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06年的夏季,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的猪发生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病、高热、皮肤发红、呼吸困难、急性死亡;剖检以弥漫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及多个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热病"。2007年,农业部将猪"高热病"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6月份开始,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猪"高热病",并由南向北扩散、蔓延,发病生猪达300多万头,死亡率达10%~30%,有的甚至达50%~100%;今年1—7月,全国有28个省区不同程度地发生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有关单位开  相似文献   

3.
梁皓仪 《畜禽业》2008,(1):24-27
<正>冬春季节高热病防控不可忽视2006年夏秋之季,高热病在南方各省暴发,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养殖者认为疫情在冬季会自然消退,而在2006年冬季,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2007年春节前后疫情蔓延到我国东北的辽宁等省,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疫情也一直没有停止。如在2007年春节期间,湖南郴州、怀化地区大批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猪场暴发高热病,损失十分惨重。截止2007年10月份,全国26个省市先后发生高热病疫情。由于蓝耳病与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致使发病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病毒型的流行病在冬春季更容易发生。根据疫情流行热点,专家认为忽视其冬季防控是造成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夏,猪"高热病"首先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2007年1月,国家农业部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1,(3):9
<正>自2006年5月我国发生的"高热病"的大流行,目前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在过去五年,每年从4月份开始南方各地就零散散地发病,5月份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江苏、江西、湖北等南方生猪主产区开始陆续爆发,一般持续到9月底,然后转向北方。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08,(1):24-24
2006年夏秋之季,高热病在南方各省暴发,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养殖者认为疫情在冬季会自然消退,而在2006年冬季,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2007年春节前后疫情蔓延到我国东北的辽宁等省,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疫情也一直没有停止。如在2007年春节期间,湖南郴州、怀化地区大批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猪场暴发高热病,损失十分惨重。截止2007年10月份,全国26个省市先后发生高热病疫情.由于蓝耳病与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致使发病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病毒型的流行病在冬春季更容易发生。根据疫情流行热点.专家认为忽视其冬季防控是造成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猪高热病传遍大江南北,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猪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及邻近猪场,造成广泛流行,主要以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户)为多发,免疫程序和用药不合理及饲料配合品种单一的养殖场(户)尤为严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生猪高热病疫情通常在春夏之交开始,至8月下旬告一段落。业内有专家指出,今年由于南方部分地区持续干旱,有可能在近期引发更为凶猛的猪高热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南方地区“猪高热病”的发病成因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咳嗽、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在南方诸多地区流行,温州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仅7月份,我市11个县(市、区)中就有6个县(市、区)发生和流行该病,个别猪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5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由于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沿海,从7月以来进入高温炎热季节,加上多次台风暴雨袭击,使"猪高热病"的流行范围有所扩大,不少地方都有高热病例的报告。据抽查乐清市8个乡镇存栏的4394头生猪,发现感染“猪高热病”的有1421头,发病死亡780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2…  相似文献   

9.
邢清华 《畜禽业》2011,(3):19-20
<正>猪高热病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通过对我国猪高热病发生的历史回顾,探索发病原因,提出猪瘟、蓝耳病控制的核心是免疫,细菌病、气喘病与圆环病毒感染在高热病控制中不可忽视,而高热病防制的根本策略是加强猪场管理与执行。这些重要的防控原则,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的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许多猪场爆发"猪无名高热病",今年以来,我国将"猪无名高热病"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国内已有26个省份先后发生流行,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影响。笔者就近期诊断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及应对措施谈一下肤浅之见。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从2001年以来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该病以发病急、发病率高、高热稽留、病程长、病情来势凶猛、治疗费用高为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治疗时很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即使治疗康复,常造成猪群生长缓慢。为有效防止猪"高热病"的发生及治疗,笔者请教相关专家,于2006年开始制作猪"高热病"康复猪血清,应用临床进行治疗。2006、2007年度共治疗病猪250多例,治愈233头,治愈率达93%。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为热带型种类,比较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因其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低、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养殖业者的喜爱,一时在我国南方地区形成一股养殖热潮。目前,对南美白对虾疾病防治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笔者今年 5月份在珠海斗门地区,采用中草药治疗南美白对虾的疾病,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这一过程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   今年 5月份,珠海斗门县白蕉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现大批死亡,接着附近的一些地区也有类似的病情发生。发病虾苗大部分是从我国台湾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发生,严重威胁着生猪生产的安全,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  相似文献   

15.
<正>1概念澄清2006年、2007年发生的"高热病",都是在炎热季节发生,当时还没有搞清楚病源,由于耳朵出现蓝色,又出现高热,就冠以"蓝耳病"或"高热病",后来逐渐查明是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但又与某些疾病症状相同,有人说"高热病"奇怪,说它象什么病,就是什么病,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有猪瘟(HC)、伪狂犬(PR)、肺炎支原体(MPS)、链球菌病(SS)、副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11):15
<正>蓝耳病疫苗需要谨慎选择。一般认为,蓝耳病疫苗的选择应建立在本场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据调查分析,86%以上的猪场感染的蓝耳病为变异株,那么这部分群体应选择高致病性毒株的蓝耳病疫苗,其它的选择经典毒株的疫苗。猪场第一次做蓝耳病疫苗必须坚持做好"三步曲"。第一步,要预防、稳定猪场的细菌性疫病和蓝耳病等,应用药物来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增殖,避免"不打疫苗没事、打了却发生了高热病"的事件出现。药物方案为用5%优乐欣2 000 g+比龙瘟清1 000 g/t拌料,  相似文献   

17.
<正>猪的高热病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病猪持续高温,食欲废绝,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复合性传染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蓝耳病,PCV-2,猪胸膜肺炎等引起,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该病自去年6月份以来,发病状况及发病原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6月以来,我国大部分省市相继发生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猪"高热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2006年10月份开始,本市嘉定区域内某养猪场也受到本病的波及。为了摸清该病有关发病特点和规律,继而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我们对同一区域内3个饲养不同品种的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连续4年对本地规模猪场上述5种病原的抗原和抗体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发现猪瘟的抗体合格率为79.8,抗原检出率为34.1,证明猪瘟野毒抗原存在,是引发猪瘟持续感染而导致猪场高热病的一个主要病因;猪蓝耳病抗体为75.6,低于80,也是造成高热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猪圆环病毒感染率为49.6,但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伪狂犬为12.9,弓形体为14.8,基本可以排除本市生猪高热病与该2种病原的相关性。此外,从检测结果来看,2009-2010年猪瘟野毒抗原阳性率高,猪瘟免疫抗体下降,而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的血清阳性率在上升,可以证明与生猪高热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猪暴发“高热病”的临床控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秀丽 《畜禽业》2007,(2):30-31
<正>自2006年6月份至今,猪高热病从江西开始,到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并逐渐在向北发展,现已进入河北省,这种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达60%~90%,有些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50%以上。该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