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花生壳纤维素提取及半纤维素与木质素脱除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获取优质的纤维素,以花生壳为原料,通过对纤维素提取工艺的探讨,确定了既能保持纤维素提取量,又可较多脱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2 h条件下,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为80.67%;在15 g/L NaClO2和31 mL/L乙酸联合处理、处理温度75℃条件下,木质素脱除率为47.29%。提取出的花生壳纤维素含量可达40%以上。说明在此工艺条件下,能够提取出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较少的优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2.
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及木质素与半纤维素脱除工艺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获取优质的纤维素,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纤维素提取工艺的探讨,确定了既能保持纤维素提取量,又可较多脱除木质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和含量为0.7%的H2O2混合液处理,反应温度为85℃,NaClO2处理浓度为9.5 g/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甘蔗渣纤维素含量为82.73%,木质素的脱除率为94.44%,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为75.54%,从而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优质甘蔗渣纤维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农业废弃物提取纤维素的新途径,以稻根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Na OH-H2O2水解氧化法制备稻根纤维素,利用FT-IR、XRD、SEM等对稻根纤维素进行初步表征与分析。从而研究了微波功率、加热时间、Na OH浓度、固液比等因素对稻根纤维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6%、微波功率450 W、时间3.0 min、液料比1:25的条件下提取出粗稻根纤维;微波辅助条件下,以H2O2和12.5 g/L硅酸钠混合氧化漂白液处理粗稻根纤维素得到稻根纤维素提取率为89.3%。因此,采用微波辅助Na OH-H2O2水解氧化法制备稻根纤维素去除木质素效率高、对纤维素的结构损伤小,具有节能、高效、污染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葡萄果皮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提取葡萄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液、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最佳的提取工艺,利用5种花青素峰面积分析夏黑葡萄果皮所含花青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液为甲醇:水=1:1,磷酸调pH=2.0,提取时超声辅助提取30min,为最佳的工艺提取出夏黑葡萄果皮中花青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水/乙腈/甲酸= 40/50/10(v/v/v),流动相B:水/乙腈/甲酸= 87/3/10(v/v/v),柱温4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520 nm,梯度洗脱条件为:(1)0-15 min,6% A-30% A;(2)15-30 min,30% A-50% A;(3)30-35 min,50% A-60% A;(4)35-40 min,60% A-6% A,呈现的色谱图分离度更好,总体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及半纤维素与木质素脱除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取优质的纤维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对纤维素提取工艺的探讨,确定了既能保持纤维素提取量,又可较多脱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5 h条件下,半纤维素的脱除率达到92.82%;在NaClO2溶液浓度为9.5 g/L、处理温度75℃条件下,木质素脱除率达到64.32 %。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达到70.12%。  相似文献   

6.
柳兰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对分离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柳兰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AlCl_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得柳兰中总黄酮含量为1.60%,样品平均回收率99.15%,RSD为1.51%(n=5)。结果表明,最佳分离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固液比为1∶30(g·mL~(-1)),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法从光皮木瓜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液料比、Na 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Na OH浓度0.75 mol/L,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25.229%。  相似文献   

8.
田维亮  葛振红  孙辉 《作物杂志》2013,29(2):130-133
棉籽壳是我国棉产区的大量副产物,是极有开发价值的资源,介绍了棉籽壳的研究现状,阐述木质素提取分离的方法,通过预处理分离棉籽壳中半纤维素后,采用高沸醇溶剂法制备木质素,对棉籽壳木质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215℃,高沸醇( 乙二醇) 浓度80%,反应时间为2h,料液比为1:8,木质素收率可达到18. 64%,高沸醇溶剂可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碱法—酶法处理麦秆木质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碱预处理麦草秸秆和纤维素酶酶水解碱预处理的麦草滤渣对糖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碱预处理麦草的各因素分析,以木质素去除率为目标,得到碱水解木质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质量分数为1%,温度为90℃,时间为2.5h,固液比为1∶12。在此条件下,碱水解后木质素的去除率为43.8%。在最佳的碱处理条件下,酶解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50℃,pH值为4.8,硫酸镁质量浓度为0.5g/L,酶用量为25FPU/g干物质,酶解纤维素的糖化率最高为80.1%。比未处理麦秆酶解的糖化率提高3倍。  相似文献   

10.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3种非蛋白酶分步提取米糠蛋白,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淀粉酶最佳提取条件为:淀粉酶添加量为20U/g,液固比8∶1,温度62℃,pH值6.2,提取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质的提取率为56.16%。在利用淀粉酶水解米糠中的淀粉后,添加纤维素酶和植酸酶进一步水解米糠中的纤维素和植酸,以提高米糠蛋白的提取率,其中纤维素酶和植酸酶添加量分别为300,50U/g,在温度55℃,pH值为5.5下继续提取时间为2.5h。经3种非蛋白酶分步提取后,米糠蛋白的提取率达77.41%,蛋白的纯度达68.83%。  相似文献   

11.
酶法辅助提取金柑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技术进行金柑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以NaNO2-Al(NO3)3-NaOH可见光分光光度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温度、乙醇浓度、酶量和提取时间对金柑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 酶用量>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是70%,料液比1:35,酶用量75 U/mL、温度50℃,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率为1.39%,平均回收率103%。.  相似文献   

12.
摘 要:优选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湿地松松针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湿地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9:1,提取时间2h,浸泡时间6h。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湿地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133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88.83%,主要成分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湿地松松针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瓜果胶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适用于从南瓜中提取果胶的超声波辅助酸解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南瓜果胶的各因素水平,包括提取液酸度、料液比(g/mL)、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南瓜果胶的超声辅助酸解条件。结果表明,当超声辅助酸解条件为:提取液pH 2.0,料液比(g/mL)1:30,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60 min,南瓜果胶得率最高,达到21.9%。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大球盖菇多糖碱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球盖菇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100目菇粉碱液浸提方法,进行碱液浓度(pH)、液料比(mL/g)、温度(℃)和提取时间(min)的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用硫酸苯酚方法测定提取的多糖并计算得率。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的影响程度强弱顺序为pH影响最大,时间次之,温度再次之,液料比影响最小。pH 9,提取时间为50 min,温度为70℃,液料比为60 mL/g的组合是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大球盖菇多糖的提取得率最高达8.12%。碱法提取是大球盖菇多糖较好的提取方法。该提取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以雪莲果皮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多酚物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响应面法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液料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优化提取雪莲果皮多酚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取雪莲果皮多酚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62min,液料比30:1,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21.46mg/g,与预测值21.48mg/g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微波提取火龙果果皮天然红色素的工艺进行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微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以纯净水为溶剂,微波功率60%(480W),提取时间80s、料液比(g:ml)1:3,提取次数为3次。微波提取火龙果色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溶剂浸提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枇杷叶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科罗索酸浓度,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枇杷叶科罗索酸,并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液中的科罗索酸。试验结果枇杷叶中科罗索酸提取得量为7.76 mg/g 干粉;枇杷叶提取液脱色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0.2%,活性炭用量1.5%,脱色温度为70℃,脱色时间20 min,枇杷叶提取液的色素去除率达90%,科罗索酸回收率为91.2%;大孔树脂分离静态试验结果表明,NKA9 大孔吸附树脂较适合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静态吸附率为96.3%,解吸率为80.9%。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剂体积分数为90%乙醇,用量为7 BV,洗脱流速为3 BV/h,获得科罗索酸的纯度为43.12%。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HPLC)和IR 对西山焦枣中熊果酸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Fenton 体系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评价熊果酸的抗氧化性,在超声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提取液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对工艺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参数,确定最适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1:13,浸提时间25 min,温度65℃,乙醇浓度85%,提取功率为175 W,最终得到产率2.22 mg/g 的熊果酸,与无超声条件相比,缩短了提取时间,节省了能量消耗,提高了抗氧化性能,为广泛利用西山焦枣资源和开发新的冬枣加工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