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比较了盐粳68/密阳50、盐粳68/盐粳34和盐粳68/一目惚3个不同类型组合F2产量性状变异及盐粳68/密阳50植株的F2程氏指数分布、不同类型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杂种F2产量性状的变异幅度存在着粳/籼>粳/中间型>粳/粳的趋势,但粳/籼出现优良单株的频率低于粳/中间型。粳/籼后代程氏指数表现出正态分布,即偏籼、偏粳的中间型占绝大多数。籼型、粳型后代的程氏指数性状表现典型特征,偏籼、偏粳型后代的程氏指数性状表现中间类型。籼型、偏籼型、偏粳型、粳型后代产量性状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盐粳68与粳亚种中的东北粳、华北粳、日本粳3种生态型杂种F2产量性状的表现及不同类型个体出现频率的基础上,初步认为与日本粳品种组配的F2群体出现穗数型个体频率较多,与华北粳品种组配的F2群体出现穗重型个体频率较多。同时对不同生态型产量性状的相关、通径、遗传参数分析表明,由于不同生态型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程度和遗传传递特点的不同,因此,在杂种早期世代在与东北粳组配的后代群体中应把总粒数和穗数作为选择重点,在与华北粳和日本粳组配的后代群体中应把穗数和总粒数作为产量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盐粳68与粳亚种中的东北粳、华北粳、日本粳3种生态型杂种F2产量性状的表现及不同类型个体出现频率的基础上,初步认为与日本粳品种组配的F2群体出现穗数型个体频率较多,与华北粳品种组配的F2群体出现穗重型个体频率较多。同时对不同生态型产量性状的相关、通径、遗传参数分析表明,由于不同生态型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程度和遗传传递特点的不同,因此,在杂种早期世代在与东北粳组配的后代群体中应把总粒数和穗数作为选择重点,在与华北粳和日本粳组配的后代群体中应把穗数和总粒数作为产量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程氏指数对两系杂交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1进行分类,对杂种F1产量性状与亲本及杂种F1程氏指数,杂种F1产量性状与父本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偏粳×粳、偏粳×偏粳的组合杂种F1为偏粳类型。杂种F1每穗总粒数表现与双亲程氏指数差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受到父本性状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6个粳稻组合F2代主要性状变异表现、遗传参数、F2代个体与亲本性状之间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与 分析,结果表明:F2代性状表现、遗传参数,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F2代多数性状与亲本关 系密切,个体性状间存在相关性并受组合类型的影响。应根据品种性状和差异来选择亲本;根据遗传参 数和性状相关性选择个体。  相似文献   

6.
对6个粳稻组合F2代主要性状变异表现、遗传参数、F2代个体与亲本性状之间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F2代性状表现、遗传参数,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F2代多数性状与亲本关系密切,个体性状间存在相关性并受组合类型的影响、应根据品种性状和差异来选择亲本;根据遗传参数和性状相关性选择个体。  相似文献   

7.
水稻亚种间杂种一代的源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5个母本(3个籼型恢复系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1个美国粳稻 Lemont 及1个爪哇稻香大粒),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得到不同类型的 F1。 5个 F1 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光通量密度条件下,5个 F1 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双亲或其中之一;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CO2 补偿点3个叶片光合指标上,杂种的表现也优于亲本;5个 F1 因亲本之间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而表现出不同的叶片光合能力,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蜀恢527/Kitaake、绵恢725/Kitaake要优于其他组合;5个 F1 在农艺性状上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库容表现为蜀恢881/Kitaake>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 >Lemont/Kitaake=香大粒/Kitaake,表明籼粳亚种间杂种的增产潜力也优于另外两个杂种,这与杂种在净光合速率方面的表现一致。但籼粳交的不正常结实阻碍了库容优势的正常发挥,所以要实现水稻超高产必须注意基因组间的协调性,即遗传距离适度。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品种块茎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Mira等 10个马铃薯品种的 2 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 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淀粉含量的遗传受母本加性效应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控制 ;单个块茎重的遗传受父本加性效应的控制 ;皮色、结薯数和块茎产量的遗传受非加性效应控制 ;薯形、肉色和块茎外观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两个亲本 (至少有一个 )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 ;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杂交组合 ,并从中筛选优良单株和优良TPS组合的方法非常适合于马铃薯育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与水稻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标记分析了15个杂交水稻亲本间(4个不育系和11个恢复系)的遗传差异,结合15个亲本所配组合(44个)的F1表现,研究了基于QTL位点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r=0.31*),而与其它主要产量构成因子的优势相关不显著。为分子标记预测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甘蓝型油菜亲本及杂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遗传效应,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在不同生态区域亲本和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遗传规律,估算亲本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值、亲本在杂交组合中的显性遗传效应方差值、各项方差分量的比率及对F1和F2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值的预测。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在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中,单株产量、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各遗传效应都与环境互作达到了显著性,而角粒数的遗传稳定与环境互作没有显著性。不同环境下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在F1和F2世代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大荔试验点基因型与环境的效应值高于张掖试验点基因型与环境的效应值,但千粒重却与之相反,环境条件对千粒重的后代表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3G59S等4个粳型两用不育系与盐粳48等4个常规优良品种(系)共配成16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4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以2003G59S最高,其次依次为G72S、G89S和G82S;16个具有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中,以G82S/C258组合为最高,其次依次为G59S/辽盐92、G72S/盐粳48、G82S/盐粳48。  相似文献   

12.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the Experimental Farm,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ahasarakham University, Mahasarakham Province in the 2005 (February to April) for F1 offsprings and also at the Experimental Farm, Khon Kaen University, Khon Kaen Province, Northeast Thailand for F2 offsprings (July to October), i.e., four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each location had two experiments. The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F1 and F2 offsprings derived from full diallele crosses of five cowpea cultivars (20 pairs of crosses) against a pathogenic disease of Pseudocercospora cruenta (Sacc,) Deighton. The first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field and glasshouse conditions at Mahasarakham University for F1 offsprings and the other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Khon Kaen University for F2 offsprings. A Chi square test method was used to justify dominant genes on the infection of the dise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wpea plants of F1 and F2 offsprings gave only one pair of dominant gene that had its complete dominant effect over recessive gene of the cowpea offsprings.  相似文献   

13.
几个粳稻品种穗部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对16个粳稻杂交组合F1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杂种F1的穗部性状中,总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一次枝梗粒数的增加是杂种优势的普遍表现,选择结实率高的组合是实现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在杂交育种后代选择的早期世代对总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一次枝梗粒数进行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把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结实率和一次枝梗结实率放在高代进行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对后代亲本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水稻新品种盐粳68的表型性状、抗性及产量表现;从株型结构、产量构成、生理机能等方面分析了该品种的主要高产性状,结合稀植育壮秧、肥水管理、虫害防治等技术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2007年~2008年辽宁省水稻中晚熟区域试验汇总材料为基础,分析了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的高产特性。结果表明:在生产力上盐粳218高于辽粳9号,平均增产4.4%,并且产量水平变化幅度较小;在稳定性上盐粳218好于辽粳9号,稳定性参数平均为0.7689,具有普遍的高产适应性。在盐粳218产量构成性状中每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栽培过程中如采取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增加实粒数的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品种产量。同时,对进一步发挥其高产的栽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水稻品种苗期耐盐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华 《北方水稻》2011,41(2):10-13
对辽宁省29个水稻品种苗期150mmol/L NaCl水溶液处理条件下苗高、根长、根数、单株苗干重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品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盐丰47-8、辽盐282、辽粳371、辽盐12、桥201-2、辽盐241苗期耐盐能力较强,盐粳98、辽开79-3、沈农9418、铁粳4号、辽2096、沈农9741、盐粳34、铁粳...  相似文献   

17.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