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上采用脱毒种薯,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经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采用脱毒种薯种植比传统种薯种植增产30%~50%,而且薯块商品性状好、表皮光滑、形状整齐、大小一致,因此推广脱毒马铃薯丰产优质集成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6条对策:加快专用优良马铃薯新品种引育、筛选与示范推广,做好优质脱毒种薯生产、调运、推广,推行连片规模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建立多渠道市场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懂布村进行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脱繁育脱毒马铃薯“艾玛2号”新品种和当地自留种薯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艾玛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平均产量2 375 kg/667 m2,比对照产量(1 505 kg/667 m2)提高57.8%,为江孜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田生产中脱毒马铃薯比未脱毒马铃薯增产30%~50%,深受种植农户欢迎,激发了西南山区科研单位、县市、乡村建立脱毒种薯基地、广大农户争相购入脱毒种薯进行大田规模种植的热情,大大加快了该地区脱毒种薯推广的步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毕节地区建成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的种薯扩繁中心,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标准化进程,在总结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和示范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有关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方面的规定,我们提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试行)。现介绍如下,供生态气候特点相同或类似地区指导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承德地区马铃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承德地区马铃薯的现状:品种布局不合理,60-80年代老品种还在应用,新品种较少,脱毒种薯的种植率不高,这些都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承德地区马铃薯发展的方向:培育、引进新品种,大力推广脱毒薯的种植,并建立马铃薯的营销和物流中心。只有这样,承德地区的马铃薯产业才能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马铃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 ,再试管快繁脱毒植株 ,在防蚜温室育苗盘微繁 ,获得脱毒小型薯 ,并繁殖 3~ 4代 ,即成为生产用脱毒种薯。目前 ,山东省种植的脱毒种薯是利用微型脱毒小薯在高寒地区繁殖几代后运回 ,成本比普通种薯高 ,但推广脱毒种薯一般比未脱毒马铃薯增产 50 %。苍山县种子公司在推广脱毒薯的同时 ,在规定使用年限内研究高倍快繁和防止蚜虫重新传毒等项技术 ,使种薯退化速度减慢 ,保持繁种和推广的高质量 ,高效益。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脱毒马铃薯特点以鲁引 1号为例 ,脱毒马铃薯生长势强 ,比未脱毒薯增加株高 2 5%、…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马铃薯通过茎尖脱毒后在自然条件下种植几代还能发挥其脱毒效应,以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脱毒1代、脱毒2代、脱毒3代、脱毒4代、脱毒5代和未脱毒6个处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脱毒1~5代均表现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强、产量高,产量为2 054.53~2 160.8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16%~20.07%。这充分说明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退化速度比较缓慢,通过茎尖脱毒后,在开放自然条件下连续种植5年以上。如果在种薯繁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种措施,还可增加其脱毒后的使用代数,从而降低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加速脱毒种薯推广应用,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基地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固原市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2003年自治区第一次固原工作会议将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固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品种选育、引进、脱毒薯生产及种薯基地建设、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使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品种引进选育、脱毒原原种生产、良种繁育、种薯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贵州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农业部规定的一种主要农作物,更是贵州山区老百姓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在我省发展迅速,尤其在近年来随着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面积的不断增加,推广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全产业链雪川农业是一家以马铃薯种业为核心、以马铃薯全产业链为支撑,集育、繁、推、储、加、销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集团。通过向薯农提供各类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的脱毒种薯、种植解决方案、农业金融服务和马铃薯产后销售、面向全国不同产区持续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形成了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品种和农业新技术IP(Intellectual Property)商业化、农业数据管理、农业金融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平台。  相似文献   

12.
王永平 《作物杂志》2003,19(5):23-24
本研究通过引进筛选出适合甘肃河西走廊栽培的特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张引薯1号,改良脱毒种薯的组织培养生产繁育技术;通过地膜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创办科技型经济实体,探讨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将科研、基地、市场、流通各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河西走廊取得了很好的生产示范效果。结果表明,特早熟地膜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平均产值30235.05元/hm2,比对照(马铃薯露地单种模式)提高124.29%,比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模式提高118.98%。5年累计示范1.05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是指用组织培养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微型薯)种植一代后繁育出原种,再用脱毒马铃薯原种种植繁育出的马铃薯种。一级种薯可直接运用于马铃薯大面积生产,或者再繁育一代,将二级种薯运用于大面积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与原种繁育,对技术与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主要在科研单位或比较专业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湟中县引进的4个马铃薯新品种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青薯2号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陇薯5号产量为2703.4kg,增产13.1%,庄薯3号产量为2473.5kg,增产3.5%,2个品种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示范推广。青05-11-16产量为2143.4kg,减产10.3%, LX-22产量为1433.4kg,减产40.0%,这2个品种不宜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滕州市是山东省最大的马铃薯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区,每年需商品种薯近 4000万千克,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高低.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脱毒微型薯在枣庄市种植与东北高纬度种植的对比试验及在自然条件下脱毒种薯再退化速度试验,为大面积推广自繁种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及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值。脱毒马铃薯推广的第一步是繁殖脱毒种薯。从广义上讲,脱毒种薯的繁殖是从脱毒试管苗开始的.然后由试管苗繁殖脱毒微型薯(也叫脱毒小薯或原原种),由微  相似文献   

17.
全粉加工及炸条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引进油炸加工型品种资源菲多利为父本组配杂交.经系统定向选择,历时8年培育而成.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陇薯7号脱毒种薯繁育,主要包括脱毒苗组培快繁、微型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本文结合陇薯7号种植特点,只就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陇薯7号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脱毒原种的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区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9个国家级贫困县,但由于多种原因,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综合分析,在多种造成低产的原因中,种植品种退化严重、种薯质量低劣是其主要原因。1问题1.1生产经营体系尚未健全目前我区马铃薯种薯的脱毒、生产、经营仍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以商品薯经营企业或合作组织为辅。农技推广部门更多地注重种薯的脱毒,企业或合作组织更多地注重于繁殖自建商品薯基地所需的种薯,种薯生产、贮藏主要分散于各家各户,生产、贮藏条件各有不同,生产、贮藏管理措施各异,种薯质量参差不齐,造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而不扩,推而不广。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适应性广,宜粮宜菜,营养全面,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9.6%,但单产水平低于世界均产15.6%,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不够深入广泛。本文针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提出一些看法,同时对脱毒种薯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以供马铃薯从业者阅读参考。一、关于马铃薯脱毒种薯(一)马铃薯脱毒的起因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繁育过程更易携带和积累病毒、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开始,山西省从种薯繁育破题,毅然推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补贴政策,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环节进行补贴,同时激活了生产单位和种植农户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贫困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