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系)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生育时期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初步探讨四川丘陵旱地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适于四川丘陵旱地套作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为绵麦367和川麦104。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旱地小麦产量特征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以抗旱闻名的山西省旱地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在雨养和灌溉2种水分处理下分析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以及各年代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探明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提升的生理及形态机制,对未来旱地小麦育种的性状选择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山西旱地小麦品种平均产量随年代逐渐增加,1990s前产量的年均增益明显高于1990s后,1990s-2010s间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随年代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和抗旱性随年代呈波动性变化。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整体偏低,通过遗传改良提升产量仍具有较大的空间。综合产量因素的改良趋势,在今后的旱地小麦育种中应继续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以提高小麦穗粒数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旱地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生理机制,利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区水旱地基因型春小麦品种‘和尚头’、‘宁春4号’和‘高原448’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法,对种子萌发期胚芽鞘长度、胚根数目及长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气孔密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5),旱地品种各萌发指数均优于水地品种,这与旱地品种生长环境及长期人工选择有关。这对进一步确定西北旱地小麦品种抗旱生理形态指标,定位相应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笔者从陕西省铜川市种子管理站获悉: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审定,由陕西省铜川市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这是2009年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一个旱地小麦品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5个旱地小麦品种。这标志着铜川市的旱地小麦选育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铜麦6号由铜川市种子管理站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技  相似文献   

5.
豫麦48号是利用杂交育种理论,采用水旱交叉选择而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对其成产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穗粒数,其次为单位面积穗数,因此,豫麦48号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应是保持一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注重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1997—1998年,在山西省襄汾就从国外引进的冬丰1号小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年型肥沃旱地条件下,冬丰1号小麦品种的产量与晋麦47号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主要农艺性状优于晋麦47号。建议在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肥沃旱地及扩浇地积极示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在晋南麦区和黄淮麦区旱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骨干品种12057、晋麦33号、晋麦47号主要性状的年度变异、丰稳性的遗传效应的分析,探讨了旱地小麦品种生命力衰退的原因。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丰稳性在于其变异大的成穗数和稳定的穗粒重;品种生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抗逆性的丧失;并将品种的生命周期蚜分为优势期、品种-环境适应和衰退期;认为任何品种都具有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8.
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选育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小麦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育种和生产需求,以临丰3号为母本,临优145为父本,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而成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7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3年、2014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 546.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9.2%,株高75 cm左右,穗长7 cm左右,千粒重41 g,生育期236~240 d,粗蛋白18.09%、湿面筋37.9%、Zeleny沉淀值43.0 m L,抗旱性好品质优。由此可知,品种晋麦97号适宜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渭北旱塬等黄淮旱地麦区引种种植。本研究解析了晋麦97号育种策略,对黄淮旱地小麦育种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培育突破性旱地小麦新品种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9.
随着旱作农业的发展,在小麦生产上对旱地品种的选育普遍引起重视。目前以评选优良小麦旱地品种为主要目标的区域试验也相应地加强。但在评价品种的优劣上仍沿用各点亩产均数法。从旱作农业上来看,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为了较确切地评价旱地小麦品种,我们提出了三个评价参数:稳产指数、旱作潜力系数、稳潜积。现以81—82年度,黄淮旱地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黄淮旱地小麦品种评价指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黑麦草前茬与小麦前茬对后作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施氮水平下,水稻品种9522与武育粳3号的叶片含氮率,前期以黑麦草为前茬时低,以小麦为前茬时高,后期则相反;成熟期9522植株的吸氮量、干物质量及产量,在同一施氮水平时,不同前茬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而武育粳3号成熟期植株的吸氮量、干物质量及产量在同一氮肥处理水平时均表现为以黑麦草为前茬时高,以小麦为前茬时低;两品种的结实率与千粒重均为小麦前茬高于黑麦草前茬。  相似文献   

12.
干旱条件下氮营养对小麦不同抗旱品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建军  陈培元 《作物学报》1996,22(4):483-489
在土壤干旱条件下,3米小麦品种叶片水势、饱和渗透势、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导度、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明显降低,且施氮小麦的下降幅度大于不施氮小麦,干旱削弱了氮素营养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促进作用。土壤愈旱,渗透调节作用愈强,适当的氮素营养可增强渗透调节强度,水地型品种对水分和氮素营养均最敏感,其水分状况、游离脯氮酸含量,光合物质生产的产量的变化均较旱地型品种大;旱地型品种受旱时水分状况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断根对不同根型小麦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根型的2个小麦品种盆栽起身期断根,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使得断根后期小麦光合速率升高,小根系旱地品种晋麦47断初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而大根系品种石4185断部分次生根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幅较大;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同时晋麦47产量降低,而石4185在断部分次生根后产量增加;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做好小麦区试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和山东省小麦品种区试任务,其中国家旱地小麦品种12个,山东省旱地小麦品种10个,高肥水小麦品种66个,总试验面积近7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小麦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麦种植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于确保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品种的不同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济麦22号、烟农19和烟农23等高产小麦品种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和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对2013-2017年山西省审定的41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麦区审定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年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南部水地和中部水地审定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中穗数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南部旱地和中部旱地审定品种则是穗粒数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因此,水地小麦育种应在提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旱地小麦育种应在提高穗粒数的基础上,提高穗数和千粒重。从品质类型看,强筋和中强筋小麦比例很少,中筋小麦比例较多,区组间品质差别较大,达标品种(包括强筋、中强筋和中筋)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南部水地>南部旱地>中部水地>中部旱地。审定品种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指标均相对较高,但有61.0%的品种面团稳定时间较短,低于中筋小麦标准,故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时间作为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山西省近年审定品种总体的抗病性较差,没有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占审定品种比例分别为2.4%、0和12.2%。需要引进抗病资源,同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平,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云南会泽铅锌矿污染导致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孟玲  王焕校 《作物学报》1998,24(3):375-379
以长期生长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和非污染区的3个小麦品种(云麦29,1257,5118)种子为材料,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这种影响引起的变化是有方向性的,但在长期铅镉锌复合污染下,这3个小麦品种在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中后期穗部同化物转运的影响,利用14CO2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于2个抗旱性不同小麦品种的盆栽试验,测定中度水分亏缺下小麦穗部光合特性及灌浆中后期碳同化物的转运。结果表明,花后20 d,中度水分亏缺下水地品种郑引1号旗叶和穗部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下降50.2%和19.9%,旱地品种普冰143分别下降33.7%和12.8%,后者显著小于前者。14CO2示踪试验表明,花后15~20 d籽粒中14C-同化物快速积累,花后25 d达到最高值;灌浆中后期(花后15~20 d)穗部苞片中14C-同化物向外快速转运,灌浆末期(25 d)碳同化物已彻底转移。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下小麦籽粒中14C-同化物积累高于正常供水处理,且旱地品种普冰143积累量高于水地品种郑引1号。中度水分亏缺下,郑引1号产量下降36.7%,高于普冰143的23.2%。适度水分亏缺对旱地品种穗部净光合影响较小,并促进了灌浆中后期穗部苞片中碳同化物的向外转运,可能是维持旱作小麦稳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豫麦 48是利用杂交育种理论 ,采用水旱交叉选择而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 ,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 ,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对其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 ,结果表明 :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穗粒数 ,其次为公顷穗数 ,因此 ,豫麦 48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应是保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注重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66.67万hm2以上,是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小麦生产基地。为深入了解该地区气象、土壤、病虫害和品种等因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小麦生产,对2010-2019年当地气象、土壤、病虫害和品种等因素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小麦单产存在明显关联。生长期的降水量与小麦品质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尤其是5月份的降水量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至关重要,在未构成干旱胁迫的条件下,降水量与降水天数的适度减少可提高籽粒品质。土壤养分的提升可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以及防治面积与总发病面积占比均与小麦的单产和品质变化趋势一致。主导品种面积占比与产量和品质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