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袁老倾其一生,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应秉承袁隆平院士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杂交水稻更加优质、高产,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本期策划关注杂交水稻育种及发展方向,介绍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以期让杂交水稻产品更加高产、优质,从而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3.
袁隆平简介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1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1年,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1个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全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同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袁隆平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1期目标,2004年提前1年实现了超级稻第2期目标。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拯救饥饿奖"等11项国际大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20世纪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4.
<正>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经指出:“杂交水稻育种的突破,使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基本破解。”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袁隆平院士对此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将成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袁隆平说,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以遗传工程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克服了  相似文献   

6.
▲2001年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院士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我国高产优质水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现在我国累计推广种植超级稻新品种约2亿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相似文献   

7.
四海集萃     
新基因增产潜能巨大超级稻研究突破在望中国超级稻计划项目组已在某种水稻上发现两个位点,两个位点的基因共拥有使水稻增产36%的潜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在世界农业科技大会公布了项目组的新发现。袁隆平说,生物技术可以加速中国的超级稻研究。如果转入玉米的某种基因,超级水稻的单产还会有大幅增长的潜力。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起步虽晚却进展迅速。这一计划分为两期,第…  相似文献   

8.
4月11日,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隆平高科亚华种业研究院院长杨远柱研究员等陪同下,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海南水稻育种基地。袁院士认真听取了亚热带生态所肖国樱研究员关于基地开展水稻耐逆境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实地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我国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的艰难探索历程及其主要研究成果,对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评述。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正式揭开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实际性技术探索的研究序幕并建立了杂交水稻育种学科、在全球范围大力推广应用杂交水稻育种成果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普通栽培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学科框架并指明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染色体组多倍化水平上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是稻属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来,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超级稻不断刷新的高产纪录背后,还隐身着一个不被人知的长长的肥料企业的名单。他们用创新肥料、推广服务与袁隆平团队深度携手,演绎出一个个——提到杂交水稻,不得不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他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经突破了亩产1100公斤,并且远远领先世界水平!"今年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让更多人敬佩这位即将年满九十岁的老人,同时也更加了解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为中国农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在水稻生产上成功利用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基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一名普通的学校教员起步,成长为一位中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农业科研领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振玉可谓大名鼎鼎。他首创的“籼粳架桥”技术,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偏粳型高配合力的杂交粳稻品种,一举攻克了籼粳稻品种间杂交优势不强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开了杂交粳稻利用之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优良品种获益的国家,为祖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杨振玉与“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被并誉为中国水稻界“南袁北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海南冬繁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繁是农作物育种中一个重要环节,海南冬季气侯得天独厚,倍受农业科研者的青睐,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南繁育种工作,中国农业科技南繁工作者,选育出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一批杰出农业科学家。其中产生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哈蜜瓜皇后吴明珠院士,“玉米王”李澄海研究员。他们为中国的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1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是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发起人,并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于1999年6月成立的上市公司.“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公司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国外发展杂交水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背景 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已走过40年的历程。杂交水稻的发明人袁隆平先生,于1964年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研究.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攻克了三系配套、强优组合选配、杂交制种3大难关.成功培育出单产比常规稻高20%左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并于1976年大面积推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同志,是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30余年来,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研究成果,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新农业》2012,(15):13
通过科技进步水稻亩产1000公斤已不是梦,说明中国有能力、有自信可以养活自己的十几亿人口,也说明中国的水稻育种水平已领先于世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  相似文献   

18.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在农业部举行的报告会上说:我们能够提前两年实现超级稻大面积试种,平均单产将达到12 000kg/hm2。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家"863"科技项目"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情况。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并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我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起步虽晚却进展迅速。在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湖南杂交水稻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下,这个研究项目集中了全国20多家协作单位数千名育种家协同攻关,并获得两届总理基金直接拨款支持。 据介绍,我国制定的超级稻研究计划分为两期,第一期目标是实现大面积试种,达到平均单产10 500kg/hm2,这一目标已经在1999年如期完成并通过了国家验收。这是我国超级稻项目的重大收获,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袁隆平说,目前在他们的试验田里,已经出现比10 500kg/hm2增产7%~10%的势头,同时他们又有了一种新的栽培技术,可促进水稻增产10%左右,计划于2005年完成的第二期目标能够提前两年实现。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12,(12):37
袁隆平认为,目前全球仍然有30多个国家存在粮食危机,杂交水稻是公认的、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得力工具。杂交水稻对维护21世纪世界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世界上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水稻总面积的50%,水稻产量将会再增加1亿5000万吨,可再养活4—5亿人。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能得到大力推广,造福全世界人民。多年来,湖南充分发挥技术和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省会长沙将极力打造"种业硅谷"。30日,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新区·种业硅谷"举行招商推介会,现场成功签约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种业交易中心、隆平国际会展中心、隆平高科技园企业总部基地等项目。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东畔的该基地,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30余所科研院所,有袁隆平、官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