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为山西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平均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08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结论]粗淀粉含量和容重随玉米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因此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山西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平均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08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结论]粗淀粉含量和容重随玉米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的赖氨酸含量等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因此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相似文献   

3.
晋黑糯3号由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56-2为母本,D-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2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2003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山西省审定的第1个黑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4.
航天358玉米品种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11年在海南以自选系WA07作母本、自选系WB10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耐密玉米杂交种,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90014。该品种属早熟类型,具有生育期较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该品种在山西省春播生育期为129 d,比对照大丰30早2 d,适宜在山西省早熟玉米种植区(或同类型生态区)种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7.50万~8.25万株。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长麦25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25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组合是长97-4565/晋麦62.2011年9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1001.  相似文献   

6.
兰库8017是以隰332为母本、隰1055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14 518.5,14 479.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分别增产8.5%,9.1%,2 a平均产量为14 499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8%,最高产量达17 610 kg/hm~2;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产量为12 923.3 kg/hm~2,较对照增产8.34%,而最高产量达16 830 kg/hm~2。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广、抗病性强、果穗大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山区及华东华北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正科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65A为母本、自选自交系4D4C55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90038).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稳产性和较高生产潜力,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东华北同一生态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晋棉3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棉花品种,由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引进。该品种200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一般每公顷(15亩)产量5250-6000千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可达6750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1,(6):59-60
中单28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中晚熟普通玉米单交种,其组合为中1128x中5493。2005年4月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玉2005001。2007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引玉2007008。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0,(10):57-58
中单28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中晚熟普通玉米单交种,其组合为中1128×中5493。2005年4月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玉2005001。2007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引玉2007008。  相似文献   

11.
晋谷52号(太选10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晋谷30号为母本、晋谷36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适合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5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谷51号(太选8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晋谷30号为母本、品谷2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病等特点。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2,011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合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及我国西北丘陵山区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DH96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于2006年以栽培种陆地棉晋棉6号为母本、野生种瑟伯氏棉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的途径,并采用半配合育种技术培育而成,是山西省第1个、我国第2个新选育出的特早熟中长绒棉花新品种。其产量水平、品质指标、抗性指标均达到了我国农业部规定的2003—2007年中长绒棉花新品种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4.
晋棉4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晋棉10为母本,用抗病、早熟的品种辽101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2004年在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皮棉产量832.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棉37增产13.96%。经鉴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特早熟棉区春播,黄河流域棉区夏播。  相似文献   

15.
汾酒粱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矮秆不育系A2SX40A为母本,自选矮秆恢复系R91624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粱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127 d,粗淀粉75.65%,具有植株低、分蘖力强、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在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杂(认)2015004],定名为汾酒粱1号。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繁、制种技术要点,以期推广利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16.
晋谷42号(原名太选3号)是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以中间材料960011作母本、优质品种晋谷2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谷子新品种认定,2008年通过国家谷子新品种鉴定。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稳产性好,后期不早衰,绿叶成熟。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以及陕西、甘肃、河北、北京等无霜期150 d以上的丘陵山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晋大70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92年以复61为母本、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脂肪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1.18%,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旱性一级、抗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报导晋大70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瑞普959是以WX523为母本、WX318为父本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0、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产量11 563.5 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26增产7.3%。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41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6%。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其主要特点为抗倒伏、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等,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临丰61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用临汾87-6015/运85-24的F1做母本、冀麦26做父本育成的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该品种在2000-2002年山西省南部高水肥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 598.95 kg/hm2,比对照品种鲁麦14增产9.16%;2001-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699.9 kg/hm2,比对照品种鲁麦14增产9.58%.通过分析临丰615的遗传基础,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提出了该品种获得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晋豆4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熟大豆新品种晋豆4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晋豆19号作母本,品系窄叶黄豆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原品系代号为同豆5816,该品种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大豆早熟组区试,二年平均单产152.2kg/667m2,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6.6%,居第二位,具有早熟、结荚密、高蛋白、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