.001)、ADF含量(P=0.025)及NDF含量(P=0.032)是影响其对叶片选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丁香和连翘属间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香和连翘是我国东北,特别是哈尔滨的主要观赏灌木之一,为了提高其观赏利用价值,于1991年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开展了丁香与连翘属间杂试验。以不同白丁香单侏为母本与东北连翘进行了远缘杂交。采用带种皮和不带种皮两种材料,取不同时期杂种胚进行离体胚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白丁香单株与东北连翘杂交亲合力差异很大。以白丁香5号为最佳;以杂交授粉后50d左右取不带种皮胚进行幼胚离体培养效果最佳,此时幼胚容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