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鱼锚头蚤病又叫针虫病、蓑衣病,是桡足类动物锚头蚤寄生鱼体引起的鱼类疾病。一、流行情况锚头蚤寄生在鱼的鳃、皮肤、鳍、限、口腔等处,只有雌性成虫才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桡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在水温12℃~33℃之间锚头蚤均可繁殖,水温20℃~25℃为流行季节,此病在国内外均有流行。锚头蚤对寄主有选择性,如多态锚头蚤寄生在鳙、鲢体表;草鱼锚头蚤寄生在草鱼体表;鲤鱼锚头蚤寄生在鲤、鲫、鲢、鳙、乌鳢、青鱼、淡水鲑的体表、鳍及眼上。本病对鱼种危害程度最大,当有4~5个虫体寄生时即可引起死…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城地区绵羊蠕形蚤形态学观察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控新疆塔城地区流行的一种不明绵羊外寄生虫病,本实验通过眼观、解剖镜、数码显微镜观察对该寄生虫进行形态学分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蚤体大小6 mm~8 mm,饱血后12 mm~15 mm,头胸部占整个体长的10%左右。头胸黑褐色,腹部白色略灰;体表有稀少的鬃毛,无额突,下唇须节数17~22节。3对足,后足胫节依次着生1 2 2 2根粗鬃,中间腹节背板气门稍大于眼。从形态学鉴定该外寄生虫属于蠕形蚤科(Vermipsyllidae)长喙蚤属(Dorcadia)的羊长喙蚤(D.ioffi),但与典型的羊长喙蚤存在形态学差异,该长喙蚤是否为新的亚种或变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  相似文献   

4.
针对捕获的小型兽类进行了体外寄生昆虫标本的采集,对蚤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部分标本进行了实验室细菌学培养。结果发现该地区蚤类5科17属36种。13种喜马拉雅旱獭寄生蚤中自然感染鼠疫的蚤类有3种,即谢氏山蚤、斧形盖蚤、原双蚤指名亚种。  相似文献   

5.
1988年2月,我们在河北省崇礼县高家营乡大水沟村的绵羊身体上,发现有蠕形蚤科的蚤类寄生,并进行了初步调查。经种属鉴定为长喙蚤属的羊长喙蚤(Dorcadia ioffi)。1990年初,在尚义县的5个乡的绵羊身体上,亦检到有此种蚤寄生。现将搜集到的资料与鉴定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犬、猫虱、蚤病是虱和跳蚤寄生于犬猫引起的一类外寄生虫病。其中虱病主要由犬啮毛虱、近喙状猫毛虱引起;跳蚤病主要由犬栉首蚤和猫栉首蚤引起,猫栉首蚤主要寄生于犬猫,犬栉首蚤只限于犬及野生犬科动物。  相似文献   

7.
<正>雏鹅比较容易生虱。虱子多寄生在鹅的耳部、尾部和翅膀下方。特别是寄生在耳部的,如不及时治疗,虱子就会从耳眼进入脑内,引起脑损害而死亡。一病原鹅虱又称羽虱,据记载已发现40多种。寄生在鹅头部的羽虱,虫体呈长椭圆形,雄虫体长4~5毫米,雌虫体长5~6毫米,全身有密毛,虫体呈黄色,腹部各节有明显的横带。寄生在鹅翅部的羽虱,虫体呈灰黑色,雄虫长3毫米,雌虫长3.4毫米。二生活史鹅虱以食羽毛和皮屑为主,也吞食皮肤损伤部外流出的血液。它为不完全变态,在宿主体表完成发育。羽虱所产的卵常集合成块,  相似文献   

8.
蚤蝇是一种双翅目,蚤蝇科的小型昆虫,蚤蝇中胸背板明显隆起,形似驼背。翅膀无横脉,前缘3条纵脉明显发达。足基节长,骨节粗壮,类似蚤目昆虫,所以称之为"蚤蝇"。蚤蝇中的大多数分为腐食性、粪食性和尸食性,所以在法医学上,法医通过对蚤蝇的发育情况作为判断死亡时间的参考,通过对实验动物粪便和腐败饲料检测,大致判断出蚤蝇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草鱼锚头蚤病是常见的草鱼流行性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感染强度较大,流行时间较长,水温为12~33℃均可以繁殖,产卵频率较高,18℃时每3~4 d产1对卵囊。锚头蚤属于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鱼蚤科锚头蚤属。草鱼锚头蚤个体大,肉眼即可看到。草鱼锚头蚤头部寄生于草鱼鳞片下,身体露于鳞片外,呈白线头状。寄生量大时鱼鳞下布满虫体,像穿着蓑衣,故又称"穿蓑衣"病。水温低时,锚头蚤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大于15℃时,开始孳生。寄生部  相似文献   

10.
调查目的,掌握海东地区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的种群结构,为制订预防控制鼠害和鼠传疾病的发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不同的海拔段选取不同的生境布夹进行采样收集.结果海东地区共捕获鼠形动物445只,隶属3目7科18种.体表寄生蚤323匹,隶属两总科四科17属27种.结论青海海东地区小型兽类种类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400~3200m之间,其中以林缘灌丛带数量最多,高山草原和农田居民区带数量较少.蚤类以古北界蚤种为主.  相似文献   

11.
犬蠕形螨病是一种毛囊蠕形螨引起的常见而顽固的皮肤病,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的毛囊或皮脂腺内。虫体细长如蠕虫样,呈半透明乳白色,一般体长0.25~0.3mm,宽约0.04mm。外形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呈不规则四边形,有短喙状的刺吸式口器;胸部有4对很短的足;腹部长,表面有明显的横纹。蠕形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皮肤中进行,包括卵、幼虫、两期若虫和成虫。雌虫于毛囊内产卵,卵无色透明呈蘑菇状,卵孵化出3对足的幼虫。幼虫蜕化变为4对足的若虫,若虫蜕化变为成虫。本病一般都发生在1岁以下的幼犬。较为常见的有脱屑型和脓疱型。鉴于…  相似文献   

12.
草鱼锚头蚤病是常见的草鱼流行性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感染强度较大,流行时间较长,水温为12~33℃均可以繁殖,产卵频率较高,18℃时每3~4d产1对卵囊。锚头蚤属于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鱼蚤科锚头蚤属。草鱼锚头蚤个体大,肉眼即可看到。  相似文献   

13.
(一)病原鹅虱又称羽虱,据记载已发现40多种。寄生在鹅头部的羽虱,虫体呈长椭圆形,雄虫体长4~5毫米,雌虫体长5~6毫米,全身有密毛,虫体呈黄色,腹部各节有明  相似文献   

14.
犬绦虫病病原非常复杂,由多种绦虫寄生引起,主要寄生于犬的小肠内,但一般感染最多的是带科条虫,并且以其孕卵节片的蠕动最引人注目。犬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蚤虱以及多种动物,最终被犬食入后发育为成虫。1形态特征1999年7月河北省藁城市某肉狗饲养基地,其新购进的30日龄~45日龄幼犬在疾病诊断时,发现有绦虫病发生。其幼大表现为体质瘦弱,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精神萎顿等症状。在犬舍和运动场上发现,病犬排出的粪便中带有2mm×7mm孕卵节片10~20余条,多则甚至呈乳白色团状排出体外,粪便多稀软。个别病犬有回头望腹,啃咬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赫氏蒲螨未吸血雌成螨、雄成螨和寄生不同时间雌成螨进行观察,发现雌成螨螯肢特化成口针和口针鞘,须肢特化成细针,有气门和倒卵形假气门器,在末端有双瓣状生殖孔,足Ⅰ趾节特化成钩形爪,足Ⅱ、Ⅲ、Ⅳ趾节为双叶状爪垫,随着寄生吸血时间不同,末体部迅速膨大;雄成螨螯肢完全退化、须肢发达,无气门和假气门器,前足体部背面有突起一对,外生殖器发达,在末体部尾端有阴茎呈竹管状,足趾节均为钩形爪。  相似文献   

16.
1生物学特性 螃蟹是淡水中生长、繁殖的蟹类.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称"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当其在完成最后1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螃蟹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其生活史中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天蜕皮成为成蟹.只有1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  相似文献   

17.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犬、猫舔毛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为犬、狼、狐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 ,又称多头蚴。 2 .5岁以下羊最易感 ,成年羊发病率极低 ,发病往往导致死亡。多头蚴呈乳白色、半透明囊泡状 ,由鸽蛋大到鸡蛋大不等 ,囊内充满透明液体 ,在囊内含有 10 0~ 2 0 0个原头蚴。其成虫寄生在犬、狼、狐小肠内 ,它的孕卵节片脱落后 ,随犬等的粪便排出体外的孕卵节片释出大量虫卵 ,这样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草及饮水而感染 ,在羊体内经 2~ 3个月发育成成熟的多头蚴。1 诊断本病可以根据是否有无目的乱走、有无强迫运动 ,如前冲、后退、转圈、低头、仰头 ,再细心触压颅骨有无变软、触痛…  相似文献   

19.
终末宿主:犬。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牛、猪、人。寄生部位:肝、肺。1种的形态结构描述细粒棘球绦虫由头、颈和3~4个体节组成。头节较小,上有四个圆形的吸盘,头节的吻突上有两圈小钩,小钩的数量为28~50个,小钩的大小不等,前排小钩较大,后排小钩较小。颈节后一节为未成熟节,之后为成熟节片。成节内有睾丸(平均18)个;生殖孔开口于节片一侧中央部的稍后方,距节片后缘0.372~0.512(平均0.432)mm处;卵巢呈蹄铁形;雄茎囊呈梨形。最后的一节为孕节,孕节内其它生殖器客都消失,只剩下充满虫卵的子宫,子宫有7~24个侧枝,子宫内含的卵数为367~1104(平均594.6)个。  相似文献   

20.
羊蠕形蚤病是一种外寄生虫病。虫体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蚤目,蠕形蚤科。本病主要发生在冬季高山牧场,发病时间在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3月,高发期在12月至2月。虫体主要寄生在羊的颈侧和臀部的皮肤上,最高蚤指数每只羊可超过500只。虫体大量吸血,且吸血点伤口不凝固,血液不断流出,将羊臀部、腹侧及大腿部羊毛染红,形成“红尾羊”,感染严重的羊只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