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提高驴的繁育力,首先应该保证驴的正常繁殖力,进而研究和采用更先进的繁殖技术进一步发挥其繁殖潜力。1加强选种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和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异,尤其是公驴对后代的  相似文献   

2.
(一)选好种驴加强选种,因为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和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别.尤其是公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驴是提高驴繁殖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1加强选种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畜进行繁殖。对于单胎家畜的选择应注意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性成熟的早晚、发情排卵的情况、产仔间隔、受胎能力及哺乳性能等方面作综合考察。同1个品种之间的繁殖  相似文献   

4.
1加强肉兔的选种选配 肉兔的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生产中应严格进行选种,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窝产仔数多和遗传品质稳定的肉兔品种,如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日本大耳白兔和塞北兔等.其次要求种兔健康活泼,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实践表明,即使同一品种内个体之间的繁殖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应选择繁殖力高的个体作为种用.公兔要求睾丸对称,阴囊周径较大,精液品质好,无恶癖;母兔要求生产性能高,发情正常,无生殖疾病,乳头在4对以上,窝产仔数多,母性好,泌乳能力强,育成率高等.因此,除了考察个体繁殖性能外,还应考虑祖先生产性能,必要时进行后裔测定.  相似文献   

5.
(一)选好种驴加强选种,因为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和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别.尤其是公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驴是提高驴繁殖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繁育是工作犬发展的基础,而繁殖力的高低是衡量繁育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因此,犬繁育在工作犬基地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影响工作犬繁育的因素众多,如遗传、营养、环境卫生以及繁育障碍性疾病等。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引起重视,认真做好犬的选种、育种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切实提高犬的繁殖能力。一、影响工作犬繁育的因素(一)遗传因素繁殖力受遗传的影响可直接由不同的品种和个体的繁殖力差异显示出来,公犬的精液的质量和受精能力以及母犬的排卵数都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精液质量、受精能力及排卵数,直接影响受精卵数目。受精卵数目的多少,直接决定着  相似文献   

7.
繁殖力系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和生殖后代的能力。提高繁殖力首先应该做到保证母猪的正常繁殖能力,进而研究和采用更先进的繁殖技术,充分挖掘繁殖潜力。1加强选种,选择繁殖性能好的优良母猪进行繁殖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乳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乳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正常体况的母猪(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较差。2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母猪发情期内排卵20个以上,而实际产仔11头左右,具有较…  相似文献   

8.
所谓繁殖力是指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它的生产力.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除繁殖方法与技术水平外,个体本身的生理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母牛的繁殖力亦是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牛为单胎动物,大多数品种的牛双犊率小于1%.因此,母牛群体的繁殖率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种猪的繁殖力通常是指种猪正常繁殖后代的能力,它是获得优良仔猪的前提,也是整个生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提高种猪的繁殖力.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种猪的繁殖力取决于种猪个体。种猪个体之间繁殖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体貌特征明显、繁殖指标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及时淘汰繁殖性能较低生产成绩较差的种猪。  相似文献   

10.
种猪的繁殖力通常是指种猪正常繁殖后代的能力,它是获得优良仔猪的前提,也是整个生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提高种猪的繁殖力,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种猪的繁殖力取决于种猪个体.种猪个体之间繁殖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体貌特征明显、繁殖指标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及时淘汰繁殖性能较低生产成绩较差的种猪.  相似文献   

11.
<正>德州驴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的四大驴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特征特性和稳定的遗传性能。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德州驴的存养数量急剧下降。提高德州驴的繁殖能力,对增加德州驴种群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德州驴繁育工作多年,现将提高德州驴繁殖能力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繁育个体的选择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异,尤其是公驴对后代  相似文献   

12.
绵羊繁殖力是指绵羊繁殖后代的能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羊的数量发展和生产性能的提高。绵羊的繁殖力受遗传、营养、年龄及其他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所影响。因此,提高绵羊的繁殖力不仅要通过选种选配、杂交改良和改变遗传特性来进行探讨,而且还要对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提高驴的繁育力,需要保证繁育公母驴具有旺盛的生育能力,管理上注重母驴受配率的提高,避免母驴的不孕、流产、难产等情况的出现,采取有效技术,提高受胎率。1加强选种繁殖力和遗传因素之间的联系十分的密切。品种和个体的差异都会影响驴的繁殖性能,尤其是公驴。公驴自身的素质影响着后代。所以,提高驴繁育力,选择高繁育力的驴种是关键。母驴的选择更倾向于正常饲养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一)选留良种母牛繁殖力受遗传的影响,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相同品种不同个体间也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以选留繁殖能力强的母牛进行繁殖。凡失去繁殖力的母牛及牛群中其他的不良个体应及时淘汰。(二)合理分群管理好牛群,  相似文献   

15.
<正>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家畜本身的生理状态,繁殖技术、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都会影响家畜的繁殖力。针对影响家畜繁殖力的因素,笔者总结多年家畜繁殖的生产经验,提出以下提高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1.加强选育选种1.1选种必须注意家畜性成熟的早晚,发情排卵情况,产仔间隔,受胎能力及哺乳性,进行综合考虑。1.2在选择种公畜时,要进行一系列与繁殖力相关的检查和系谱资料查阅,其中包括生理状态,生殖器官,精液品质和生  相似文献   

16.
家兔的繁植力受遗传、营养、年龄、气候、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首先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不同品种和同品种的不同个体,产仔数和哺乳性能是不一样的,同一品种具有一定的繁殖性能,它是品种的遗传特性,至于同一品种不同个体表现出的繁殖力的差异它是遗传变异的结果。营养水平影响家兔的繁殖力,营养不足会推迟青年母兔的性成熟,抑制成年母兔的发情,造成胚胎早期死亡,繁殖力下降。营养过剩会使母兔过肥,导致受胎率降低。由于营养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公兔精液品质下降,性欲不强等,同样可阻滞繁殖力的正常表现。不同年龄的家兔繁殖力是…  相似文献   

17.
李振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10):42-42
1 加强肉兔的选种选配。肉兔的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生产中心严格进行选种.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窝产仔数多和遗传品质稳定的肉兔品种.如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日本大耳白兔和塞北兔等。其次要求种兔健康活泼.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实践表明.即使同一品种内个体之间的繁殖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应选择繁殖力高的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讲,家兔是繁殖力很高的动物。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生产中家兔的繁殖能力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是许多养兔场、户生产水平低、效益不高甚至亏损的原因之一。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兔群繁殖力,对兔群发展及养兔效益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1 正确选种 家兔不同用途的品种之间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如肉用兔、皮肉兼用兔的繁殖力一般高于皮用兔和毛用兔。建场初期,在选择饲养何品种时,注重生产性能(生长速度、产毛量等)的同时,应把繁殖性能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如选肉用品种,生长发育良好、繁殖力  相似文献   

19.
绵羊繁殖力是指绵羊繁殖后代的能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羊的数量发展和生产性能的提高。绵羊的繁殖力受遗传、营养、年龄及其他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所影响,因此提高绵羊的繁殖力不仅要通过选种选配、杂交改良和改变遗传特性来进行探讨,而且还要对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和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给予应有的重视。1影响因素1.1遗传因不同的绵羊品种繁殖力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北方牧区的绵羊一年产1羔,而湖羊、小尾寒羊能一  相似文献   

20.
种猪繁殖力是指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种猪繁殖水平的高低是遗传、育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繁殖技术、疫病防控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种猪繁殖力,必须从影响种猪繁殖水平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 加强种猪的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