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园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觉晚  孙少华 《茶叶》2003,29(4):206-207
湖南兰岭茶厂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灰尺蠼、大尺蠼(油桐尺蠖)、茶毛虫、丽绿剌蛾、茶弈剌蛾、角胸叶甲;害虫主要天敌有茶园蜘蛛、瓢虫、草蛉、步甲、螳螂、绒茧蜂、黑卵蜂。三种不同管理类型茶园害虫——天敌群落多样性,以生态调控园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自然控制园多样性指数与生态调控园近似,但均匀度指数低于生态调控园。以化防管理园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说明喷用化学农药治虫、防病、除草对茶园害虫、天敌群落结构破坏性极大。  相似文献   

2.
湖南娄底地区茶园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共查得茶园害虫89种、害虫天敌119种,主要为捕食性天敌,其中以茶园蜘蛛最多,有41种,占天敌总量34.45%。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是茶园主要害虫,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紧密配合采摘,修剪等农艺措施,逐步减少茶园施用化学农药次数,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汉鹄 《茶叶科学》1985,4(1):59-60
开发利用自然天敌资源,是发展害虫生态控制和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作者对安徽茶区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一)茶园天敌资源丰富,且对害虫有一定控制能力初步查明安徽茶园害虫天敌,多达300余种,包括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蜘蛛、捕食螨和食虫鸟类,以及多种昆虫病毒、白僵菌、虫草和蚜霉等。许多天敌昆虫明显表现与害虫的发生有同步现象和制约效应。如异色瓢虫(Leisaxyridis)、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等  相似文献   

4.
茶园害虫天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汉鹄 《茶叶科学》1984,4(1):59-60
开发利用自然天敌资源,是发展害虫生态控制和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作者对安徽茶区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一)茶园天敌资源丰富,且对害虫有一定控制能力初步查明安徽茶园害虫天敌,多达300余种,包括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蜘蛛、捕食螨和食虫鸟类,以及多种昆虫病毒、白僵菌、虫草和蚜霉等。许多天敌昆虫明显表现与害虫的发生有同步现象和制约效应。如异色瓢虫(Leisaxyridis)、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等  相似文献   

5.
利用茶园天敌优势,开展害虫生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概念及重要意义茶园害虫生态控制是茶园综合治理的核心,它是在深入了解茶园生态系统内有关因素的特性、动态和相关联系的全貌下,运用有效的防治技术,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的繁殖条件,尽量减少喷布化学农药次  相似文献   

6.
茶树虫害综合治理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培育,筛选出茶黑毒蛾绒茧蜂、茶园蜘蛛、871白僵菌等有应用价值的天敌;提出扑虱灵、巴丹、喹硫磷、拟除虫菊酯类和灭螨灵等市郊和、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与871白僵菌等生物农药的单、混或轮用的增效、降残应用方案;在安溪县大秀建示范区66.7公颂。主要结果:秋茶结束后用石硫合剂喷一次,次年春中 喷化学农药;根据当地的虫情和害虫天敌的种类与数量,在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下,选用上述农药在  相似文献   

7.
胜邦生物杀虫剂防治茶蚜、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茶蚜、茶小绿叶蝉是云南茶区春茶季节危害较重的两大害虫,严重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依靠化学农药防治,导致大量害虫天敌被杀死,茶树害虫抗药性增强,常发生猖獗危害。经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胜邦生物杀虫剂对茶蚜、茶小绿叶蝉有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茶蚜和茶楼癭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螨类是福建省茶区常见的刺吸性口器害虫、害螨,以往茶园防治茶蚜主要使用扑虱灵、乐果、甲胺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螨类则大量使用三氯杀螨醇.造成极为严重的农药残留,为此,应抓紧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茶园适用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系统的配套技术,以替代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本试验对集琦虫螨克等药剂对茶蚜及螨类适用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害虫茶蚜(ToxopteraaurantiiBoyer);茶橙癭…  相似文献   

9.
根据崂山茶区的生态环境和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本文提出一套适合本茶区应用的控制技术:在茶园间作紫花苜蓿、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或留草等生态恢复技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蓄养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加强对害虫发生情况的监测,结合采茶等农艺活动,对害虫实施点片防治或人工防治;秋茶结束后喷施化学农药,以消灭在茶园越冬的害虫,或用纱网覆盖茶蓬,阻止绿盲蝽回迁茶园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花生田种级昆虫群落结构,阐明主要害虫及天敌种间对应关系,明确主要害虫及潜在天敌种类,为花生害虫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奠定基础,通过采用传统形态、解剖和DNA条形码三种鉴定方法,对2016-2017年辽宁阜新花生田昆虫进行种级分类鉴定,解析昆虫群落结构,并对害虫优势种、常见种与天敌的发生动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阜新花生田昆虫种类丰富,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害虫优势种为双斑萤叶甲(2 793±3头)和小绿叶蝉(1 725±341头),收集到对应天敌7种(1 477±184头)和19种(2 116±353头);害虫常见种花生蚜(826±110头),收集到天敌23种(2 656±353头),天敌种类丰富。天敌与害虫发生动态及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双斑萤叶甲显著相关的天敌是黑背毛瓢虫,与小绿叶蝉显著相关的天敌种类是龟纹瓢虫、叶色草蛉、大草蛉、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黑食蚜盲蝽和黑头叉胸花蝽;与花生蚜显著相关的是大灰食蚜蝇、烟蚜茧蜂、窄腹食蚜蝇、烟盲蝽和斜斑鼓额食蚜蝇。本研究阐明了阜新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稳定,天敌资源丰富;明确了双斑萤叶甲、小绿叶蝉和花生蚜的田间潜在控害天敌种类,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崂山茶区茶树害虫的发生及生态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明祥  姜瑞德 《中国茶叶》2010,32(2):10-11,37
崂山茶区茶树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为主。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绿盲蝽是危害茶树的主要种类。目前,防治这些害虫仍然以化学农药为主,出现了农药用量大、茶园害虫种类单一、天敌种类和数量锐减等生态环境脆弱现象。根据南方茶区开展害虫生态控制的经验和崂山茶区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崂山茶区开展害虫生态控制的可能性,以及可供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兰岭茶厂茶园病虫草无公害治理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从建园开始,始终把茶树、病虫草害及其自然天敌与生态环境视为整体,坚持不用化学农药,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利用天敌配合修剪,采摘,耕锄等无公害农艺措施,控制病、虫、杂草的大发生取得明显成效。茶园生态进入良性循环,茶园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明显多于害虫秒数量。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病害草害亦轻,近年抽检茶样,各检测项目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3.
茶尺蠖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苏、浙、皖三省相邻茶区发生危害历史较久的主要茶树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该虫,使茶园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许多有效的天敌不能在茶园生态系中得到繁衍,导致一些次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了开展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笔者对茶尺蠖的天敌资源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连年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信阳地区茶园常见害虫和天敌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期的调查了解到信阳地区茶园常见害虫种类和天敌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摸清了茶尺蠖、茶毛虫、小绿叶蝉三种常见害虫的发生规律;针对信阳地区茶园害虫种类和天敌资源丰富的特点,我们在进行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防治害虫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假眼小绿叶蝉合理用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是在研究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前提下,为做到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以达到控害保益,逐渐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而进行的。通过几年的药剂筛选试验,业已确定优乐得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特异性药剂,残效长,对蜘蛛等天敌伤害小。根据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进行合理施药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根据茶树害虫优化防治的现状,从茶园生态系、动态平衡的原理及近40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茶园害虫优化防治的重要性和目标,并制定了茶树害虫不同种群组合的防治模式,阐述了主要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措施和依据。多年通过对常发性小绿叶蝉多点对比试验,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用药保护天敌优化防治区,茶园蜘蛛比常规化防区多34.61%,叶蝉密度、芽叶被害指数比常规化防区分别低37.48%、9.98%。全园喷布农药次数由6—7次下降到1—2次,每亩比常规化防区减少治虫费用7.54元。鲜叶亩产三年平均多5.52%。  相似文献   

17.
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Emposca)vitis Gothe是我国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吸汁害虫。生态防控该虫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宽容地去善待茶园的各种生物(害虫),允许少量假眼小绿叶蝉存在的思想。生态防控的技术措施有: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分批勤采与适时强采茶叶、适度修剪、诱杀等。  相似文献   

18.
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明确茶园中蜘蛛的种类及其在生态调控茶园中对害虫的控制作用,1998年笔者对不同管理水平茶园中的蜘蛛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多样性比较.同时对生态调控茶园中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消长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蜘蛛对小绿叶蝉的控制能力,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茶小绿叶蝉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依靠农药防治,使茶园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许多有效的天敌不能在茶园生态系中得到繁衍。为了开展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笔者在茶园综合防治示范试验的同时对茶小绿叶蝉的天敌资源及控制作用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室内饲养观察。经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已确认捕食  相似文献   

20.
湘西茶树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沉晓  王沅江 《茶叶》1994,20(1):22-25
1987、1990年在湘西的古丈、永顺、凤凰、保靖、花垣、龙山、吉首等6县(市)的重点茶区进行调查,查得茶树害虫115种,害虫天敌179种。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是普遍发生的常发性害虫。天敌以茶园蜘蛛最多,占总量的55.93~84.62%。文内还报道了不同生境、不同海拔高度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