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特征特性 四季秋海棠虽称瓜子海棠,属于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原产巴西,现各地广泛引种栽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具须根,茎直立,肉质,株高约15—45厘米。聚伞形花序腋生,花色丰富,有白色、粉色、桃红、和红色等色系。  相似文献   

2.
 在15,20 ,25,30,18/25℃下对新鲜的大围山秋海棠(Begonia daweishanensis S. H. Huang &; Y. M. Shui), 紫叶秋海棠(B purpureofolia S. H. Huang &; Y. M. Shui)和假厚叶秋海棠(B pseudodryadisC. Y. Wu)进行萌发试验,发现大围山秋海棠及假厚叶秋海棠的种子在所有温度条件下均有较高的萌发率;而紫叶秋海棠的种子在30℃下萌发率较低。将3种秋海棠种子分别在室温,4℃及-20℃下贮藏60,90, 180d,在18/25℃下进行萌发试验,发现在室温及4℃下,3种秋海棠的种子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而在-20℃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种秋海棠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赵宝林  陈春玲  刘东焕  赵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23-2028,2152
秋海棠属(Begonia Linn.)系秋海棠科(Begon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北京秋海棠科野生仅1种,即中华秋海棠(B.grandis var.sinensis)。对北京周边山区进行的资源调查,发现有野生的中华秋海棠,通过调查和定点观察、试验,了解北京地区中华秋海棠的资源分布与形态特征、及其栽培特性、生物学特性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引种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紫叶秋海棠(B.purpureofolia)和假厚叶秋海棠(B.pseudodry-adis)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叶秋海棠仅有三个居群,假厚叶秋海棠仅有两个居群,二者的种群的成熟个体数量均少于2500,不存在成熟个体超过250的亚种群。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C2a(i),应将二者列为濒危物种EN(Endangered)。  相似文献   

5.
对紫叶秋海棠(B.purpureofolia)和假厚叶秋海棠(B.pseudodry-adis)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叶秋海棠仅有三个居群,假厚叶秋海棠仅有两个居群,二者的种群的成熟个体数量均少于2500,不存在成熟个体超过250的亚种群。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C2a(i),应将二者列为濒危物种EN(Endangered)。  相似文献   

6.
彩叶秋海棠的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叶秋海棠又名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虽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其硕大的叶片色彩绚丽,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观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秋海棠被称为“观叶植物之王”,探究不同颜色秋海棠叶片的结构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旨在筛选出叶片观赏价值高、耐热性好的秋海棠品种。【方法】通过石蜡切片对 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应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对叶片组织结构相关指标进行筛选,进一步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耐热性。【结果】(1)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叶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上表皮平整或外凸,气孔集中在下表皮。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栅栏组织不发达,由1~2 层细胞组成,内含较多叶绿体;海绵组织较发达,由 3~5 层细胞组成;叶片颜色不同,栅栏组织的形态及排列方式不同。(2)影响 7 种秋海棠属植物耐热性的主要指标为叶片总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和组织紧密度。(3)7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耐热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巴塞罗斯秋海棠(Begonia barsalouxiae)、鹿寨秋海棠(B. luzhaiensis)、罗城秋海棠(B. luochengensis)、鹿斑秋海棠(Begonia sp.)、德宝秋海棠(B. debaoensis)、变异秋海棠(B. variifolia)、香花秋海棠(B. handelii)。按照耐热性等级可将其分为 3 种类型:巴塞罗斯秋海棠为耐热型;鹿寨秋海棠、罗城秋海棠为中耐热型;德宝秋海棠、鹿斑秋海棠、香花秋海棠、变异秋海棠为低耐热型。【结论】通过对秋海棠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观察发现,7 种秋海棠叶片栅栏组织均不发达,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结构疏松,这种结构对秋海棠的耐热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秋海棠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自然播种、扦插、分株、珠芽繁殖等方法进行繁殖试验,其中种子繁殖做了种子催芽对比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繁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清水浸泡催芽后播种是中华秋海棠理想的繁殖方法,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扦插、分株、珠芽繁殖均有较高的成活率(95%~100%),差异不显著,繁殖效率较低。对比中华秋海棠原生地和引种地的形态表现,应加强中华秋海棠物种保护工作,加强中华秋海棠育种工作,加速中华秋海棠的园林绿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秋海棠属的5个种进行了60Co-γ射线照射诱变研究.结果表明,秋海棠的半致死剂量在10~20 Gy之间.60Co-γ射线照射秋海棠容易造成植株普遍的矮化,茎变弯;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部分叶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照射易延迟植株的花期,辐射的剂量越高,花期越晚.60Co -γ射线照射有利于发生较多形态的观叶秋海棠植株变异,在诱变育种中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季秋海棠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季秋海棠亦称八月春、玻璃翠或四季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其植株姿态优美,叶色光亮,花朵成簇状,可四季开放。四季秋海棠栽培品种很多,红叶及重瓣类型在目前栽培最为普遍,其适应性广、花期长、观赏性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