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设施春提早小果型西瓜种植中茬口、土壤地力等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总结出一种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通过选择最适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适时精细化育苗,固氮菌剂的施用,茬口间高温闷棚等技术的改进,实现温室内早春茬种植小果型西瓜后再复种豇豆、结球甘蓝的周年高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并对调节温室地力,培土固氮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果型西瓜由于具有外形美观、瓤质细嫩、生育期短、携带方便等优点 ,适合家庭消费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国内外西瓜生产中发展较快。目前我国栽培面积已达 2万 hm2 以上 ,市场前景看好。而新疆小果型精品西瓜的生产起步较晚 ,栽培技术还基本是空白。为此 ,我们对此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王永恒 《种子科技》2011,29(9):47-48
"小麒麟"西瓜原名"XQL02",属早熟花皮黄瓤西瓜品种,由南京利华蔬菜研究所以WR06-11×WR11-16配组,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审定(苏审瓜20060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西瓜的消费需求悄然发生变化,小果型、超甜和  相似文献   

4.
王宇楠  郭尚  王海珍 《中国种业》2023,(10):183-186
小果型西瓜因个头小、口感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喜爱。山西农业大学研究了设施专用小果型西瓜非特异性区域促早熟栽培技术,并获得技术发明专利。该技术主要通过M型垄可在垄中间凹陷处形成水渠,便于浇水,且能保证水分下渗到根系周围,提高水分利用率;定植后至有苗破膜前,黑白间色膜可有效缩短幼苗缓苗时间;通过二层拱棚可缩短瓜蔓营养生长时期;通过V型吊蔓可增加单位面积苗数,实现合理密植;采用双打顶技术,首次打顶促进有效结果侧枝形成,二次打顶在坐果后,瓜蔓长至吊蔓铁丝处进行,可控制瓜蔓长势;作为采摘项目时,种植行间铺设无纺布地膜,便于游客在行间观赏采摘。  相似文献   

5.
黄小玉系从日本引进的早熟小果型礼品西瓜新品种.东海县蔬菜站去年从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引进试种,经过2年的试验,该品种表现早熟、抗病、高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嘉年1号西瓜新品种原名"嘉年华",属早熟花皮红瓤小果型西瓜品种,由韩国Yongjae Kim以NO.219×NO.220配组,于2002年育成.  相似文献   

7.
美月属于花皮红肉类型的小型礼品西瓜,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品种特性本组合属于早熟小果型西瓜,全生育期冬播80~85天,夏播63~65天,果实平均发育期为28天。植株生长势较强,第一雌花节  相似文献   

8.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西瓜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市西瓜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对西瓜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和特征进行总结,基于消费者行为制定西瓜市场的营销策略:在产品策略上研发小果型西瓜、注重西瓜的口感和质量;在价格策略上保质低价;在渠道策略上拓展网店微商等网上渠道;在促销策略上开展西瓜展销活动和广告营销,以提高西瓜市场的市场营销水平,促进北京和全国的西瓜的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开封蔬菜科学研究所经过3年的研究,选育成功珍春、春丰、东方之子、满春、春兰等5个小果型西瓜品种。据国内有关专家鉴定,该系列西瓜的丰产性和品质都优于在国际上盛行的“台湾黑美人”,居全国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玲珑王西瓜 玲珑王西瓜2007年通过全国西瓜品种鉴定委员会评审。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小果型、极早熟西瓜。商品种子黑褐色,籽小,千粒重32克。植株长势中强,茎蔓较粗壮,分枝能力中等。雌花出现甲,易坐果,开花至果实成熟约需28天。果实商品率高。果实椭圆形,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精良小果型西瓜品种,对春季设施条件下10个不同品种小果型西瓜进行品质分析和综合评价。依据品鉴标准由品鉴人员品尝后对西瓜打分,依次对西瓜的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及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及记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含品鉴得分在内的18项指标进行分析,获得10个西瓜品种的综合得分及最终排名。从品鉴结果看,‘苏梦107-446’的评分最高,表现最好;从西瓜果实经济性状方面比较,‘苏梦108-020’的单瓜重和横径最大,‘早春红玉’的果实纵径、果皮厚度和果形指数表现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内在品质中可溶固形物方面‘,苏梦107-446’的中心和边际可溶固形物含量最大;其他内在品质指标方面,‘早春红玉’的蔗糖含量最高,‘苏梦111-034’的柠檬酸含量最高,‘苏梦107-409’的莽草酸含量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项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取5个主成分,5项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7%,能够解释89.7%的原始数据信息。10个供试小果型西瓜的品质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苏梦107-409’‘、苏梦111-032’‘、苏梦111-034’‘、苏梦108-020’‘、早春红玉’‘、...  相似文献   

12.
以20 cm蒸发皿水面蒸发量为灌水依据,结合西瓜不同生育阶段需水规律,研究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对设施小果型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植株的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水量、灌水频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中W2F2(灌水量75%Ep,灌溉频率6 d)处理综合表现最佳,该处理西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蔗糖、果糖和番茄红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均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产量达41247 kg/hm2,与产量最高的W3F1(灌水量90%Ep,灌溉频率3 d)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53.4 kg/m3,与最高的W1F1(灌水量60%Ep,灌溉频率3 d)没有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均处于中间水平,为最优灌水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设施小果型西瓜绿色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东台市自古有"高田好种瓜,低田能放鸭"的谚语。东台市作为全国"中国西瓜之乡",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拥有早春红玉、特小凤、小兰、8424、全美4K、夜须、苏蜜系列等品种以及独特的双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方式,东台西瓜以其特定的品质甜透了大江南北。一、东台市西瓜产业发展现状2019年东台市种植西瓜近30万亩,总产量90多万吨,规模居江苏省第一,小果型精品西瓜规模居全国第一。东台西瓜品质独树一帜,十分畅销,  相似文献   

14.
庄玉秀  田芳  魏晓琴 《种子科技》2005,23(3):179-180
压砂地栽培是西北干旱地区为抵御干旱、发展农业生产创造的一种蓄水保墒的抗旱耕作栽培模式.干旱地区宜耕地铺压砂石后,不仅使作物增产显著,而且使作物品质明显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地区压砂地西瓜栽培就是西北地区压砂地栽培的典型代表.现将黑美人西瓜压砂地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富一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选育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性,于2017年12月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品种特性、配套技术进行描述与总结,旨在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小果型西瓜品种早熟性比较与果实膨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钢  寿森炎 《种子》2001,(4):3-4
本试验比较了多个小果型西瓜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及果实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佳宝”,“绿铃”和“早生红玉”的第一雌花节位低,果实发育速度快,品质优,商品性也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佳人”虽然产量较低,但由于其极早熟,品质优良,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获得多倍体小果型番茄材料,研究小果型番茄多倍体的特征特性。【方法】以番茄半栽培型亚种(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ssp.subspontaneum Brezh.)的5个小果型品种为诱变材料,用改良秋水仙素涂抹法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秋水仙素对不同品种番茄的诱导效果以及变异株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结果】小果型番茄经秋水仙素诱导后变异株性状表现为:苗期生长受阻,叶变厚、颜色深绿、叶形指数变小,花器变大,叶下表皮气孔器变大、气孔频度下降、保卫细胞内叶绿体含量增加,花粉变大、花粉育性下降。四倍体番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复杂,同源染色体出现了多种联会方式。【结论】5个小果型品种均获得了四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黄永修 《中国种业》2011,(Z2):50-51
西瓜素有"夏天水果之王"的美称,在厦门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中小果型、优质高档西瓜需求正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04年厦门引进西瓜新品种惠铃试验成功,2005年和2006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010年已推广面积近200hm2。为进一步挖掘西瓜新品种惠铃的市场潜能,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小果型番茄生产随着销售市场的扩大,2001年冬种植面积达3286.67hm2。种植当家品种为圣女、亚蔬6号。其种子供应偏紧且价高,为扩大种植者对品种的选择范围,促进小果型番茄的生产,海南省种子站引进小果型番茄新品种8个与当家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京欣二号西瓜早春保护地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欣二号西瓜属早熟绿底条纹红瓤中大果型西瓜,由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7。在淮北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一般产量4000kg/667m^2左右,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