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南鹤虱(Daucus carota L.)、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3种市场常见的易掺伪的果实种子类药材进行调查及鉴别研究,为市场此类药材的鉴别及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种子类药材的正品及其伪品,采用性状鉴别和微性状鉴别种的方法对正品及伪品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正品药材与伪品的鉴别要点。[结果]得出药材正品与伪品的区别方法,并拍摄鉴别特征的图片。[结论]除采用传统性状鉴别方法外,还采用微性状鉴别方法,可为3种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鉴别及市场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性状鉴别法,观察虫草类的虫体及子座,从性状出发,对正品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进行归纳区分。结果表明,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可从子座形态、虫体气门的排列方式以及虫体颜色、虫体胸腹之间消化道残迹的形状等特征来鉴定区分。  相似文献   

3.
蜈蚣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俊  周伟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02-15403
[目的]对蜈蚣及其混淆品的性状与凝胶电泳图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并比较它们的电泳图的谱带数目和种类。[结果]蜈蚣及其混淆品的电泳谱带数目和种类均不相同。[结论]SDS-PAGE图谱可以作为蜈蚣及其混淆品的有效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成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89-15190
[目的]对北沙参与其混淆品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蝇子草进行鉴别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层析鉴别等方法对北沙参与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明党参、田贡蒿、川明参、迷果芹、硬阿魏、蝇子草与药材北沙参在性状、显微、薄层层析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可以区分。[结论]混淆品的功效与北沙参不同,不能作药材北沙参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菟丝子与其混伪品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药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进行真伪鉴别,并对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2种正品进行对比鉴别,为菟丝子与其混伪品和2种正品菟丝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性状和微性状鉴别法对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进行真伪鉴别;用性状、微性状、显微鉴别法和水煮吐丝试验对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2种正品进行对比鉴别。[结果]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的性状、微性状鉴别特征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和种脐等方面的差别;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的性状、微性状鉴别主要表现在颜色、表面特征和种脐等方面的差别,两者的显微特征和水煮吐丝试验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2种菟丝子显微特征的差别在于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的形状和内列种皮栅状细胞的径向长度。水煮吐丝中2种菟丝子的水煮膨胀高度、水煮液颜色、吐丝率、吐丝情况及种皮、胚乳和胚芽的颜色区别明显。[结论]该研究为中药菟丝子与其混伪品和2种正品菟丝子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山东丹参与其近缘种种子状果实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同属植物丹参(S.miltiorrhiza)、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南丹参(S.bowleyana)发育良好的成熟种子状果实进行比较观察。[结果]4种丹参种子状果实形态、大小和外壁网状雕纹特征均具有较显著区别:山东丹参种子状果实椭圆形,负网状雕纹,网眼凸起类四边形,具细密丝状横纹,与丹参种子状果实宽椭圆形,网状雕纹,网眼凹陷呈方形,以及与南丹参种子状果实梭形,网状雕纹,网眼中央微凸呈多边形均有明显区别。[结论]该研究首次为山东丹参积累了种子状果实资料,为确立其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和研究其种质提供了种子状果实形态的重要依据;丹参种子状果实形态特征及外壁网状雕纹与前人报道相一致,为揭示山东丹参与丹参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分类鉴定提供了种子状果实依据,也为丹参类植物种的鉴别及引种栽培、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市售肉桂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鉴别,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为肉桂药材及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肉桂药材(国产肉桂和大叶清化桂)及其混淆品柴桂和天竺桂,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方法对其进行鉴别.[结果]国产肉桂与大叶清化桂相比,二者性状特征差别大,主要表现在内外表面颜色、皮孔形状、斑纹、断面砂线纹、口感等方面,从性状特征基本可以将二者鉴别开;肉桂与天竺桂、柴桂相比,性状特征不同,但显微特征和理化特征的差别更为显著,肉桂所含草酸钙结晶为针晶,天竺桂为方晶和砂晶,柴桂为方晶,桂皮醛理化反应中,肉桂和天竺桂有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而柴桂在此反应中无结晶.[结论]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三者相结合可准确鉴别、区分肉桂及其混淆品,为肉桂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通过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进行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树。[结果]8个来自不同产区的铁皮石斛rDNA ITS区序列全长636 bp;铁皮石斛及其6个常见混淆品药材ITS序列长度范围为636~641 bp,其中ITS区(不包括5.8S)片段长度为483 bp,含信息位点60个(12.4%),变异位点185个(38.3%);各样品间遗传距离范围为1.108%~2.594%,NJ系统树也表明铁皮石斛与其混淆品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ITS序列可对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进行快速简便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腊肠树种子休眠与解除的方法。[方法]通过热水浸泡、机械脱种皮、设置不同KNO3和GA3溶液浓度,分别对腊肠树种子进行处理,探讨解除腊肠树种子休眠的方法。对种子周围的胶质以及包围种胚的种皮分别进行研磨、浸提,测定其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95℃热水和机械脱种皮处理的腊肠树种子的发芽最好,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而KNO_3和GA_3浸种对种子萌发和休眠解除没有明显效果。腊肠树果实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和使种胚处于休眠状态的抑制物。[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腊肠树种子休眠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山西省泽州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对泽州县野生药用植物物种构成、生活型、入药部位、功效、受保护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泽州县有野生药用植物234种,隶属于82科198属;优势科集中于菊科、豆科和唇形科,占总种数的23.5%,优势属不明显;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8.4%;入药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全草类和果实种子类居多,占总种数的81.6%;功效以清热药为主,占总种数的28.6%;受保护品种共10种,占总种数的4.3%。[结论]泽州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以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DNA条形码及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对中药材丹参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研究。[方法]以核基因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研究材料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将所得序列构建NJ系统发育树。利用Koetschan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同时采用自设引物进行特异性引物PCR鉴别研究。[结果]ITS2序列长度为470 bp左右;从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丹参及其伪品分别聚在不同支,表现出单系性;比较二级结构发现,丹参与甘西鼠尾差异甚微,与牛蒡在螺旋茎环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臂由中心环伸出时的转角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通过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可将丹参及其伪品进行区分。[结论]DNA条形码技术和特异性引物PCR技术均能够有效地区别丹参及其混伪品,在中药材的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宏军  蒋红  张玲  朱诗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89-19289,19385
[目的]建立贵州产五味子(GuizhouFructus Schizandrae)的紫外线组图谱,确定其归属。[方法]将贵州五味子及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ea Sphenantherae)和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ea Chinensis)对照药材分别用石油醚、氯仿、甲醇和水为溶剂,进行超声波提取,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测定。[结果]3种药材均具有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可以鉴别南、北五味子,且贵州五味子的紫外谱线组图谱与南五味子对照药材更相近。[结论]该研究中的五味子可能属南五味子属。  相似文献   

13.
诃子·石榴皮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诃子、石榴皮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肠管试验法,将家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置于加有台氏液的麦氏浴皿内,然后注入不同剂量的诃子、石榴皮提取物,使溶液终浓度为5、10、20、30、40、50mg/ml,观察离体肠管运动的反应。[结果]诃子和石榴皮提取物均能抑制肠管的运动,使其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小。相同浓度的诃子和石榴皮提取物对不同部位肠管的运动影响存在差异,浓度增加其影响增大;石榴皮提取物对肠管运动的影响较诃子提取物弱。[结论]探明了2种药物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可为诃子和石榴皮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当归及其混伪品中药材rDNA ITS序列的分析,并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树,试图寻找当归及其混伪品中药材rDNA ITS序列的差异和规律,建立当归与其混伪品药材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ITS序列长度为598~601 bp.ITS1区总位点数为216,38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占17.6%);ITS2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防治薏仁田杂草且对薏仁安全的除草剂。[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4种苗后茎叶除草剂对薏仁田杂草防除效果和薏仁生长的安全性。[结果]播后苗前封闭防治杂草使用40%丁草胺·噁草酮乳油,使用剂量为2 000 m L/hm~2;苗后茎叶处理使用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使用剂量为4 000 m L/hm~2。采用这2种药剂防治薏仁杂草效果明显且能保证薏仁安全生长。[结论]该试验结果为薏仁田杂草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中药材市场五加皮的混伪品情况.[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对中药材市场上以五加皮为名的中药材进行品种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市场上以五加皮为名进行销售的药材比较混乱,主要有南五加、北五加、刺五加、香加皮、地骨皮.[结论]该研究为临床应用以及更深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植物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向及思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澄茄挥发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通过评吸法评价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荜澄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2.5∶1、浸泡时间18 h、蒸馏时间1 h,将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挥发油添加至卷烟中进行评吸,评吸得分为90.5分,略高于预测值(90.0分)。荜澄茄挥发油能起到提升卷烟香气质、降低烟气刺激性、改善余味、掩盖杂气等作用,对卷烟吸食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优化条件下提取的荜澄茄挥发油对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效果最佳,可用于卷烟加香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