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简况,概述了我国春用家蚕品种选育、夏秋用家蚕品种选育、春秋兼用家蚕品种选育、特殊用途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家蚕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病品种于蚕茧生产,是防病和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不增加生产成本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优点。故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家蚕抗病性的遗传规律,掌握抗病育种的方法,才能加速家蚕抗病品种的育成。近年来,在农业这个领域内,抗病品种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而且越来越多抗病品种的育成与应用于生产,更显示出其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家蚕抗病性遗传育种的研究,我国吕鸿声等(1964)报道了家蚕不同品种对NPV的抵  相似文献   

3.
家蚕抗CPV病性和抗DNV病性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简称CPV病)和脓核病(简称DNV病)是目前在蚕业生产上危害最烈的两种病毒病。有关家蚕对质型多角体病和脓核病抵抗性的遗传和育种已有广东农科院蚕研所抗病品种选育组,黄龙全,张志芳等进了研究。但有关两种抗病性相互之间的遗传相关研究则未见报道,而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研究对于兼抗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把有关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分析工作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选用大造,武一,3C,72秋,新九,7532,306等19个品种作为材料。按单因子遗传相关设计要求,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相似文献   

4.
家蚕品种选育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间,家蚕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经历了以自主育成的优良杂交品种替换地方土种、国外引进品种,以优质高产的多丝量白茧品种替换有色茧品种,以二化性品种以及导入多化性血缘的强健性品种替换一化性品种,以及亚热带蚕区以多丝量二化性品种替换多化性品种的发展历程。华东蚕区、华南蚕区、西南蚕区饲养的家蚕品种已进行了4次更新换代,家蚕新品种选育呈现多样化格局。今后家蚕新品种选育工作要充分应用家蚕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研究的成果,在常规技术育种的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选育出适应不同蚕区生态条件、特殊性状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功能与用途需要、产量与品质性状优异的蚕品种,为推动传统蚕丝产业升级改造以及产业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础蚕品种是界于保育蚕品种和实用蚕品种之间的一种优良育种素材,家蚕基础品种选育是现代蚕业育种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要有明确的育种目标,持之以恒,选择有效的育种途径,采取先进的育种手段,运用现代的育种技术,才能高效地选育新的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6.
浅谈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种性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家蚕品种选育通常还是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型育种技术在家蚕育种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还不能实用化).由于有限的家蚕资源经多年反复利用,已经很难让新育成的家蚕品种的经济性状出现较大的提升.而平衡致死系的利用研究,为家蚕的品种选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在1996年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资源后,就致力于雄蚕品种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现在已经选育出适合我国大部分蚕区使用的雄蚕品种--秋华×平30、秋丰×平28.  相似文献   

7.
家蚕突变基因分析和基因资源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秦俭  易文仲 《蚕业科学》1996,22(1):13-19
通过家蚕品种资源的基因调查,对80多个突变基因进行了基因分析;确立了家蚕28个连锁群的标志基因或代表基因;建立了较完整的家蚕基因资源库;修改了家蚕第18连锁群图,并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和采纳。利用形态性状标记抗浓核病基因,研究出一种利用形态标记进行抗浓核病品种选育的新方法;利用突变基因,选育出几个有特殊用途的育种素材及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 近十多年来,日本家蚕病毒病的抗病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进展。荒武(1973)对蛹体用累代注射NPV方法育种,结果使抗病性提高10~100倍。渡部(1967)通过连续添食CPV进行抗病性选育,研究证明,抗病性从第5代开始提高,而后达到高峰,抗病性能提高16倍;并且指出,在较早的世代里选种,并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抗病性选择的强度看来要大于60%的死亡率才有效果。船田等(1966~1974)对FV进行了抗病育种,也获显著成果,育成的抗病品种已在日本推广应用。 我国对家蚕抗病遗传育种工作也有研究。吕鸿声(1964)首先对NPV抗性的品种间差异作了研究。近年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以及浙江、陕西、四川、广东等省蚕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长期以来,如何让家蚕吐的丝又多又好,是研究者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家蚕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突破,将分子育种同传统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在家蚕生产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研究推测,ADF 1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可能会对家蚕的经济性状产生影响。通过对ADF 1基因不同拷贝数变异类型在4个家蚕品种中的分布以及群体生活力和生产性状进行分析,发现4个家蚕品种在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普通茧率和同宫茧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4个群体中ADF 1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论为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材料,可以为这些品种的种性维系和其他品种的选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蚕桑生产条件的变化,家蚕品种的强健好养成为当前蚕桑生产形势下的迫切要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家蚕品种选育方法和强健性家蚕品种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强健性家蚕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育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若干家蚕品种对六种主要蚕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正> 抗病性首先是由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据研究证实,家蚕品种对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不仅对NPV、CPV、FV和SFV等病毒病是这样,对白僵病、曲霉病、微粒子病等也如此。这种抗病差异性,说明家蚕不同品种中存在着各种抗病基因或感受基因,为家蚕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2.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05—2014年在家蚕育种方向、育种技术、育成品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十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家蚕育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家蚕品种多元化研发;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家蚕品种资源,在抗病家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选育、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活蛹缫丝技术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育成"桂蚕2号"、"桂蚕F95"、"桂蚕H9"、"桂蚕N2"、"桂蚕3号"、"桂蚕4号"等6对家蚕品种,并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为广西蚕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储备新品种。随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省力高效转型,对家蚕品种的需求将提出更多的要求,强抗病抗逆性、优质高产、高效易繁等将成为选育的重点目标。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家蚕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促进品种资源的交换与流动,培育适合亚热带省力高效的强健、多抗、优质、高产、易繁的优良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1“十五”前湖南省蚕业科研工作的回顾1.1蚕品种的选育湖南省家蚕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早,但其工作大多属于基础材料品种选育。自从进入70年代后,湖南省育种工作者根据本省自然气候特点,吸收各年代育种新技术,认真探索,不断创新,开展了实用性品种选育工作,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于本  相似文献   

15.
Bm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选育对BmNPV高抗力的家蚕品种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攻关课题之一。为了摸清四川现行蚕品种资源对BmNPV的抗性以及和国内高抗BmNPV蚕品种的差异,本文通过人工经口添食BmNPV病毒的方法对川山、蜀水等20多个四川省主要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进行了检测,旨在掌握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差异,筛选对BmNPV高抗性的育种素材,为选育BmNPV高抗病品种奠定基础。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71C、872C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均达10~9p/mL以上,对BmNPV的抗性显著。其它品种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布在10~4~10~5p/mL范围内,对BmNPV的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家蚕的选、育种工作中,茧层率被列为一项重要指标。但家蚕和其它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它的许多性状之间都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三项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家蚕品种的选育工作有所帮助,笔者试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计算了这三项性状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并进行分析。 一、取材 本所第三蚕房育种室夏秋用种组,1982年春蚕三个区的茧个体调查表: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帮助育种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家蚕品种资源的重要特征特性,提供可靠的选育种信息,正确选配育种亲本材料,了解蚕品种培育动态等。我们在 IBM PC/XT 型微机上建立了家蚕品种资源数据库,它对加速我  相似文献   

18.
家蚕分子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家蚕杂交育种方法,难以将来自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且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育种技术,则可实现家蚕育种的新突破。分子育种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选择优良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转基因方法,构建优良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并实现稳定遗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选育,是实现分子育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家蚕春用品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是蚕丝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因素,春用蚕品种研究则是这个核心的重点。本文就国内外家蚕春用品种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希望对我国当前的蚕育种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