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定西地区重点治理小流域抗旱减灾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土保持》1996,(1):53-56
1995年,定西地区遭受了192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全区粮食减产幅度达45.5%,有102个乡、52万人、19万头大牲畜、37万头(只)猪羊无粮草可食。定西水保所对官兴、里仁等四条重点治理小流域及其相邻的对比小流域进行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与正常年相比,尽管重点治理小流域与对比小流域小麦产量均有大幅度减产,但对比小流域的产量仅为相应重点治理小流域的37%~70%,重点治理小流域所产粮食、"三料"加上上年结余,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对比小流域缺口较大;重点治理小流域人畜饮水可基本得到解决,而对比流域发生了水荒。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广聚流集水技术,稳定解决人畜饮水,正确引导脱贫群众的消费趋向,使群众有一定的粮草储备,真正做到逢灾不见灾,以保证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博 《水土保持研究》1998,5(3):40-42,55
随着小流域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的推进.小流域经济推向了市场,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群众关注的中心由解决温饱到致富达小康。以乌盟永定河流域重点治理两期成效及治理特点为例,结合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探讨治理开发小流域,发展小流域经济的途径和方法,以阐明发展小流域经济是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对遵义市"长治"工程期间实施的龙坝、南溪河和天城河等典型小流域开展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因地制宜地结合自身优势和支柱产业,合理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和林草措施,注重引进大户或公司进行管护,积极推动家庭农场和经果林建设,既能够提高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水平,又能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实现了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及避暑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广示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有什么新经验,如何把小流域治理持续地开展下去?我们最近到偏关、河曲、保德、神池、五寨、代县等县的不同类型社、队和承包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情况表明,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和承包耕地一样,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都顺利地解决了。  相似文献   

5.
调查统计表明,山东潍坊市在小流域治理投入中,群众自筹和技劳折资占93.29%。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有效减轻,有利于调动农民自愿投入小流域治理的积极性,但“两工”取消等对小流域治理投入将造成重大影响。主要对策是,用足用好规定用工,多渠道吸引社会投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等。  相似文献   

6.
元江县被列为云南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后,经过5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治理区内农林业用地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生态环境极大改善,群众收入明显增加。介绍了重点治理的特点与具体做法、经验。  相似文献   

7.
对林草植被、河流泥沙、水土流失面积和治理程度等因素的分析表明,甘肃省洮河流域具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临潭县斜藏沟等39条小流域作为2019-2030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重点,类型包括生态治理型、水资源保护型和乡村旅游型等。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金寨县总面积的 89 2 %属淮河上游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库区 ,就近迁移安置的 1 0万多移民使库区人口密度骤增、人地矛盾加剧 ,引起毁林开荒等 ,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南畈小流域被列入淮河流域重点治理区后 ,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 ,以经济林建设为突破口 ,实行综合治理开发 ,流域治理程度达 97 3 %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成为库区小流域治理的成功典型 ,被水利部命名为“十百千”工程首批示范小流域  相似文献   

9.
在调查分析浙江小流域特点,总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小流域治理上、中、下游统筹,预防、治理、开发、管理度举的规划思想;研究制订了浙江省小流域治理规划提纲、管理办法、治理标准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文件,制定了小流域治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相应的配套治理措施;系统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小流域治理标准的指标体系;规范地确定治理项目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结合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实践,对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类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历史悠久,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治理理念、治理措施及管理体系,取得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对上万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总面积达38万km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包括治理理念和治理目标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小流域管理机制不健全和资金投入体制亟待完善等.在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思路框架中,要在继承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的内涵,使其产生新的活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民众对居住和生产环境条件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当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注重当地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布设防治体系,逐步调整综合治理内容、治理措施和综合治理目标,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管护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1980年开始小流域治理试点和在全国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以来,迄今已有13年了。在此期间,无论是试点、国家重点治理还是面上小流域治理,都经历了一个完善、发展的过程,由单纯防护型治理转向开发型治理,在全国产生了一批优质、高效小流域。小流域治理,使昔日水土流失严重、默默无闻的荒沟。变成了环境优美,种、养、加全面发展的小流域经济。下面就小流域经济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一个明显的特征,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劣是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将治理与开发紧密结合,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挖掘资源潜力,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是当前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带着这一问题,笔者最近对浑源县小流域治理开发的重点乡村和部分农户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小流域能做大文章!浑源县位于晋北黄土高原的边缘,幅员面积1996km~2,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坡地占86%,水土流失面积就达72%,属全国八大片永定河上游重点治理区.近几年,该县将户  相似文献   

13.
织金县自1997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后,20多年来,共完成"长治"四期、六期、七期19条小流域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46.65 km2,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介绍了综合治理成效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各地水土保持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了“九结合的综合配置模式”和受到当地群众拥护的治理政策,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得卡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利部样板小流域——得卡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调查,总结了该流域治理的指导思想、原则、治理内容和措施配置形式,并对治理模式效益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发性治理和观光型治理是山地小流域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塘背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塘背河小流域是江西省第一批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小流域之一,于1980年便开始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至1988年全面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在对塘背河小流域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塘背河小流域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综合治理前减少了70%,山地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0%上升到了70%,土壤理化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土地利用与种植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流域经济增长迅速,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开发与治理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开展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普查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和小流域数据库;三是筛选出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研究出多项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四是推广了治理新模式,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近期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筛选、引进及推广,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和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丰城市石桥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2 6 7km2 ,自 1994年被列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来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1 2km2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是搞好小流域治理的基础 ;精心施工 ,严格管理 ,确保质量是搞好小流域治理的关键 ;抓住重点 ,发挥优势 ,典型引路是搞好小流域治理的有力措施 ;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是加快流域治理的有效手段 ;严格执法 ,抓好预防是巩固治理成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户包小流域治理,确实调动了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加速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但调查发现,并非所有承包户都致了  相似文献   

20.
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1998—2000年批复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工程项目,旨在探索西部荒漠草原区的风沙治理途径。治理完成10年后,通过调查、走访,系统、客观地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种元素对刘窑头小流域过去的治理技术路线、成果、效益进行了后评价,深入思考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以期为今后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