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3 羊的品种 本次共调查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威宁绵羊和考力代羊、贵州半细毛羊等6个品种。其数量消长情况是:黔北麻羊和威宁绵羊分别下降26.45%和80.83%,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考力代羊和贵州半细毛羊分别增长18.44%、6.73%、333.9%和75.57%。其结果表明:①贵州山羊在“六五”  相似文献   

2.
自贡黑山羊产肉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贡黑山羊4月龄、6月龄、12月龄和成年羊进行了屠宰测定。4月龄羯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47%、34%;6月龄自贡黑山羊公羊、母羊和羯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45.43%、34.17%,47.13%、35.04%,47.60%、35%。12月龄自贡黑山羊公羊、母羊和羯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48.11%、37.53%,47.27%、36.53%,48%、38.47%。成年自贡黑山羊公羊、母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49.4%、38.2%,45.6%、35.9%。比较分析,表明自贡黑山羊早期产肉性能高于国内其它中小型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3.
春季和夏初在西伯利亚草原约10%的母羊及60%的羔羊寄生有羊蜱蝇,在森林坡地10—16%母羊及60—100%羔羊有羊蜱蝇。感染有90—120个羊蜱蝇的羔羊的生长比未感染羊降低13%,每只羊产毛量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检测,探讨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肌肉风味的影响,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氨基酸总量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提高30.06%和0.57%,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提高29:49%和0.13%;从主要脂肪酸含量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0.29%和10.05%,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13.54%和22.01%;从挥发性脂肪酸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2.93%和6.44%,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21.24%和24.09%。杂交后代杜寒F1和杜寒F2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羊肉膻味。  相似文献   

5.
胚胎移植术后对供体母羊繁殖机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只发情供体羊术后对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恢复发情时间为24d,采得胚胎越多,发情恢复期越长。体况中等的母羊,发情恢复快。供体羊情期受胎率50%,而非供体羊情期受胎率61.1%,供体羊产羔率174%,而非供体羊产羔率为213%,供体羊产羔成活率为73.3%,而非供体羊产羔成活率87%。  相似文献   

6.
我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以养羊为主的纯牧区,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我们认真落实毛主席“改良畜种”的指示,积极开展了绵羊育种工作。1976年全区绵羊实现了杂种化,细毛杂种羊发展到147000多只。一类羊46703只,占杂种羊的41.8%;二类羊20505只,占杂种羊的18.34%;三类羊31401只,占杂种羊的28.13%;四类羊13025只,占杂种羊的11.66%。细毛杂种羊的质量逐年有所提高,各项生产性能接近育种指标。去年测定北滩公社一级母羊平均产毛量4.15公斤,剪毛后活重平均41.3公斤。全区绵羊毛产量  相似文献   

7.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垦150团场是新疆三北羔皮羊的主要饲养场之一。该场建立于1958年,1961年开始用纯种三北羊(即卡拉库尔羊)改良哈萨克羊和细毛杂种羊。截至目前为止,全场已有新疆三北羔皮羊10,000多只,基础母羊占78%,年产羔皮5,000余张。几年来向自治区和十二个兄弟省区提供种羊10,706只。据1979年自治区新疆三北羔皮羊品种验收小组鉴定,符合验收条件的占全场绵羊总数的70%。鉴定2,748只羔羊的结果表明,中花占88.58%,特、一级羔羊为35.77%;后裔  相似文献   

9.
草原畜牧业的脆弱性集中表现在牲畜越冬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随着牲畜逐年增多,草原持续退化,“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一直未能改观。要使畜牧业生产稳定优质高产,就必须解决牲畜的越冬问题,尤其要解决幼年羊的越冬问题。我县1979年以来共死亡绵山羊102,175只,年平均死亡20,435只,其中幼年羊占50%以上。如仙米公社讨拉大队1979年春损亡周岁羊685只,占损亡总羊数64.1%,占周岁羊总数15.8%;皇城公社马营大队1982年春损亡羊914只,死亡率9.93%,其中幼年羊694只,占75.9%。可见幼年羊的死亡远比成年羊严重。原因是幼年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哈萨克羊胚胎移植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移植受胎率的高低成正相关;环境温度的高低对胚胎移植受胎率有一定影响,室温在17℃和25℃时的受胎率分别为44.44%和47.25%;移植双胚可显著提高受胎率,移植单胚和双胚的受胎率分别为47.02%和50%;受体羊重复利用对移植受胎率有严重不良影响,重复利用的受体羊受胎率仅为21.42%,初次利用受体羊受胎率46.09%.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羊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羊的血吸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羊的血吸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16.88%,粪检阳性率为13.57%;羊的野粪占野粪总数的44.64%;羊的主要感染季节为4~6月;放牧羊的感染率高于舍饲羊。这一结果对制订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江黄羊改良地方山羊生长育肥春羔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南本F1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比地方山羊提高40.0%和47.4%补料后增重效果显著,南本F1和地方山羊分别比放牧组提高70.3%和79.8%,增肉剂的增重效果为14.3%,对照组,补料组和增肉剂组中的南本F1分别比地方山羊增重提高15.6%,9.6%和7.1%,南本F1六月龄体重达18.98kg,屠宰率46.7%,分别比地方山羊提高36.5%和7.1%,差异显著。和南江黄羊改良地方山羊  相似文献   

13.
青海草地载畜量计算方法与载畜压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草地资源理论载畜量为1608.08×10^4羊单位。其中,天然草地载畜量为1282.84×10^4羊单位,人工草地载畜量为224.78×10^4羊单位,农作物秸秆载畜量为104.45×10^4羊单位,分别占理论载畜总量的79.77%、13.73%和6.50%。与全省2009年度存栏牲畜3020.05×10^4羊单位...  相似文献   

14.
无角陶赛特羊与多浪羊杂交改良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外著名肉羊品种无角陶赛特公羊为父本.以我区地方优良肉脂兼用型多浪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克服多浪羊尾脂过多、四肢过长、肋骨开张不理想等不足.进一步提高多浪羊的出肉率,是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小区试验数据显示,陶F1胸围较多浪羊提高9%~10%.胸围指数提高12%以上,日增重较多浪羊提高24%~33%;尤其是多浪羊硕大的尾脂显著减少.仅为本品种尾脂60%。这是本次杂交试验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口疮”。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传播速度快,流行广泛,世界各地凡有养羊的地方都有发病的历史,主要对羔羊危害大,影响其生长发育,死亡率为1%~15%。  相似文献   

16.
无角陶塞特羊与多浪羊杂交改良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外来著名肉羊无角陶塞特公羊为父本,以新疆地方优良肉脂兼用型多浪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克服多浪羊尾脂过多,四肢过长,肋骨开张不理想等不足,进一步提高多浪羊的出肉率。试验数据显示,陶F1胸围较多浪羊提高9%~10%,胸围指数提高12%以上,日增重较多浪羊提高24%~33%;尤其是多浪羊硕大的尾脂显著减少,仅为本品种尾脂60%,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宁夏农垦五个羊品种舍饲行为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种羊场舍饲的滩羊、小尾寒羊、特克萨尔羊、萨福克羊、无角道赛特羊,分品种进行24h行为规律观察。结果表明,采食、反刍、休息时间三者的比值为滩羊1:1.72:1.78,小尾寒羊1:1.68:1.75,特克萨尔羊1:1.71:1.72,萨福克羊1:1.71:1.77,无角道赛特羊1:1.71:1.73,各品种供试羊采食多集中在白天;反刍、休息多集中在夜间。在草料充足的情况下,各品种供试羊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为滩羊5.3%,小尾寒羊5.1%,特克萨尔羊2.94%,萨福克羊3.65%,无角道赛特羊3.83%。  相似文献   

18.
张念文  管生 《中国养羊》1995,15(3):11-12
试验表明,饲喂混合精料的山羊日增重、肉草比、包头效益比饲喂单一精料组间分别提高25.28%、23.85%和65.74%,比只喂饲草组羊分别提高49.86%、64.34%和111.28%;单一精料组羊的日增重、肉草比、饲养效益又比只喂草组羊分别提高19.62%、53.17%和27.48%。饲喂精料组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只喂饲草组羊提高4.59和4.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伊维菌素浇泼剂对感染羊鼻蝇幼虫的249只绵羊进行驱治试验,并留30只感染羊作为阳性对照组,投药后33~37d剖检。结果:阳性对照组羊鼻蝇幼虫感染率为53.33%,平均感染强度9.5(4~17):伊维菌素浇泼剂对感染羊鼻蝇幼虫的驱净率97.62%,驱虫率98.74%。  相似文献   

20.
放牧前后肉用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00日龄、1岁以及5岁年龄段的杂种肉用羊为实验用羊,采用冷式提取脂肪技术以及气相色谱(GC)技术测定了肉用羊不同阶段体脂脂肪酸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前与放牧后羊体脂脂肪酸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在肌肉中,放牧前羔羊、放牧1岁羊及5岁成年羊之间在单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分别为45.22%、27.46%和24.83%。羔羊和1岁羊及成年羊在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分别为8.45%、5.78%和5.1%(P<0.05),奇数碳脂肪酸在5岁成年羊肉中为最高,达到6.09%,其次是1岁羊,为5.74%,羔羊最低,仅为2.89%,三个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肌肉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羔羊为最低,其含量为0.14%,其次是1岁羊,为0.34%,5岁成年羊的含量最高,达于0.41%。皮下脂肪酸在年龄组之间也表现出变化,三个年龄组之间比较,单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羔羊为最高46.35%,其次为1岁羊31.55%,最低是5岁成年羊28.45%,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岁羊最高为5.69%,羔羊次之5.47%,5岁成年羊最低4.86%,羔羊和1岁羊该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5岁成年羊(P<0.0),但是,羔羊和1岁羊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个年龄组皮下脂肪中奇数碳肪酸的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其含量分别为5.46%、5.84%和5.99%。羔羊皮下脂肪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为0.1%,显著低于5岁成年羊(0.2%)。1岁羊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居中为0.14%,与其他两个年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