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了研究寒冷季节半开放式蛋鸡舍采用侧风机横向通风对内环境参数的影响,试验利用环境检测箱监测了半开放式蛋鸡舍内外温度和舍内H2S、NH3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鸡舍内温度低于20℃时,为减少鸡舍的温差并降低鸡舍有害气体浓度,可采用横向通风方式定时通风换气,使鸡舍内温差控制在2℃以内、有害气体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蛋鸡舍内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而夏季鸡舍内温度往往超过25℃以上,高达35℃对蛋鸡是一种较强的热应激源,使之出现采食量下降,产蛋量降低,甚至导致鸡群死亡,严重影响着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夏季蛋鸡的产蛋性能是广大养鸡专业户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结合我们实际的生产经验,浅谈解决办法。一.改善小气候环境为给高产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应在减少辐射热,加大换气量,降低温度与有害气体浓度等方面采取措施。1.通风降温笼养密闭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法,沿鸡舍的纵轴通风降温;开放式鸡舍要保持清洁干…  相似文献   

3.
1防暑降温
  鸡在10~28℃温度范围内的产蛋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当温度高于30℃时,产蛋率和受精率都会下降。因此,要做好通风、降温和隔热。1.1通风纵向负压通风可以有效降低鸡舍的温度,消灭和克服鸡舍内的通风死角,防止风速小、不均匀的现象。另外,合理调整鸡舍两侧窗户打开的大小,可防止通风短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密闭式叠层笼养蛋鸡舍在纵向湿帘风机降温调控系统控制下的夏季舍内及笼内温热环境状况,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舍内及笼内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叠层笼养及调控模式下,舍内温度总体能控制在30.0℃以下,鸡舍纵向温差可控制在2.0℃左右,垂直温差可控制在1.0℃以内。但舍内温度≥28.0℃以上的时间段较多,建议将舍内降温系统启动控制温度水平由28.0℃下调1.0~2.0℃,平衡系统执行过程中后滞升温问题。笼内风速为0.20~0.90 m/s,走道平均风速可以达到2.00 m/s,致使笼内温度高于走道温度1.0~2.0℃。提示改善笼内通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善舍内外环境,以减轻热应激的程度 1.1加强通风 良好的通风是保证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对于密闭式鸡舍,最好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纵向通风鸡舍内气流分布均匀,基本不出现气流死角,新鲜空气能较充分地利用,气流速度较高,一般在0.5米/秒以上,有利于鸡体散热。对于开放式鸡舍,当舍温超过27℃时,可将鸡舍所有门窗全部打开,让横向气流穿过鸡舍,可取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6.
1适宜的温湿度保持鸡舍具有对鸡最适宜的温度,是保持产蛋率平稳和节省饲料所必需的。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20℃时产蛋率最适。15℃以下,温度每降低1℃,产蛋率将下降1.5%,26℃以上蛋壳变薄,30℃以上破蛋率明显增加。鸡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平时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能高于0.3%,氨气浓度不能低于15ppm-20ppm。2合理的光照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很大,特别是产蛋鸡对光照相当敏感,如果光照管理不当,蛋鸡容易出现早开产、蛋重小、发生啄癖等现象。因…  相似文献   

7.
新疆处于高寒地区,寒冷期达半年之久。一般母鸡产蛋都集中在上半年,到冬季急剧下降。影响产蛋的原因,除品种外,主要是气温,还有营养、光线、通风、湿度等。实践证明,鸡舍的适宜温度是13℃左右,如果鸡舍温度达到25~29℃时,产蛋将下降;低于5℃时,也会影响产蛋;低于  相似文献   

8.
冬季寒冷,养殖户若不提前做好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准备工作,会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在冷应激出现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产蛋性能下降.寒冷季节产蛋鸡舍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为宜,最低不得低于8℃. 有报道指出舍内温度低于最适生产温度范围时,温度每下降1℃,产蛋率将下降1.5%.因此,蛋鸡养殖户在做好鸡舍保温通风工作准备的同时,应根据不同产蛋阶段生理特点和采食变化规律,为鸡群做好充足的营养供给方案,才能保证生产性能的稳定发挥,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环境对畜禽生产力的贡献率可达30%~40%。对规模化现代化鸡舍来说,鸡舍为全封闭鸡舍,舍内采用自动控温系统,在诸多环境因素中,环境温度、光照、空气质量和通风、饲养密度、公母比是影响产蛋鸡的重要方面。1.温度产蛋鸡对室内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节省饲料的角度看,蛋鸡舍的温度以2~25℃为宜,20℃的环境温度最为适宜,产蛋最佳。  相似文献   

10.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必须搞好环境控制,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等。通风不论鸡舍大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鸡舍的底部应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  相似文献   

11.
一、防暑降温。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21—25℃,温度过高不仅会降低产蛋量,而且还有中暑的危险。因此,对开放式的蛋鸡舍要打开门窗;对封闭式的蛋鸡舍有条件的要开动风机通风。在蛋鸡舍周围可栽树搭凉棚,减少阳光直射。小批量饲养时,可将鸡的胸、腹、背、颈部的羽毛剪掉,以利于降温。  相似文献   

12.
<正> 冬季,由于气温下降,没有足够保暖条件的鸡舍,产蛋将下降或停止产蛋,但是,只要使鸡舍温度保持在8℃以上,加强适应冬季特点的饲养管理、蛋鸡不但可以产蛋,而且,可以稳产高产。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冬季保温 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是冬季使蛋鸡能正常产蛋的首要条件。最适宜的蛋鸡舍温度为16℃~25℃,因为在这一温度水平下,鸡  相似文献   

13.
<正>一、把好13关1.通风关。如夏季天气炎热且降雨较多使鸡舍内潮湿闷热、异味较强,进而为多种病原体及昆虫提供了较好的滋生和繁殖条件,所以夏季应通过搞好通风工作,将鸡舍内的不良气体和多余的水分排出。2.降温关。蛋鸡最佳产蛋温度为18~25℃,最高不超过28℃,超过30℃时产蛋率就会明显下降甚至中暑,所以应通过遮阳减少辐射和通风加快蒸发、制冷,降低鸡舍内温度,有条件的必要时用空调降温。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鸡舍温度过高,影响鸡的食欲,采食量减少,鸡的生产性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蛋鸡适宜的产蛋环境,其温度在15℃—25℃之间最为合适。如果鸡舍温度达28℃,加之通风条件不好,舍内氨气浓度升高,鸡会感到不适,当舍温达30℃以上时,鸡的采食量及产蛋性能都会明显降低。我场系密闭鸡舍,炎夏季节,鸡舍内温度有时高达38℃以上,给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因此说夏季高温,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工厂化养鸡场来说是极不利的,因此在密闭鸡舍笼养鸡的夏季管理中,应狠抓防暑降温工作,其主要几项关键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由于气温下降,没有足够保暖条件的鸡舍,产蛋将下降或停止产蛋,但是只要鸡舍温度保持在10℃以上,加强冬季的饲养管理,蛋鸡不但可以产蛋,而且可以稳产高产。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1冬季保温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是冬季蛋鸡能够正常产蛋的首要条件。最适宜产蛋的鸡舍温度为18~25℃,因为在这一温度水平下,鸡的产蛋水平与饲料效率都是最高的。鸡为了维持体温,额外摄取饲料就要  相似文献   

16.
薛玉霞 《畜牧市场》2010,(12):35-35
一、保温通风 1.保温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当温度降到13℃以下时.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  相似文献   

17.
正规模化鸡舍指的是单栋养殖数量在1万到2万只以上,设备能实现控温、通风、供料、供水、出粪、收蛋自动化的鸡舍,采用负压通风模式。1负压通风负压通风指的是利用风机将鸡舍中空气排出,使鸡舍与外界形成大气压力差,让空气从进风口进入,达到换气的效果。鸡采食量的65%用于消耗散热,35%用于生长和产蛋。夏季通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鸡更好的散热降温。  相似文献   

18.
鸡是恒温高产动物,全身羽毛覆盖,无汗腺,因此对热的耐受性较差。蛋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24~27℃,而夏季30℃以上的温度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甚至会中暑死亡。所以夏季要使蛋鸡维持正常的产蛋性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1加强通风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并可调节舍内温度,降低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关于蛋鸡的强制换羽,以查清诱发换羽方法与产蛋性能之关系为目的的研究内容已有很多报道,但是,有关强制停产后控制重新产蛋的报道很少。本文介绍这次采用禁食禁水法使蛋鸡停产后,通过光照处理如何去控制重新产蛋的研究结果。 (方法)试验鸡约为16月龄,饲养在用空调将舍内温度全年控制在20~25℃的无窗鸡舍。1~4  相似文献   

20.
蛋鸡的最适产蛋温度是18~25℃,在高温环境下容易造成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蛋重减轻,重者可中暑死亡。炎夏季节,鸡舍气温往往超过25℃,在适度规模集约化饲养环境下,有时会高达35℃,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效益,实践中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确保蛋鸡高产、稳产。1改善小气候环境为了给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应该在加大通风换气、减少辐射热量、降低温度、减少有害气体含量等方面加大措施。1.1加强鸡舍纵向通风,增大空气交换量,打开所有的门窗和通风口,加快鸡舍内空气流通,防止形成高温环境。1.2鸡舍顶部设置隔热层,四周栽植藤蔓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