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物吸收养分可通过二条途径:一是根系吸收,二是叶面吸收。叶面施肥又称根外施(追)肥,根外施肥即通过叶面喷洒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起到调节植物生长、补充所缺元素、防早衰和增加产量的作用。采取根外追肥可直接迅速地供给养分.避免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且用量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肥料简称“菌肥”,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一种辅助肥料。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改善作物养分供应,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达到调控生长、增强抗逆性,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麒麟果枝条生长过程中矿质养分需求规律,为麒麟果绿色优质高产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麒麟果枝条为试材,根据枝条生长过程的长度(20、60、90~100 cm)与成熟程度,划分为Ⅰ~Ⅳ4个阶段,通过田间跟踪采集不同阶段枝条,分析其干物质、水分积累量、大中量矿质元素含量及积累量变化。结果表明,麒麟果枝条生长过程中水分积累量呈“S”形增长,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K>N>Ca>Mg>P>S,在枝条生长的4个阶段,N、P、K、Ca、Mg、S元素积累量均呈上升趋势,成熟枝条各元素平均积累量为1.55、0.34、3.44、1.06、0.36、0.16 g/个。麒麟果枝条对K的需求量最大,N、Ca次之,要根据各阶段养分均衡供应,枝条生长前期增加氮肥施用比例,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补充钙、镁肥。  相似文献   

4.
无土栽培的核心是营养液通过基质来准确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在环境控制、病虫防治等的配合下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无土栽培的肥水调控体系由栽培基质、营养供应方法、营养液或肥料等组成。下面简要介绍连栋塑料大棚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技术。1 配制营养液的肥料选择营养液的成分包括了作物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养分 ,由什么肥料来提供这些养分是配制营养液所首先要考虑的。由于设施栽培的营养供应是通过全价营养液滴灌到基质中 ,植物根系从基质中吸收水分养分。因此 ,营养液不能有沉淀 ,要有合适的酸碱度 ,各成分间不…  相似文献   

5.
新型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外施肥是补充作物营养,调节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按照省土肥站安排和试验方案的要求,为了验证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等在番茄上应用的实际效果,我县选在石桥镇龙头村蔬菜生态示范园进行了温室番茄水溶肥料灌根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肥料是保护地黄瓜生长过程中的不可少的养分供给。而在人们崇尚“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时代,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也需要达到无公害标准,因此通过探讨几种常用有机肥料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棚室黄瓜无公害生产的新型肥料,找出成本低,肥效高,无污染的肥料种类,为黄瓜无公害优质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果树叶面追肥,即将含有作物所需养分的肥料直接喷施于果树叶面,又称根外追肥.叶面追肥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补肥方法,其优点是施用量小,针对性强,养分吸收快,能有效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提高养分利用率.土壤结构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进行叶面追肥,可弥补根系追肥障碍等不足,从而收到显著的效果.为了提高使用效果,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调查.  相似文献   

8.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芝  刘悦上  陆卓 《蔬菜》2010,(9):38-39
<正>叶面喷肥是调节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叶面喷肥能快速补充叶类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叶菜生长。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是一种固体粉剂肥料,氨基酸含量≥10%,Cu+Fe+Zn+B的含量≥2%。笔者通过在黄瓜上示范试验该肥料,校验其在黄瓜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以期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所谓科学施肥 ,是综合考虑土壤的供肥状况 ,作物的需肥规律 ,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肥料的特性等因素 ,旨在取得高产优质、低耗产品的施肥措施。有3个基本内涵 :一是施肥既要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 ,又要维持土壤的肥力 ,达到土壤养分收支循环的基本平衡。二是减少施肥的成本 ,包括肥料的成本和施肥技术成本 ,取得低耗产品。三是施肥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即环境友好。1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1.1 养分归还学说 人类在土壤上种植作物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随着作物的收获 ,土壤中所含的养分将越来越少 ,如果不弥补土壤养分的损失 ,就难…  相似文献   

10.
从农业化学角度分析,可把农业生产巾化肥施用量的增长过程,大致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为针对土壤中某养分的缺陷或不足而采取的所谓“矫正”施肥 (补足施肥阶段)如果几种主要养分的缺陷得到“矫正”,就可能进入到主要针对营养要求施肥的第二阶段,即平衡施肥阶段。前一阶段肥料数量是主要矛盾,以提高产量为主攻目标;后一阶段养分平衡是主要矛盾,以提高品质和抗逆性、稳产高产为目的。 适用于某种作物的专用复合肥料,应属于上述施肥第二阶段的内容,为使专用肥料具有较大的普适性,我们认为试验应在补充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即此种专用肥料主…  相似文献   

11.
廖志文 《蔬菜》2003,(7):14-14
平衡施肥主要是指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肥料浪费和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施肥效益;克服障碍因子,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高效利用有限肥源。本文将湖北省几类蔬菜的需肥特点、平衡施肥效果及肥料推荐用量作概括总结,以期对蔬菜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大多数蔬菜是一年生作物,根系相对较浅,一般生长较快且没有休闲期,因此蔬菜在整个生长季对养分的吸收速率较高。与大多数大田作物相比,蔬菜作物需要大量的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17,(20)
本文是对园艺植物的土壤、肥料、水分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植物根生长需要土壤,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以满足植物根系生长的需求,而土壤状态、营养成分、水分含量等都直接影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刘善江 《蔬菜》2003,(11):20-20
施肥的前提是要知道土壤能供应多少养分,作物需要吸收多少养分。根据两者的差值和肥料的利用率计算出需要施用的养分数量(主要指氮肥、磷肥和钾肥)。一般来说,通过查阅一些植物营养教科书或肥料使用方面的书籍就能知道某种作物 “达到50 kg的产量所需要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总量”和肥料的利用率,而想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就需要依靠对当地土壤样品的分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土壤养分测定值均是指常规方法的测试值。该方法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实验和实践,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是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界的经典方法。但是…  相似文献   

14.
<正>1秋施基肥果树经过一年的生长,到果实采收,树体营养已基本消耗殆尽,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也是果树根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期,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和生长能力非常强,施肥后肥料的利用率最高。秋施肥是一年中供应果树生长的基本肥料,应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有机肥、菌肥、微量元素、速效氮磷钾为主,如腐熟的鸡粪、人畜粪、圈肥、植物秸秆等配合施菌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但不要过量施  相似文献   

15.
以日光温室促早栽培的‘贝达’砧木嫁接的‘87-1’葡萄为试材,2016—2018年,在萌芽、始花、末花、种子发育、果实转色、果实成熟和落叶等关键时期进行整株取样,分析测定植株各矿质元素的含量,计算年生长周期中各生育阶段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分配比率、需求比例、吸收速率和需求量,探明设施促早栽培条件下葡萄植株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为设施葡萄肥料高效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设施葡萄萌芽–始花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量较大,吸收分配比率为10%左右,其中氮、磷、钾、硼、铜和锰超过14%,钾更是高达21.1%;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中等。始花–末花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量最小,但吸收分配比率也达10%左右,氮和钼分别为13.0%和15.3%;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大。末花至果实转色阶段虽不是所有养分吸收的最大需求期,但吸收分配比率基本超过20%;本阶段对氮、钾和硼的吸收量在各生育阶段中最高,吸收分配比率分别为30.1%、35.0%和34.9%;对镁、铁、锰、锌、铜和钼的吸收量居第2位,吸收分配比率分别为23.2%、27.1%、23.1%、21.6%、19.9%和30.3%;对磷和钙的吸收量居第3位,吸收分配比率分别为18.9%和20.6%;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大。果实转色至采收阶段,对磷、钙和钼的吸收分配比率较大,分别为24.6%、21.9%和25.5%;氮、铁、锰和锌次之,分别为18.8%、17.2%、16.0%和18.4%;钾、镁、硼和铜最小,分别为14.3%、15.5%、15.6%和14.7%;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大。果实采收至落叶阶段,对大多数养分的吸收量在各生育阶段中占比最高,对磷、钙、镁、铜、铁、锰、钼和锌的吸收分配比率高达33.8%、37.5%、42.6%、41.1%、33.9%、35.0%、33.8%和38.7%,仅氮、钾和硼略低,但吸收量在各生育阶段中也高居第2位和第3位,吸收分配比率达18%以上;本阶段对各养分的吸收速率较低。(2)设施葡萄植株对钙的需求量最大,分别是钾的1.34倍、氮的1.35倍、磷的3.29倍和镁的5.95倍。综上,各养分的吸收贯穿设施葡萄的整个年生长周期,吸收分配比率和吸收速率因生育阶段不同而异;鲜食葡萄不仅是钾质作物,更是钙质作物。  相似文献   

16.
番茄生长期长,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如肥料运用不当,势必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为科学地掌握不同肥料运用对番茄生长、结果等习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完善无限生长型番茄的施肥技术,我们运用了7种不同肥料处理在设施大棚番茄栽培上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摸清我地区土壤养分较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通过白菜测土配方施肥参数田间试验,对作物不同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产量表现进行了摸索,为指导我地区配方施肥奠定良好基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植株养分化学速测的意义: 果树组织液中无机态营养元素的浓度比土壤中浓度高,同一元素在不同产量地块也有显著差异。果树组织液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能反映出对肥料的需求情况。但果树体内的养分含量,除随土壤供应景和种类、生长期、生长势等不同外,即使同一品种,同一生长期,不同部位其含量也有差异,同时各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的平衡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如早、涝、盐碱等),影响果树对养分的吸收和体内的含量,所以“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去看”。营养诊断必须是土壤和果树体相结合,果材的内部养分和外部生长情况相结合,进行综…  相似文献   

19.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建设 《长江蔬菜》2002,(12):19-19
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氮肥是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肥料.  相似文献   

20.
蔬菜作物的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必须不断地用施肥的办法补充养分。在施肥中要讲究技巧,合理施用,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