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鹅的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1雏鹅雏鹅指从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28天)的鹅。雏鹅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易扎堆,抗病能力差。1.1育雏方式按育雏设备分为垫草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按温度来源分为自温育雏和人工加温育雏两种。1.1.1自温育雏即利用鹅自身的热能取暖。采用箩筐、纸板箱等器具,上面加盖保温物品,通过增减盖物、垫草厚薄,或用手分开扎堆鹅群等措施调节温度。特点是设备简单、经济,适合小群育雏和气  相似文献   

3.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养鹅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小鹅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发生的原因1.1温度对雏鹅成活率影响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所以控制好温度是育雏的关键。1.2湿度对雏鹅成活率影响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但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  相似文献   

5.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的小鹅,这一阶段的饲养是整个养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事关整个养鹅生产的成败。因此,必须根据雏鹅生长发育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抵抗能力较弱、消化能力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差、死亡率高等诸多生理特性进行合理育雏。  相似文献   

6.
刚出壳的雏鹅体小,绒毛稀,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较弱,怕湿、怕冷、怕热。若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造成死亡。所以在育雏阶段,应当给雏鹅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实行精心饲养管理,才能养好雏鹅。  相似文献   

7.
1发生的原因 1.1温度对雏鹅成活率影响 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所以控制好温度是育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一般把0~28日龄的小鹅称为雏鹅。雏鹅保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病性、抗逆性较差,消化力不强,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雏鹅较为难养,对育雏条件要求较高。生产实践中常常成活率较低,雏鹅生长速度较慢,为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雏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般把0~28日龄的小鹅称为雏鹅。雏鹅保温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病性、抗逆性较差。消化力不强,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雏鹅较为难养,对育雏条件要求较高。生产实践中常常成活率较低.雏鹅生长速度较慢,为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雏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苗鹅。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力弱。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工作,易引起雏鹅发病死亡。因此,对雏鹅进行精心饲养、科学管理,能够提高育雏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和消耗精料少等特点。一般饲养于夏季:一是气候适宜,二是节约饲料。一般5月底左右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日龄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达1.5~2.5千克,不仅增重快,而且雏鹅易管理。整个育雏期间饲料丰富,雏鹅可以采食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饲养周期短。要提高养鹅效益,笔者建议主要抓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短信平台     
《农村百事通》2006,(7):90-90
贵州读者(电话:139××××2213)问:雏鹅的管理应注意哪些事项?答:雏鹅的管理应注意:①鹅苗:鹅的品种很多,不论选择什么品种,首先要选择非疫区正规养殖场及孵化厂的健雏,并做好运输途中的防疫工作。②温度:雏鹅饲养温度是养鹅的重中之重,除了要做好运输途中的保温工作外,还要注意饲养过程中的温度管理。雏鹅进入育雏室,第1周环境适温为33-35℃,俗称孵化延伸期,雏鹅体温为38℃。测量方法是用手触摸它的脚,感觉温度略高于人体温度为正常。以后育鹅室温度每周下降3-5℃,直至18-22℃为鹅的最佳生长室温。因此,要根据季节、天气、白天、晚上灵活…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养鹅,养好小鹅是关键。刚出壳的雏鹅体型小,绒毛稀,调解体温的能力差,适应性、抗病性和消化力也差。因此,把握好养小鹅的温度、饮水、进食、放牧和做好疫病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1、保温与防湿。育雏室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更重要的是保温。一周龄小鹅的最适宜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养鹅有以下优点:一是气候适宜。夏鹅一般5~6月份进行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公斤,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此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1.降温防暑舍温保持在26℃以内,降温防暑的  相似文献   

15.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鹅。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到20日龄时的体重已是初生体重的10倍以上;消化能力弱,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尚末发育完善,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特别对冷的适应性较差;抗病力差,易感染各种疾病。冬春季节是饲养雏鹅的旺季,雏鹅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所以,雏鹅阶段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  相似文献   

16.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1月龄的小鹅。此时期的雏鹅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抗寒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因此,雏鹅培育是一件极其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五河县农民养鹅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好,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从雏鹅育雏前的准备、雏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鹅育雏期注意事项等方面叙述雏鹅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农民致富之友》2007,(11):30-30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需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19.
雏鹅一般是指1月龄以内的小鹅。雏鹅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特别是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弱。在南方雏鹅的饲养期多在冬春季节,此期低温多雨。昼夜温差较大,如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起雏鹅发病和死亡;鹅一些主要传染病防治关键也在育雏期。在生产实践中,做好雏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养夏鹅有以下优点: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6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