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果蔷薇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实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和低温层积等方法,探讨大果蔷薇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大果蔷薇种子的种皮和种胚都含有发芽抑制物和缺乏促进发芽的物质,通过5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和5℃低温层积,可以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而运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八角莲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休眠期长、萌发不良的生理特性,为了探讨和研究八角莲种子的休眠特性,采用种子吸水性检测、种子切割培养、GA3浸种法、河沙层积处理等方法研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八角莲种子种皮和胚乳制约、种子生理后熟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1的GA3溶液浸种24h或6-7℃低温层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6-7℃低温层积150d效果较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8.5%和30.4%。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栓翅卫矛种子发芽率,加快种子繁殖速度,对栓翅卫矛种子解除休眠的技术方法及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低温沙藏,0~200mg/L GA_3范围内,150mg/L GA_3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解除种子休眠效果最好,GA_3和6-BA采用2∶1和1∶2优于1∶1混配,GA_3及GA_3与6-BA混配溶液浸种对低温沙藏后的栓翅卫矛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2)与高温(25℃)相比,低温(3℃)更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铁华 《种子》2004,23(6):15-17
为了探讨和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使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及低温层积等方法,寻找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木荷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缺乏发芽促进物质是引起其休眠的2个主要原因,通过冷水连续浸泡5d,或用质量浓度为30m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采用低温层积40d,都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萌发率可由14%提高到40.0%~52.0%,其中以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和30℃恒温.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离胚培养、生物鉴定法、GA3溶液浸种以及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等方法,对桃儿七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皮限制、萌发抑制物和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或低温层积后用GA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低温层积90d后用500mg/L的GA3浸种36h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1.11%和50.00%。  相似文献   

6.
桔梗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桔梗种子内含有活性较高的萌发抑制物质,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新鲜种子在适宜条件也不易萌发,常给生产和科研工作带来不便.通过研究外源物质对桔梗种子休眠的影响,以探讨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结果表明:20-100 mg/L 6-BA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KMnO4、H2O2和NAA浸种对种子萌发和解除休眠无显著作用;KN03和GA3浸种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以O.5%KNO3和250mg/LGA3浸种24 h效果最佳,是解除桔梗种子休眠的2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冯泳  刘贝贝  唐安军 《种子》2014,(4):39-41
为了探明地桃花种子的休眠类型及其解除方法,运用了冷层积(4℃)、赤霉素(GA3)溶液和KNO3溶液对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地桃花种子具有简单的浅生理休眠,冷层积和外源GA3(100 mg/L和500 mg/L)、KNO3(0.2%)溶液能有效地打破休眠;非休眠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是25℃。本研究为快速培育地桃花种苗提供了可利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0.
珍稀药用植物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聪  谢丽琼  李冠 《种子》2008,27(5):88-90
研究了新疆阿魏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光照、温度浸种、低温层积、赤霉素(GA3)处理对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生理休眠;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4℃低温层积40d可以整体解除种子休眠;500—1500mg/LGA3浸种48h可以加快20℃下发芽速度,1000mg/LGA,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6天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程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酮类化合物黄柏苷与环境温度、种子休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黄柏苷在温度信号介导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以高效液相法检测不同生长地及年度黄檗叶片中的黄柏苷含量、滤纸培养法检测黄檗种子发芽率确定其休眠程度并持续监测生长地气温;通过在黄檗繁殖器官上喷施黄柏苷,考察黄柏苷对种子休眠程度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地花期均温相差3℃,黄檗叶片中黄柏苷含量均值相差54.46 mg/g,层积30天种子发芽率相差40.45%;不同年度间花期均温相差1.16℃,黄柏苷含量均值相差4.83 mg/g,层积30天种子发芽率相差23.07%;喷施黄柏苷,可使种子休眠程度显著加深,种子发芽率降低57.34%。研究结果提示三者之间存在环境温度越低,黄檗叶片中黄柏苷含量越高,黄檗种子休眠程度越深的关联,温度对黄檗种子休眠程度的调控可能是通过调节黄柏苷含量,经过某种体内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大叶芹种子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芹(Spuriopimpinella brachyara)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积处理及综合试验处理,寻找打破大叶芹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和越冬层积具有破除大叶芹种子休眠的作用,低温层积(4±1)℃的条件较其他层积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是最佳的层积处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6-苄基腺嘌呤(6-BA)预处理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250 mg/L GA3浸种24 h后低温层积100天可使种子发芽率达60%左右,发芽势较高,且腐烂率低,基本上解除了大叶芹种子休眠现象。  相似文献   

13.
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掌握拟巫山淫羊藿种子的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胚是否萌动、胚开始萌动所需时间、胚生长和发芽情况。结果表明: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属形态生理休眠(MPD),先暖温(15℃左右)后低温(4℃)、赤霉素处理加低温这两种方法可有效打破其休眠,发芽率皆大于80%;且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可能含形态休眠(MD)和2种类型的生理休眠(PD):暖温(15℃左右)处理有助于解除第1种PD,这样胚才能萌动(胚萌动率高)并生长,单独4℃、27℃处理,胚萌动率极低,分别为20%、6.7%;低温(4℃)能解除MD;而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只有继续低温才能解除第2种PD而萌发,未经过低温的处理组发芽率皆为0%。GA3可以替代最初的暖温破除第一种类型的PD。  相似文献   

14.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打破小菘菜种子休眠,加速转育进程.方法:以小菘菜06 s 112回交代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幼胚培养技术打破种子体眠.结果:幼胚以"由透明向不透明过渡"的鲜嫩幼胚即授粉后约35 d的种子幼胚为宜;促进萌发的培养基是MS+0.8%琼脂+3%蔗糖+1.5 mg/L 6-BA+0.5 g谷氨酰胺,一般7 d幼胚即可萌发,发芽率达90%以上;播于穴盘后成苗率为95%以上;植株外部形态和花期育性完全正常.结论:该方法可促使休眠的种子提前萌发,在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可提前种子播期30 d左右,加速了转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几种理化处理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庆梅  孙玉玲 《种子》2007,26(4):41-44
采用流动水冲洗、赤霉酸(GA3)溶液浸种、硝酸钾(KNO3)溶液浸种、氧化氢(H2O2)溶液浸种等方法处理秦岭冷杉种子,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秦岭冷杉种子快速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技术。结果表明,流动水冲洗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mg/L、100mg/L、200mg/L赤霉素均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硝酸钾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0.1mol/L硝酸钾效果最好;1%过氧化氢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华重楼种子最佳预处理方法,为生产上及早破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提供指导.方法:新鲜的华重楼种子经不同去皮方式、不同层积基质及不同浸种药剂处理后,于18℃层积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每周观察并记录,比较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与带皮种子相比,冷冻去皮可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天数,而砂搓、纱布、手剥去皮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显著降低;与壤土基质相比,细砂、蛭石、木屑层积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有显著提高,且蛭石基质层积可显著缩短平均发芽天数;NaN3、H2O2、KNO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华重楼生产上宜采用冷冻法去除种子外种皮,使用0.001%浓度的H2 O2浸种14 h后于18℃蛭石中层积.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张建  武彦芳  陈霖欢  陈锐 《种子》2017,(3):42-45
蒙古蒲公英为我国药典和兽药典收录的基源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实验发现,蒙古蒲公英存在休眠现象,本实验通过形态解剖、激素处理(IBA、NAA、6-BA、GA)来研究蒙古蒲公英休眠的原因以及打破休眠的方法,为提高蒙古蒲公英的发芽率提供可行依据.结果表明:室温条件培养1个月,蒙古蒲公英种子发芽率为1%左右;破种皮种子只有吸胀而无萌发;形态解剖发现蒙古蒲公英种子有形态后熟,1个月即可完成形态后熟;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浸种时间对蒙古蒲公英的发芽率有不同影响,其中6-BA浓度50 mg/L浸种9d的处理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54%,但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质量综合考虑,建议200 mg/L GA处理12d,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蒙古蒲公英休眠主要由形态后熟以及生理休眠所导致,激素处理可以有效打破其休眠.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大百合种子胚后熟引起的休眠问题,以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大百合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激素结合变温层积处理的方法对大百合种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百合种子变温层积90天后加入6-BA 50 mg/L浸泡24 h 能促进胚生长,胚率为45.873%(层积120 天后)、萌发率45.33%(从第1粒种子萌发开始30天后统计萌发率),发芽时间较空白对照提前6天,同样层积条件下加入6-BA 20 mg/L的胚率为23.008%,萌发率为30.33%,加入SNP 13.9 mg/L 的胚率为27.163%,萌发率为31.33%;空白对照胚率为16.741%,萌发率为26.67%。综合胚率、萌发率和发芽时间筛选出层积90 天后加入6-BA50 mg/L浸泡24 h有利于大百合种子胚后熟并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