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由广西农业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留学回国博士蒋和生副研究员主持的“水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课题,在全室研究人员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艰辛努力下,采用完全体外化技术培养胚胎移植取得成功。我国首例试管水牛于1993年10月28日在广西农业大学“863”南方良种牛繁育中心顺利降生。这是我校继卢克焕教授“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成功的又一项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我校牛体外受精研究成绩令人瞩目广西农业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在“七五”和“八五”承担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课题期间,采取了国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了3000多个母牛卵巢,3万多个牛卵母细胞,开展了近40项试验,分别在牛卵母...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2):F0003-F0003
广西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11”工程“十五”建设期间,本学科通过仪器设备的添置,研究手段的更新,以及学科队伍的建设,逐渐成为一个可以承担国家和广西的重大科研项目,担负起跟踪和赶超该学科国际前沿研究任务的学科,有能力研究和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动物繁殖与育种的相关重大问题的基地。  相似文献   

4.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290-290
由山东理工大学易维明教授等承担的“十五”国家863计划项目——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F0002-F0002
由河南农业大学张全国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技术”项目,先后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4AA515010、2006AA052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6087、50676029)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20060466001)的支持。项目研究开展以来,得到了专家、同行、相关部门及学术刊物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我校该学科由共生固氮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原菌分子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动物病原菌微生物、植物分子标记等多个研究方向组成。学科现有专业人员约7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讲师25人。教授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高级职称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研究人员中有7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硕士学位,大多数研究人员均到国外进修过,有些人在国外获博士学位。从1986年至今,学科共承担科研课题44项,合计共获科研经费774.3万元。其中承担国家“863…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广西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于1993年12月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在高级职称队伍中,45岁以下6人,占高级职称总人数的46.2%;博士生导师6人(吴子恺、周瑞阳、杨丽涛、李容柏、何新华、刘丕庆),其中45岁以下的博士生导师2人。近5年来,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被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的鉴定成果2项,审定品种17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12篇。…  相似文献   

8.
上官周平,1964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目前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等10多项。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植被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植物生态适应机制、土壤-植被水分生态、植被生态效应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 植物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探索》2008,(5):F0004-F0004
番兴明博士.研究员,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95年获泰国清迈大学农业系统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自1988年以来一直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40多项。现担任云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负责人,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一昆明亚热带玉米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农业部玉米科技入户工程首席科学家。在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及开发应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第 1期6 -二甲氨基嘌呤对牛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石德顺 杨素芳 谭世俭 ( 1 )…………………………………………水牛和黄牛种间体外受精的研究谭世俭 阳年生 石德顺 ( 6 )……………………………………………………………黄牛和水牛种间核移植研究初报谭世俭 李雪峰 石德顺 ( 1 0 )……………………………………………………………鸡传染性鼻炎自家油乳苗免疫的研究梁家权 罗廷荣  …………………………………………………………………秦爱珍 黄伟坚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叶世福 阮从信 邹发英 符显栋 ( 1 3)RT …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我所现行的牛体外受精程序 ( IVF)应用于水牛体外受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水牛卵巢生长卵泡少 ,平均仅可回收 5枚卵母细胞 ,只相当于黄牛 ( 14.3个 )的1/ 3。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为 51.7% ,体外受精卵裂率为 58.7% ,均极显著地低于黄牛(分别为 87.3%和 69.6% ,P<0 .0 1)。水牛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后 ,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速度较黄牛快 ,体外受精后的第 6d囊胚发育率占 36.4 % ,累计到第 7d时占 80 .7% ,极显著地高于黄牛 ( 57.6% ,P<0 .0 0 1)。水牛早期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为 31.5% ,与黄牛的 ( 39.2 % )差异不显著 ;孵化囊胚率为 73.8% ,也与黄牛的相仿。实验结果表明 ,我所现行的牛 IVF程序应用于水牛的体外受精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特别是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系统 ,已接近于黄牛的水平。但尚需设法提高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效果 ,以提高水牛体外受精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3):F0003-F0003
一、概况广西大学微生物学于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现有博士生导师13人(马庆生、唐纪良、陈保善、罗廷荣、韦平、黄日波、梁智群、冯家勋、武波、林敏、黄思良、何勇强、方宣钧),其中陈保善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进入广西首批人才小高地——“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研究课题60余项,研究经费2 600余万元。目前在研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863课题5项,国家973课题4项。近五年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7篇,其中SCI论文25篇。2001年以来招收博士研究生57…  相似文献   

13.
(一)1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日波教授主持的“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二)13项科技成果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获一等奖项目(1项):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杨绿峰教授主持的“工程结构安全分析的新型数值理论及方法”。获二等奖项目(2项):(1)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蒋和生研究员主持的“水牛和黄牛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2)广西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农垦永新畜牧公司、广西农垦西江畜牧公司、广西区粮油食品屯里猪场合作完成的“猪瘟病毒广西流行株分子病原学及防制的研究”。获三等奖项目(10项):(1)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罗廷荣教授主持的“广西猪瘟病毒糖蛋白E2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化学化工学院林榕端教授主持的“螺旋板换热器强度研究”;(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孙太祥教授主持的“图及连续体映射的动力系统的研究”;(4)机械工程学院廖小平教授主持的“汽车关键零配件CAD/CAM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开发”;(5)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湛永钟副教授主持的“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6)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韦增欣教授主持的“几类最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该学科主要由合金相图、合金相的晶体结构、贮氢合金及能源材料、稀土有色合金材料加工、纳米材料、材料计算机模拟与合金设计、材料微结构与性能、磁学与磁性材料等研究方向组成。学科现有教授 1 7人 ,副教授 1 1人。其中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1 2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人 ,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5人 ,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 6人 ,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中任职 5人 ,拥有 5个硕士学位点。“九五”期间 ,学科共承担科研课题 46项 ,总科研经费 490万元。其中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3项 ,教育部优秀教师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  相似文献   

15.
《核农学报》2012,26(8)
2012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973计划立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组织申报的2013年度项目“主要粮油产品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形成机理及防挖基础”(2013CB127800)获科技部批准立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为加工所刘阳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于2000年12月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2001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经过“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20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13(5):F0004-F0004
中心依托华中农业大学马铃薯实验室而建立,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的遗传改良,生理生化以及资源创新与应用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由实验室和中心基地两大部分组成。现承担国际合作,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948”项目,以及其它多项省、部级和横向合作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简称"栾城试验站")于1981 年建站至今历时30 年, 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蓬勃发展。栾城试验站成立以来的试验工作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 结合农业现代化和华北农业资源持续利用, 立足大田与大规模实验及试验示范, 致力创新, 开创农业节水科技新局面。现已成为知名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第一批基本台站。并且依托栾城试验站申报、竞争并获准成立了"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至2011 年, 栾城试验站先后承担了许多国家与省部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面上与青年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及省部重大项目等。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12 项, 国家专利78 项, 制定地方标准3项。通过栾城试验站的开放, 至今已接待数百人次国内外专家的来访, 开展了数十项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 包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拉丁美洲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科研进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月24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课题启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经勇、李贤勇与全国各大稻区的60多位水稻专家一道  相似文献   

20.
预防兽医学科是2001年获得广西壮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5年来已培养出硕士生132人.其中来自亚洲、非洲的留学研究生28人.学科已形成了三个成熟的研究方向:动物传染病病原与分子病毒学、寄生虫病免疫与防治、禽病防治与病原分子生物学,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