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大势所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一谈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的认识。一、水稻机械化产生的效益明显1.经济效益(1)育秧节省秧田,育苗用秧田与大田比例达1:9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节约育秧耕地,增加农民收入;(2)机械插秧节省成本,机械栽插比人工手插平均节省成本100元/亩,提高工效近20倍;(3)增产增收,每亩增产32.6 kg,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2.
翁锦华 《福建农机》2003,(2):10-10,12
莆田赤港华侨农场现有耕地近三千亩,农业职工200多人。农场自1982年起进行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4年获国务院侨办科技推广一等奖,1989年获省侨办先进基层单位称号,现每年仍为江口、涵江、梧塘、黄石及福清等周边乡村供秧2000亩,成为全国及我省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推广试验较成功的示范点之一。在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推广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方面及技术要点值得提出与大家交流。一、严把秧苗质量关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的质量关键是秧苗,秧苗质量贯穿种子--浸种--播种--催芽--出盘--秧田管理--大田插秧等环节,但主…  相似文献   

3.
全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基本情况 山东省微山县水稻种植区为稻麦轮作区,共有7个乡镇种植水稻,水稻种植面积7万余亩。2009年初,在西平乡西平村和杨堂北村建立了两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设立了试验对比田,推广久保田四行手扶式插秧机2台,育秧手动播种机2台,完成软盘育秧1.2亩,机插秧100亩。对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软盘育秧比传统育秧节省育秧田9亩;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秧的优越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肥床旱育秧,秧本比1:20。而机插秧双膜或软盘育秧,秧本比为1:100,农户不需留秧母地,节省的秧田可种其它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农机部门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模式,于5月20日首次从江苏省引进200台插秧机在湖北省枝江市等17个县(市)的32个乡、镇进行中稻跨区插秧,这是湖北乃至我国水稻生产机械插秧环节实现跨区作业迈出的可喜一步。据了解,机插水稻旱育秧,一亩秧田,可为100亩大田提供秧苗,人工插秧水播水育,一亩秧田只能提供5亩大田的秧苗。一台插秧机10小时可插30亩,人工一人一天只能插8分田。机插水稻平均亩产616公斤,比手工插秧每亩增产54.5公斤。机插旱育秧每亩成本46.02元,比人工插秧所需的水播水育秧每亩节本40%。湖北省农机专家分析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日前,在济南市历城区南河套村机械插秧示范点,群众对水稻机械化插秧赞不绝口,"水稻机插虽然秧苗矮、行距宽,但密度高、缓苗快、分蘖早,很快就能超过人工插秧"。村支部吴书记算过一笔账:人工插秧苗田与稻田比例为1∶5,机插秧苗田与稻田比例为1∶10,全村可节省秧田70  相似文献   

7.
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省南郑县从2006年开始承担并实施了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机插面积逐年提高,5年在9个乡镇18个村累计引进投入插秧机100多台,实施机械插秧1.7万余亩,起到了良好示范推广效果,总结了一套经验,形成了软硬盘育秧技术规范、大田耕整技术规范、机插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早晚两季机插配套育秧技术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日本、韩国等国冢的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100%机械化插秧;我国的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水稻生产机械插秧。机插秧苗,国外一般采用工厂化培育,我国大都采用硬盘育秧。而对于以双季稻种植和杂交稻品种为主的湖南稻区来说,育秧成了推广机械插秧的拦路虎。为了加快屈原区水稻栽插机械的推广步伐,我们以育秧为突破口。两年来摸索了一套适应本区早晚两季杂交稻品种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从而使机插秧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地处鄂西北边陲的湖北省竹溪县,从2005年开始引进机插秧技术,在育秧、耕整田、插秧、田间管理等环节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的机插秧工作取得了大突破,实现水稻机插9020亩,有6个乡镇25个村6236户参与机插秧;有13个村实现成块连片作业;举办机插育秧培训15次,培训农民760人次;新增插秧机20台。据测,机插秧比人工插秧亩增产48kg,全县机插秧节省用工3.6万个,增产43万公斤,节省育秧成本14万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创新性的改变,大部分生产环节的人工作业已逐步被机械作业取代,尤其是近几年推广的机械插秧是水稻生产的创新性标志,它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育秧、插秧(抛秧)方式,采用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  相似文献   

11.
《四川农机》2012,(1):38-39
机插秧育秧的秧本比为1:80~1:100,节省秧田80%左右;1个机手每天可栽插2-4hm。大田,是人工栽插的60倍以上,每亩可节省投入50元左右。技术依托单位: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内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 3种,机械抛秧是过渡性措施,机械直播是区域性措施,而机械插秧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机插秧的四要素是:人、机、苗、田,目前推广机插秧技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配套机插秧苗的工厂化育秧成本高,广大农户难以自觉接受。因此,研究适合国情的低本高效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对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苏农垦 2000年引进 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 1 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一、规范化育秧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三种。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1、熟化床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  相似文献   

14.
水稻毯式育秧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突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技术核心是毯式育秧和机械插秧。此项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大田粗放育秧不科学,不能形成壮苗。二是人工插秧不规范.达不到合理浅栽、定苗定穴的技术要求。三是育秧插秧时浪费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四是浪费大量的良种、农药肥料和水资源。五是传统水稻生产效益难以提高。本重点对机械插秧和传统人工插秧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重庆市开始推广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以下简称"机插秧")。长寿区积极响应,大力推广。如今,长寿区拥有插秧机1500台。笔者通过调研,现对该技术在长寿区丘陵地带推广工作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意在促进该技术的推广使用。一、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优势1.节约苗床田机插秧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播种密度高,苗床与大田育秧的比例为1∶100,苗床田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衡东县水稻栽插主要有抛秧、直播、机插和人工手插4种方式。机械化插秧在衡东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从近两年的实践情况看,其难点、重点不是“机插”.而是“育秧”。育秧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育秧质量直接影响机插秧效果。2008年开始,衡东被列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合我县早、中、晚稻大面积推广的最佳育秧方案——双膜泥浆育秧技术。此技术操作既简便又省时省力.2009年全县机插早稻秧近200hm^2(3000亩),全部采用双膜泥浆育秧技术,受到农户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很高。适宜的、成本低的育秧方法有2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方便。现谈谈早稻双膜淤泥育秧技术。一、作业流程(1)精作秧板;(2)铺放有孔地膜;(3)铺平床土;(4)均匀播种;(5)盖种;(6)封膜盖草;(7)切块;(8)机插。二、具体实施1.精做秧板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作育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100。在播种前5天连续旋耕2遍,耙平秧田。待泥地沉实后开沟,按秧板畦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做平。…  相似文献   

18.
华容县北倚长江,南滨洞庭,农业人口达55.3万,耕地总面积为116.7万亩,县内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农作物。从2011年开始,华容县以推广早稻集中育秧为抓手,水稻播种面积从105万亩增加至133.8万亩以上,双季稻覆盖率达85%以上。基于此,研究小组对该县水稻机育插秧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华容县水稻机育插秧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完善的技术规程,包括早晚稻品种搭配与确定播插期、秧田准备、浸种催芽及确定播种量、机插秧操作、秧田期管理等内容,并对上述技术规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棚盘育苗、机械插秧经过多年的推广,已被广大稻农充分认可。我市水稻插秧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0%,实践证明,水稻棚盘育苗、机械插秧具有"五省"、"二增"的作用,即节省种子、节省人工、节省成本、节省秧田、节省插秧时间和增产、增收。但在实施中,有的地方机插秧比人工手插秧缓苗慢,返青期长,比手插秧返青期长3~5天。我们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秧苗长势弱。秧苗长势弱的原因:一是秧苗密度大,稻苗长不开,相互欺苗,长不出适合机插秧的壮秧  相似文献   

20.
一、广西的实践状况 2006年,广西武鸣、宾阳、福绵、灵川4县(区)被列入国家水稻育捅秧机械化技术试点县,率先试点推广了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方法,进行了机械插秧与人工抛秧对比试验,灵川、武鸣县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拌浆育秧”探索。下半年资源县、全州、港北、桂平等地的农机部门,主动购买插秧机进行育插秧推广示范。全区发展水稻插秧机33台,完成机插秧面积1519亩,收到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