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其中玉米达到5.2亿亩,水稻超过4.5亿亩,年产量均超过4000亿斤.发展玉米、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增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直播技术推广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涂县地处安徽省沿江江南地区,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油菜为辅的农业大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5万亩,其中单季稻面积约达55万亩。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通过《丰收计划》、《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等项目的实施,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机耕、机灌、机械  相似文献   

3.
推进水稻机插秧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发展成效显著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0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4.44亿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5.3%,低于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其中水稻机耕水平为82.4%,机械化栽植水平16.7%,机收水平56.7%。在水稻生产主要环节中,水稻机插秧水平最低,但近几年呈现加速发展势头,主要有5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水稻种植、收获、耕整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登上1亿亩、3亿亩、4亿亩的新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63%,比去年增加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2011年,江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指标达到6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中机插秧率达14%,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为了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步伐,促进江门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借"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广东省江门市举办的东风,江门市定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新目标,争取2012年机插秧率达25%,机插秧面积由39.36万亩增加到75万亩。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南方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福建省是南方十五省(区)水稻主产区之一,其水稻播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没有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至2012年全国水稻机插作业面积突破1.3亿亩,水稻机插水平达到28.96%,插秧机保有量49万台,机插秧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三种模式中确立了主导地位。按《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规划(2006-2015年)》要求,2015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未来的2013~2015年,机插平均递增率达到5%,就能完成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推进南宁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水稻生产效益,自治区农机局2012年在宾阳县建设万亩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区。项目中心示范区位于宾阳县古辣镇,示范区总面积2万亩,示范带动该镇5万亩和辐射影响中华、武陵、王灵、大桥等周边乡镇10万亩,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自治区、南宁市农机局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工作组,认真实  相似文献   

9.
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国家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土地种植面积260万亩,主要种植三大作物,即水稻、大豆、玉米,其中水田面积120万亩,旱田面积140万亩。2011年,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77.2%,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由2007年的7%增加到2011年的84%,大豆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由2007年的84.6%提高到2011年的94.8%。  相似文献   

10.
<正>唐海是河北省唐山市水稻生产大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机耕面积达到27.44万亩,机插秧面积达到1.47万亩,机收面积7.26万亩,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8%、5.2%和26%,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48.6%,居全市之首。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27亿hm^2,产量超过1800亿kg,全国居民口粮消费结构中,稻谷占65%左右。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又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下面就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谈4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马建军 《农业机械》2012,(26):132-133
江苏农垦拥有耕地7.52万hm2(112.8万亩),以稻麦两季生产为主,其中年种植水稻在6万hm2(90万亩)左右,2011年水稻机插面积为3.89万hm2(58.3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6%。截至2011年12月,垦区农机总动力为464108.43kW,其中拖拉机4956台,配套农具10184台(套),联合收割机2144台,插秧机1820台,育秧播种机192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3%,其中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田间管理(施肥、治虫、化除)→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烘干。  相似文献   

13.
1.水稻机械化发展状况 木兰县水稻种植面积为48.2万亩,近年来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认识逐步提高,从而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较高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超0.3亿hm^2,产量超过2250亿kg,在全国居民口粮消费结构中占65%左右。因此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就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纵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2005年全国水稻机插秧、机播、机抛秧面积占总面积的10%,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黑龙江省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日本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获得成功,使水稻生产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农业部已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大了相关设备的购置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5.
《农机科技推广》2008,(9):16-16
8月27日广东召开了“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工作会议”。 会议明确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到2009年,全省水稻机插率比2008年翻一番,达到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经过3年的示范带动,到2011年,全省水稻机插率达到4%~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6.
衡南是一个拥有101.4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农机总动力47.47万kW,综合机械化水平38%。为了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几年县农机部门加大了“争项引资”力度,采取“项目带动、服务推动、部门联动”模式,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的新路子。全县推广插秧机20多台,2005年机插面积13.3hm^2(200亩),平均每亩增产6%,降低生产成本25元。今年早中稻推广机械化插秧面积106.7hm^2(1600亩),目前禾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机插秧已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欢迎。许多乡镇领导主动找农机部门要求扩大机插秧面积。2007年争取推广机插面积1333.3hm^2(20000亩),计划到2010年全县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是辽宁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65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在逐年提高,单产和总产水平持续提升。虽然全省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目前水稻育苗农艺标准化程度较低,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不高,特别是水稻工厂化育苗比重偏小、技术标准化和育苗机械化还很薄弱,还满足不了机插秧的快速发展。农机和农艺在一些方面融合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也是制约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扎实推进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进程。泉州市农机部门从2001年引进第一台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至2005年全市已经拥有了14台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和1台东洋P600高速插秧机,先后在南安、晋江、石狮等市进行试验、示范、推广。2005年全市机械插秧面积达到1360多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机械插秧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达到了“两减”、“两节”、“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黄冈市是我省的农业大市,拥有耕地面积460万亩(1hm2=15亩),种植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含复种面积)971.9万亩左右。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我市农机化综合水平也得到了发展。农机应用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在近几年的水稻机插项目的拉动下,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我市从2004年起已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范畴,也就是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水稻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因此,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