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瓜病毒病又叫黄瓜花叶病,在各蔬菜产区均有发生,是黄瓜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常见性病害,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可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危害。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发生程度有所差异,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黄瓜发生较重,病株率达30%以上,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发病原因: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颗粒状的黄瓜花叶病毒(图1)、甜瓜花叶病毒和杆状RNA类的烟草花叶病毒(图2)等三种病毒引起。黄瓜花叶病毒有很宽的寄主范围,可侵染1000多种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甜瓜  相似文献   

2.
<正>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我国各黄瓜产区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病叶率有时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黄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价值。一般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而且常常被误认为是霜霉病而贻误防治时机,造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该病的发生。黄瓜霜霉病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和茎,严重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本文介绍了阿米西达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大棚黄瓜普遍发生的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明确了6种黄瓜病害的为害情况和发生规律。根据病害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效大于80%的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作为推广的优选药剂。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集成黄瓜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解决黄瓜病害绿色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黄瓜棒孢菌叶斑病在辽宁省黄瓜主产区为常发性病害。据全省各有关蔬菜测报点调查,今年该省黄瓜棒孢菌叶斑病总体为中等程度发生,部分生长郁闭、长势良好的地块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发生地区主要包括沈阳、大连、辽阳、鞍山、抚顺、锦州和朝阳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河北省蔬菜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至大发生。蔬菜病害:黄瓜霜霉瘸、黄瓜白粉病、白菜霜霉病偏重至大发生。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瘸、黄瓜靶斑病、茄子黄萎病、茄子褐纹瘸、白菜软腐病、辣(甜)椒疫病、辣(甜)椒炭疽瘸、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对黄瓜叶片造成严重的感染,进而影响整株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黄瓜减产,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阐述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病原菌、侵染循环、危害特征)、环境影响因子(温度、湿度、结露时长)及防治技术(抗病品种的选育、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黄瓜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黄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割病、抹脖子,主要为害黄瓜。该病由于具有发病快、病害重、传播迅速等特点,一旦发生常引起全株枯死,因而能造成绝产,经济损失巨大。该病在温室和大棚黄瓜栽培中为害最为严重。因此,认识及预防黄瓜枯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 病害症状该病症状特点主要是叶片急性凋萎和导管变色,在黄瓜苗期及成株后均有发生。苗期病菌先侵染子叶,使其萎蔫,然后侵染茎基部,使其呈黄褐色水渍状软腐,  相似文献   

9.
<正>黄瓜植株长势较弱时,很容易感染细菌性斑点病,继而导致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大发生,造成黄瓜严重减产。对于这三种病害,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有时效果不甚理想,甚至会发生中毒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从黄瓜植株的营养角度出发,人们发现,用红糖发酵液不仅能防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属于喜温好光蔬菜,冬季极易发生如下病虫害:一、冷害开花结果期的黄瓜在白天25~29℃,晚上18~22℃时生长最好。当早晨发现黄瓜叶片下垂,叶片周缘有皱纹,甚至叶片较长,缺刻深的时候,说明黄瓜已经受到低温的影响了;如果温度突然大幅下降,对黄瓜的打击更大,往往会出现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长时间的低温,还  相似文献   

11.
1.产生背景黄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是设施蔬菜的主栽品种。但由于黄瓜连续生长、连续采摘,以生食为主,无农药安全间隔期,且设施黄瓜连年种植,病虫害发生严重,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2.
正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又称黑毛、火龙、跑马干,有的叫瘟病、痧斑。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栽培,年年发生,是黄瓜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图1),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一旦发病,常在1~2周内使全田黄瓜叶片枯黄坏死,导致黄瓜产量及品质严重下降。尤为重要的是,该病害具有暴发性和流行性,适宜条件下传播蔓延速度快,短时间即可造成严重为害,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主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黄瓜霜霉病危害日趋加重,已成为保护地黄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根据其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安全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摘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系统调查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温室黄瓜害虫种群消长动态、危害特点和不同措施的防治效果,提出日光温室害虫可持续控制措施,为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陕西日光温室黄瓜害虫有26种,以美洲斑潜蝇、烟粉虱、茶黄螨为优势种。美洲斑潜蝇在温室发生14~15代,高峰期3~5月份,一般导致黄瓜产量降低5%~10%,严重者达20%以上。烟粉虱在温室发生10~12代,高峰期3~6月份,一般造成的损失15%~50%,严重时毁棚绝收。茶黄螨在温室发生10~13代,4~6月份为黄瓜全生育期发生高峰。一般产量损失10~15%,严重者达30%以上。美洲斑潜蝇和烟粉虱在陕西的陕北及关中地区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设置防虫网、定植前棚室消毒、黄斑诱杀等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5.
黄瓜口感鲜脆,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是中国广泛栽培并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重要鲜食果蔬。但黄瓜采后易发生感官品质下降、营养损耗、微生物感染等问题,进而加速黄瓜腐败变质,使其失去经济价值。因此,适宜的保鲜技术对黄瓜品质劣变进行调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着重论述了黄瓜采后生理变化机制,归纳总结了常规传统保鲜技术和当今保鲜领域热点研究对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旨在强调联合保鲜技术的优势。最后对现有黄瓜保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俗称刺瓜,又称胡瓜、青瓜、王瓜,为葫芦科南瓜族黄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是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果菜类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黄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财政部、农业部对保护地建造塑料大棚的支持,塑料大棚春黄瓜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黄瓜病虫草害发生较为普遍,且日趋加重,其制约了黄瓜产量和品质,生产上需尽快解决。为减少菜农经济损失,笔者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就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1.黄瓜需肥特点黄瓜在生育前期对养分需求量较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到结果期达到高峰,在结果后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减少。黄瓜对硝态氮较敏感,在缺少硝态氮时生长缓慢,并影响对钙、镁元素的吸收,易发生缺钙的生理障碍而降低产量。黄瓜对磷的吸收量初期较小,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期则增大。黄瓜对钾的吸收最大,钾素对黄瓜的全生育期都很重要。黄瓜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相似文献   

18.
<正>问:黄瓜定植1个多月了,叶黄茎细不长个,晴天萎蔫,可能是沤根了。主根看着倒是没事,不黄,就是不向下长,侧根都跟开水烫了的一样,怎么补救能让黄瓜尽快生出新根?答:黄瓜根系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黄瓜的产量。黄瓜根系一旦损伤很难恢复,且再生能力较弱。黄瓜发生沤根后,首先要松土排湿,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促进黄瓜根系生长。沤根以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为了维持黄瓜秧苗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肥,要及时根外补充水肥,即叶  相似文献   

19.
《作物育种信息》2005,(9):F0004-F0004
日本农业生物资源所的科学家最近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出一种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黄瓜。该黄瓜是把从水稻中提取出的溶菌性壳质酶植入黄瓜培育而成的,这种酶可以溶化造成黄瓜发生灰色霉病的线状菌,进而达以抑制这种菌继续增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重点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黄瓜果实弯曲研究的重要性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黄瓜的果形是非常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果实弯曲性的鉴定、造成弯曲的外界环境因素、子房与果实弯曲的发生和恢复、果实形态可视化系统的建立以及防治方法等几个方面。而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系统研究不多.对于造成黄瓜果实弯曲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理更少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探明黄瓜果实弯曲性内在遗传机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黄瓜果实弯曲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