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包膜技术缓释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包膜缓释肥料在水稻田的释放时间最长,每1kg氮肥的产出量最高,在等氮条件下,比硫磺和高分子聚合物双层包膜缓释肥处理产量高2.79%;在减氮5%的条件下,比硫包衣缓释肥处理增产1.44%。  相似文献   

2.
控释肥料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控释肥料的定义及与缓释肥料的区别,分析控释肥料包膜材料、包膜工艺研究现状,指出控释肥料研究和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并对今后控释肥料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包膜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包膜缓释肥料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包括该类肥料的包膜材料、养分释放机理、目前主要生产工艺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可行的解决方法,指出了包膜缓释肥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缓释肥料流化床包膜机包膜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缓释肥料流化床包膜机,以树脂A和B配合使用作为包膜壁材进行包膜试验,研究缓释肥料流化床包膜工艺流程。确定包膜机的包膜工艺参数:热风温度50~60℃,喷口压力0.4-0.5Mpa,尿素进料量200g/次,包膜溶剂进样量为1~1.5ml/次,并建立了热风温度与调温器电压值及热风温度与控温器温度之间的函数模型,以便准确控制流化床内热风温度。  相似文献   

5.
缓控释化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天然高分子包膜具有来源广泛、可降解、价格低廉等特点,通过改性可用于缓控释化肥的包膜。该研究综述了改性天然高分子包膜的种类,并对其在缓控释化肥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腐植酸涂层缓释肥料是应用涂层肥料专利技术,配合氨酸造粒工艺生产的多效螯合缓释肥料。与以塑料(树脂)为包膜材料的缓控释肥不同,腐植酸涂层缓释肥料选择的缓释材料都可当季转化为作物可吸收的养分或成为土壤有机质成分,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作用。同时,促控分离的缓释增效模式,是目前市场唯一对N、P、K养分分别进行增效处理的多元素肥料,具有"省肥、省水、省工、增产增收的特点比一般复合肥利  相似文献   

7.
采用性能测试、砂柱淋洗、模拟降雨及不同田间持水量下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条件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的材料性质及氮素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微水溶性包膜材料致密,透水率为27.52g/(m2.h),且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与普通尿素相比,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8.5%田间持水量为氮素溶出下限,随降雨或灌水可缓慢释放出一定的氮素,微水溶性效果已初步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缓释/控释肥料的种类众多,就目前来看,包膜肥料是推广最多,也是较受欢迎的缓释/控释肥料。包膜肥料的包膜材料大多是用矿粉、蜡、聚合物、硫磺、高分子树脂进行包膜,也可以用沥青、硅酸盐水泥、磷酸镁铵、腐植酸等包膜。其原理是在粒状水溶性(速效)肥料表面涂覆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养分通过包膜的微孔、缝隙慢慢释放出来,或在作物某一生长阶段大量释放,为作物所吸收利用,从而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我国最早的包衣尿素  相似文献   

9.
包膜缓释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包膜缓释肥料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详细地介绍了该类肥料的缓释材料、缓释机理、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新型肥料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型生态环保肥料。"红色劲典"缓释肥料是中盐红四方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型缓控释肥,采用世界独有的原位聚合成膜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新型易降解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施用加拿大加阳缓释肥料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腊宝 《农技服务》2013,30(4):362-363
加拿大加阳缓释肥料(包膜氮肥)是一种颗粒形态肥料,通过在水稻作物上的田间示范试验,校验其在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加阳缓释肥料能提高肥料利用率,70%的加阳缓释肥料与30%尿素比推荐施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8.0%~9.0%,效果也好于100%的加阳缓释肥料,水稻增产7.4%。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自制的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采用浸泡试验分析了3种非水溶性材料包膜缓释氮肥(缓释肥料A、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的养分释放规律,同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青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水溶性包膜肥料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当缓释氮肥包膜率为6%~8%时,通过浸泡试验测得的135 d氮养分累积释放量为32.2%~63.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了3种缓释氮肥的小青菜地上部产量均高于不施氮肥对照,增产幅度为244.90%~406.58%,均略高于施用普通大颗粒尿素的产量;其中缓释肥C处理小青菜产量高,小青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缓释肥料养分释放期有较大差异,一般为2~9个月或更长,因此建立一个快速测定和评价其养分释放期的方法和手段尤为重要。根据菲克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结合数学与物理计算方法建立了快速预测包膜肥料缓释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也提供了一种解决扩散类机制过程的处理方法。同时,本研究还对3种不同包膜缓释肥料利用25℃浸提法进行测定,应用100℃快速浸提法测定的结果与之拟合,并对拟合方程进行评价和检验。在此基础上,还对100℃快速浸提液进行了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表明:(1)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出在扩散机制下包膜缓释肥的养分释放情况,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7、0.9978和0.9994。(2)3种不同包膜的缓释肥料在100℃的快速浸提结果与25℃浸提结果的拟合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5℃释放期为2~6个月的包膜缓释肥在100℃下快速浸提只需8~48 h就可初步测定出养分释放期;在25℃释放期为2个月的缓释肥料,100℃快速测定的养分释放期最大误差为3 d(1.12%);缓释期为6个月的最大误差为8 d(4.44%)。(3)100℃电导率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准确预测出缓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率,其对释放期为6个月的包膜肥料预测值最大误差为10 d(5.60%)。  相似文献   

14.
将短释放期型和长释放期型包膜缓释肥料按不同配比组成系列控释肥料,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按3∶5配比处理的水稻有效茎数、穗粒数、产量均最高,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讯近日,由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缓释肥料,荣膺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氮含量最高的缓释肥料"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创造了肥料的氮含量最高的缓释肥料新记录。作为缓控释肥主要原料的包膜缓控释尿素,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热光敏树脂缓控释尿素。相比前两代包膜缓控释尿素,热光敏树脂包膜缓控释尿素氮含量显  相似文献   

16.
3月26日,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签署可降解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中试生产技术转让协议,双方合作将易降解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推向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助理兼资环学院院长龚元石、资环学院分党委书记潘志华、教授胡树文,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枫、总工程师谢中平、副总经理陈勇出席签字仪式。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农民日报》、《中国化工报》、  相似文献   

17.
以制备具有低成本、高缓释性能、可生物降解、无环境污染等特点的包膜材料为目标,解决淀粉材料的耐水性差问题,采用玉米淀粉为原料,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制备有机硅改性淀粉,并与明胶、聚乙烯醇和甲醛进行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机硅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分析了有机硅含量、交联剂甲醛用量、增塑剂甘油用量等各种因素对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水性和缓释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有机硅改性的包膜材料的吸水率为224.92%,拉伸强度为38.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8%,缓释性能好,作为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溶水和淋溶试验研究了几种包膜肥料的缓释效应,以筛选无污染、能提高肥利用率的包膜材料。结果表明,用L做粘结剂,D包膜的半数溶水时间最长,为2h50min,混合材料包膜最长的为用L做粘结剂,D、J混合包膜,溶水时间为9h。从淋溶试验来看,4种矿物包膜肥料都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其中F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恒温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包膜在肥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和0.15时的3种缓释肥料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28 d以后,粉煤灰包膜肥淋溶液NH4+-N和NO3--N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3种自制粉煤灰包膜肥料能降低氮、磷和钾素累计淋出率,且厚度越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桐油为主要包膜材料在转动式包膜机中对尿素和复合肥料进行了包膜处理,制成了一系列缓释肥料。研究了2种桐油包膜尿素UT-02、UC-04及2种桐油包膜复合肥料CT-02、CC-02的特性和包膜形貌,测定了其养分释放曲线。在施以尿素、复合肥料和不同的桐油包膜肥料基肥的情况下,用盆栽试验考察了各施肥处理对黑麦草生长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有助于黑麦草的出苗,在第6周时黑麦草植株高度顺序为UC-04>UT-02>尿素>CT-02≈CC-02>复合肥料>空白对照,黑麦草生物量的顺序为复合肥料>UC-04>UT-02>尿素>CT-02≈CC-02>复合肥料>空白对照。施以包膜肥料处理的黑麦草绿期为可持续7周以上,其绿期顺序为:UC-04≈UT-02>CT-02≈CC-02>尿素(U)≈复合肥料(C)>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