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佩 《河北农业》2014,(10):8-12
金银花又名双花,自古以来就以药用而著名,是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其花、茎均可利用。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金银花对气候、土质、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在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易成活易管理,栽植当年即可收获,一次栽种,收益几十年。  相似文献   

2.
目前,金银花在黔北绥阳乃至贵州都是一种有名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全县金银花18万hm2的种植面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为此,就专业角度对药农所需金银花的栽种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金银花品种在福鼎市推广种植,经3年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选地、育苗、栽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一、金银花珍品——四季树型金银花:该品种是国内最新、最优良的金银花品种,具有以下优点:1.形态优美:它是树型的(传统金银花是藤本),通过整形修剪,可培养出千姿百态的金银花盆景,既可大面积种植,又可庭院栽培,可作园林绿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适应性、抗逆性强,生长快,易管理:根系发达,耐干旱,耐严寒,呈  相似文献   

5.
四季树型金银花是国内新、优金银花品种,与传统金银花相比.它有以下优点:1.从形态上,它是树型的(传统金银花是藤本)通过整形修剪。可培养出千姿百态的金银花盆景.既可大面积种植,又可庭院栽培,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菊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辽宁省阜新市地处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近些年该地区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同期气温比常年增高.蒸发量增多。补给不足.使这里的水资源严重减少。我们利用菊芋分布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块茎繁殖工序简单易操作,且一次栽种可连续利用多年不再栽种等习性.希望能改善彰武县风沙严重的地区.于2007年在阜新市等十多个乡镇推广种植达166.7hm^2.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1.药都树型金银花。此金银花是药材种养能手黄菊林以大叶木本金银花中自然产生的优良株系为基础,与南方优良品系良种金银花杂交,再经无性繁殖、提纯、复壮、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花蕾齐、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金银花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资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巨大。该品种当年栽种、当年开花,现药市行情每公斤150~230元。种植效益高,亩产干花180~260公斤;还  相似文献   

8.
一、生长习性 金银花种植简单,管理粗放。适应性很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半砂质偏碱性土壤生长发育快、花产量高,质量好。金银花根系繁密发达,萌蘖性强,茎蔓着地即能生根。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当年栽种当年开花,栽种的时间越长,产量越高,盛花期长达20多年。一般每棵结干花0.5~1市斤,正常年份盛花期均可达亩产150~200公斤。山区、平原、丘陵、沙地、堤坝、荒地、坡地、沟地、庭院等都可栽种。  相似文献   

9.
沈农保 《当代农业》2014,(10):50-50
种植茶叶投保要求符合下列条件的茶叶可作为本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投保人应将其符合下述条件种植的茶叶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投保:茶叶种植符合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要求和规范标准;栽种的品种符合农业部门的规定.栽种成活5年以上(含):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10.
秦洁 《河北农业》2013,(9):15-16
金银花又名双花,是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其花、茎均可利用。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巨鹿县自1973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金银花,先后从山东、河南等地引进很多品种,经本县技术人员多年培育、改良、选优,最后选育出了优秀品种“巨花一号”,并总结出一套既能高产又利于采摘的栽培管理措施。其中金银花的施肥和修剪技术是决定金银花产量的关键技术,现将这两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曹一平 《中国农资》2011,(14):22-22
河北省巨鹿县金银花种植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素有“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美誉。该县虽地势低洼、土壤瘠薄,但特别适合金银花的生长。目前当地栽培面积达21.8万亩.金银花种植已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被河北省确定为整合农业财政资金发展中药材及其深加工产业项目试点县。  相似文献   

12.
<正>金银花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草药,金银花商品主要是指收获的干燥花蕾。金银花花蕾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种植经济效益。笔者近几年深入河南省内多个金银花主产区,经数年生产试验,种、管、加配套开发,总结出了一套平原地区大田金银花超高产种植生产管理八项改革新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1.改品种。种植金银花要高产,选择品种是关键。平原地区大田种植金银花,宜选择立直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河南封丘的豫封一号和山东平邑的九丰一  相似文献   

13.
<正>金银花属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植物,金银花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平地、丘陵、山地均能生长。金银花的用途广泛,不仅药用价值高,又是很好的环保植物,除此之外,金银花还可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特别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更适合种植。现将金银花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金银花的种植技术1、种子种植在秋季采集成熟的果实,将果实放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引种到吕梁山的不同品种金银花花蕾质量,选出适合在山西省吕梁山区规模化种植的最优品种。[方法]在吕梁山开展种植试验,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产自山东平邑、河南封丘、陕西杨陵的4个品种金银花(北花1号、四季金银花、豫纯1号、金花3号)的花蕾大小、千针重量、折干率、色泽等外观质量指标进行测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品种金银花花蕾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个品种金银花花蕾长度、直径、千针干重、折干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千针鲜重差异显著(P<0.05),总色差(ΔE)、绿原酸含量、木犀草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4个引种的金银花中,北花1号的每个花蕾质量指标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山西省吕梁山区非常适合种植金银花,尤其是从山东省平邑县引种的北花1号表现出明显的品质优势,可作为吕梁山规模化种植的金银花品种。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落叶或半常绿藤本植物,又名忍冬花、金银藤。金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为名贵药材。金银花又可加工成金银花茶、金银花啤酒等保健品,使其用途更加广泛。平邑县种植金银花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年产金银花350万千克,被农业部命名为“金银花之乡”,经过多年的栽培、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金银花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日.北京市密云县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基地内,不同品种的大葱整齐地栽种在一起,外表看似毫无差别,可在专业人士的测算数据中,大葱的产量、成分都不尽相同。2009年,密云县种子执法监督站推广种植优秀品种33.3公顷.种植各类农作物新品种500多个,涉及花生、葱蒜类、玉米等7类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正1.药都树型金银花。此金银花是药材种养能手黄菊林以大叶木本金银花中自然产生的优良株方优良品系良种金银花杂交,再经无性繁殖、提纯、复壮、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花蕾齐、产量高、见效快等优点。金银花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资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巨大。该品种当年栽种、当年开花,现药市行情每公斤150~230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耐寒、耐旱、耐瘠薄.种植时不占耕地,在山坡地或结合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种植金银花.只要技术得当,效益较可观.是山区农民创收的好门路。据调查,地埂栽植金银花.墩距70~80厘米,3年既可覆盖地埂.能保护土埂无冲沟,石埂不坍塌。同时金银花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抗旱能力强,农谚有“早死野草,旱不死金银花”之说一其种植特点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金银花是常用大宗中药材,用途广、价值高,全国大郎分地区均有栽培。但由于该品种生长周期长,三年才能进入盛花期,短期内效益不明显,极大地挫伤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山东省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特性,探索出扩行缩株,合理密植、间套其它药材品种,以“药”养“花”、以短养长的高效套种模式,达到了“当年栽花,当年见效”的效果,为金银花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鉴于此,笔者特将其栽种方法摘编,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模式对芭蕉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种植模式对芭蕉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个地方和省外芭蕉芋品种为试材,采用行栽和窝栽种植模式进行小区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窝栽种植相比,行栽种植下,芭蕉芋的株高、分蘖数、茎节数和叶片大小等性状好,产量可增加4501.0~16132.5kg/hm2,增幅在1.9%一21.9%。在2种种植模式下,云南富源县的红花和贵州安龙县的黄花2个品种的产量未达到显著差异;云南富源县的黄花和贵州兴义县的黄花2个品种的产量达到显著差异;云南富源县的红花和贵州兴义县的红花(CK)2个品种的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结论]行栽的种植模式较窝栽有利于芭蕉芋的萌发和分蘖,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及理化性质,从而增加芭蕉芋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