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为养殖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四抓"和"五防".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池塘养鱼技术是关键。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所以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加大、疾病的传播性加强。所以,夏季池塘养鱼技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5—10月池塘水温较高,有时甚至高达34℃,阳光照射使水体分层后池底极易出现缺氧浮头甚至泛池情况;高温季节也是鱼类生长旺季,投料较多,排泄物和残饵也较多,不加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是精养鱼池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此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但也是高温、暴雨等不利天气和病害的多发期,池塘水质极易发生变化;及时做好水质管理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定期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减弱或消除老水对鱼类生长的不良影响。在夏秋季节鱼类生长的旺季,一般鱼  相似文献   

4.
高温季节,既是各种海淡水名优特鱼类食欲旺盛、快速生长的黄金时期,但也是最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和发病死亡时期。为解决两者矛盾,扬长避短,达到名优特鱼类养殖高产增效的目的,必须抓好以下几项特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为长期在养殖一线工作的病害测报员。根据近几年来测报情况,笔者总结出夏季鱼类病害发生的规律。高温高湿的夏季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夏季水温较高,水质极易变坏,高温、水质、饲料等因素往往引起鱼病发生,必须及早防治,正确诊断,才能保证鱼类旺食速长,高产高效。现将夏季鱼类常发疾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综合预防1.1加强饲养管理,坚持早晚巡塘。实时关注天气变化,  相似文献   

6.
广西柳州地区夏季气候高温多雨,这个时期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池塘需氧量最大的阶段,该阶段池塘管理的合理与否将会严重影响到全年的经济效益。夏季高温时期要全面做好池塘管理工作,认真把握好每一个养殖环节,避免高温对水产品生长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夏季高温池塘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6—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往往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正值高温雨季,也是网箱养鱼快速生长的季节。网箱养鱼水体流动,消毒难度相对较大,网箱养殖的草鱼、鲤鱼、罗非鱼、乌鳢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季节或大雨过后发生暴发性鱼病,造成网箱养殖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应在此时间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防止暴发性鱼病发生。1.及时对鱼体及养殖水体消毒。高温期间及大雨过后,立即采用挂袋法消毒,此法适合大面积网箱  相似文献   

9.
夏秋高温季节,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也是鱼病高发季节。防治鱼病过程中,如果鱼药使用方法不当,不仅收不到良好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浪费,甚至产生毒害。因此,高温季节养鱼要做好鱼药使用安全、高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池塘里的鱼群出现浮头现象时,如不及时解救,鱼类就会发生部分或全部死亡,称之为泛塘,也有称之为泛池。防治鱼池泛塘是池塘养鱼获高产的重要一环,下面向养鱼专业户介绍鱼池泛塘的原因、预防及解救办法。一、泛塘的原因鱼池泛塘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和阴雨过后。夏秋季节水温高,适合鱼类生长;为满足鱼类生长需要,在向池塘大量投饵施肥后,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给鱼类提供了很多的天然饵料和氧气,为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因此这个时  相似文献   

11.
7月-9月高温期,既是鱼类生长旺季,又是水质易恶化、易暴发疾病的时节。因此,池塘养鱼安全“度暑”需认真把握。  相似文献   

12.
薛华 《新农村》2006,(8):19-19
夏秋高温季节,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增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严格。因此,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一、水温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水温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决定产卵的时期.水温还影响水体溶氧,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池塘的溶氧量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的代谢加强,呼吸加快,耗氧增加,同时池中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加强.因此,夏季高温季节精养池塘容易缺氧浮头.水温直接影响池中细菌和其它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适温范围内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加快池塘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4.
从加强鱼池管理、调节好水质、加强投饵管理、进行鱼病防治以及灾后补救等方面介绍高温季节水产养殖管理技术,以确保鱼类安全度过生长旺盛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池塘水质环境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特别是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是细菌、真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控工作,是加快鱼类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6~9月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病的发生高峰期。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1细菌性鱼病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3,(14):39
一、掌握投喂标准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应防止剩料。二、区别养殖种类不同种类的鱼,在高温期其潜在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营养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投喂量与投饵料品种也应有区别。三、把握吃食时期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如1小时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则要适当减量。如果经过较长时间正规投喂,鱼类吃食时间突然减短至2小时,说明鱼体已增重,应调整投喂标准。  相似文献   

19.
高温季节,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增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严格,因此应加强水质调控。给鱼池注水,是有效调节水质量的最主要措施。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注水过程中须掌握以下技巧。酌情注水注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注水1次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银鲈的引进与饲养上海水产大学(200092)陈玉芬姚丽华银鲈原产于澳大利亚穆雷河流域,它是一种杂食性鱼类,肉质好、商品价值高、生长快,可与其它淡水养殖鱼类混养,是值得推荐的养殖新品种。银鲈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低温2℃短时间内不会死,高温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