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病,以家兔急性水泻为特征,发病兔致死率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即使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兔场也有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断乳以后的家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其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以及含有本菌的土壤、饲料、蔬菜、污水、人畜肠道内以及粪便都常含有。当兔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或消毒不彻底时.病原菌迅速大量繁殖,此时常因饲养管理不善和各种应激因素造成兔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本病的暴发。2005年4月。我县近郊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兔突然发病、死亡.并伴有剧烈的腹泻等症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造成大量死亡,经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3.
魏氏梭菌(CI.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杆菌(CI.perfringens)。魏氏梭菌是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的一种致病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见菌。本文主要综述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与检测技术、防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忠琛 《油气储运》2005,(11):32-32
奶牛魏氏梭菌病是由牛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犊牛、孕牛和高产牛多发该病。近年来,奶牛魏氏梭菌病时有发生,给奶牛生产造成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夏秀丽 《吉林农业》2010,(10):169-169
文章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特点及临床症状,总结出兔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40-41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的粪便,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一、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播源是兔。病菌可随病兔的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兔的疫病防治上,我国已研制出多种有效的生物制品用于诊断和预防免疫,使得某些重大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国营及个体养兔户由于受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所束缚,以及养兔户防疫观念淡薄,使兔病不断流行造成死亡.如免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当前仍在我国各兔场流行和蔓延,给各生产场及个体养兔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对上述三大疫病的流行特点及其有效防制措施进行简要叙述,以引起各免场及个体养兔户对兔病防疫的重视,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家兔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急剧腹泻、脱水、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易感,以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为常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断乳后至成年的家兔.该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排出灰褐色或黑色水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07年10月至12月,我处接诊了40余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确诊为魏氏梭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鹿魏氏梭菌病又称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胃肠正常消化功能失调,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鹿全身毒血症,其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对养鹿业危害极大,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的研究证实,近些年来,鹿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并采用筛选出的2株A型强毒菌株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经现场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泰安等地的5起兔的腹泻疫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培养,可疑菌经多重PCR鉴定为A型魏氏梭菌.根据疫情报爆发时出现的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确定上述5起兔的腹泻疫情与兔魏氏梭菌感染密切相关,分离的魏氏梭菌的的血清型为A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诊断多个养殖场梅花鹿发病原因,并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多个养殖场患病梅花鹿进行确诊,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解剖变化,初步诊断是魏氏梭菌引起梅花鹿死亡。分离得到的菌株,其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结果与以往报道的魏氏梭菌相符。对16S rRNA基因及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16S rRNA同源性为98%,使用魏氏梭菌的5种主要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只有Alpha基因有目的条带,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Alpha基因同源性为99%,可确定是A型魏氏梭菌。将分离得到的魏氏梭菌接种小鼠,发现小鼠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到相同病原。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这些鹿场是A型魏氏梭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例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兔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病变以及诊断要点,并结合药敏实验对症治疗,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A、B两兔场暴发家兔A型魏氏梭菌病病因的调查分析和治疗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该病诱因是饲料营养失调,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速成后肠碳水化合物过度负荷所致。长途运输、饲料更换、冷潮刺激等也是该病的诱因。(2)该病死因主要是由于魏氏梭菌外毒素导致神经系统中毒、肠道粘膜严重损伤和极度脱水所致。(3)该病主要症状是急性水样腹泻,体温正常或偏低。病变主要是肓肠出血和胃粘膜溃疡。(4)采取大剂量口服青、链霉素、补液、解毒和收敛等综合措施,可控制病情发展,并使轻症群治愈率76.67%,重症群52.63%,病危群9.38%。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例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兔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病变以及诊断要点,并结合药敏实验对症治疗,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 羊的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的类急性传染病。由病败梭菌引起的叫“羊快疫”。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肠毒血症”,也叫“软骨病”或“羊快疫”。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猝狙”,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以上B、C、D)三型梭菌也叫产气英膜杆菌)。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原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降低时容易透发此病。 一、羊梭菌的主要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  相似文献   

18.
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病理学检查,临床症状观察确定黑龙江省猝死症的主要病原为A,C型魏氏梭菌。在部分死亡病例中,也有因误食灭鼠药氟乙酰胺而引起的中毒,但数量较少,根据病原分离结果,魏氏梭菌和腐败梭菌,魏氏梭菌和巴氏杆菌,魏氏杆菌和链球菌可形成混合感染,使魏氏梭菌病疫情更加严重而呈地方性流行,这是近几年来牛魏氏梭菌病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顾永江  潘成勇 《农技服务》2012,29(5):626+631
总结了魏氏梭菌病、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和兔瘟这几种典型兔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羔羊梭菌性痢疾多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根据其抗原构造和致病力可分为A、B、C、D、E五型,除A型引起人的气性坏疽外,B型是引起羔羊痢疾主要菌型,C型引起羊肠毒血症,D型引起羊猝狙。也有的是由大肠杆菌,少数由沙门氏杆菌、肠球菌引发。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其2~5日龄多发。德宏州很多养羊户为山绵羊混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