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22,(1):135-140
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任务,于2021年采用样线法对百岁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对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药用部位和功效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百岁山共计有药用植物104科250属318种,其中重点药用植物57种,涉及重点中药材68种。药用植物主要集中于小型科,生活类型以草本和灌木占主导地位,药用部位以全草类为主,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最多。梅州市百岁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广州龙洞水库红锥林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植物鉴定,对广州市龙洞水库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林下药用植物 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红锥人工林工区共有林下药用植物 102 种,隶属 52 科 86 属;其中林 下蕨类药用植物 7 科 7 属 7 种,林下双子叶药用植物 38 科 69 属 85 种,单子叶林下药用植物 7 科 10 属 10 种。建议选择适宜的人工林地,以耕代抚发展林下药用植物栽培;同时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林下药用植 物资源,严禁掠夺式采摘;并且鼓励当地主管部门、经营主体或社会组织加大对周边群众及游客的宣传 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可持续发展概念。  相似文献   

3.
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崆峒山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崆峒山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崆峒山药用价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崆峒山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110科、364属、560余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珍稀濒危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并就崆峒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米仓山南麓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多样性特征,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对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共有95科223属290种。科属构成丰富多样,科的构成上寡种科最多,有44科136种,分别占总科数的46.3%,占总种数的46.9%;属的构成上单种属占绝对优势,有178属,占总属数的79.8%,占总种数的61.4%。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生长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略占优势,占总种数的53.1%。解毒和清热是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主要功效,分别占总种数的44.5%和42.1%。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或全株和根与根茎入药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3.6%和22.3%。综上所述,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药用植物生长类型、功效、药用部位等类型多样,但缺乏规范的保护和利用计划,建议制定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为该区域内中药材资源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对广东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统 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韶关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药用植物 507 种,隶属 122 科 343 属;其中蕨类药用植 物 18 科 21 属 30 种,裸子植物 1 科 1 属 1 种,被子植物 103 科 321 属 476 种;全草类、性凉类和清热类 分别在按用药部位、药性和功效分类中种数占比最高;整理了当地常见药用植物名录,并对该园野生药 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如建立野生药用植物数据库、建立小药园或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6.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药用植物200科685属1420种。在介绍了88个科106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和药用功能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上海方塔园常见药用植物达307种,分布在99科222属(除苔藓外)中。对调查到的307种植物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统计、药用部位及功效归类,同时对上海方塔园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提出了建议,为上海园林药用植物综合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延安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延安地区的中草药资源,通过实地考察、民间走访、查阅文献等对蝶形花科药用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药用部位、资源状况、功效等进行调查,发现该蝶形花科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属22种,其中9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甘草、米口袋、狭叶米口袋、大山黎豆、截叶铁扫帚、多花胡枝子、槐树、广布野豌豆、山野豌豆。主要具有清热和补虚功效,药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明确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及特点,并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对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采集药用植物117种,隶属于52科和102属。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以草本为主,有85种,占72.65%;其次是木本植物,有21种,占17.95%;藤本植物和寄生植物较少,分别只有10种和1种。117种药用植物中,菊科植物的丰富度最高,占18.80%。用药部位有很强的多样性,主要以全草入药,占46.15%。在药用功效上以清热解毒为主,占50.43%。50种被《中国药典》收录,4种被列入世界珍稀濒危药材资源,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为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应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麦积山风景区内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记录了药用植物的总种数为792种,分属于130科456属。并且对所有药用植物的生活型及药用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草本植物和全草或全株药用占多数。  相似文献   

11.
2008-2016年,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资料查阅,对浙江省石松类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石松类共有3科(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松科Lycopodiaceae和卷柏科Selaginellaceae)7属(石杉属Huperzia,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藤石松属Lycopodiastrum,扁枝石松属Diphasiastrum,垂穗石松属Palhinhaea,石松属Lycopodium,卷柏属Selaginella)27种,其中药用植物23种,占石松类植物的85.19%;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并参照吴征镒对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及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浙江石松类植物科的分布类型,均属于世界广布型;属的分布类型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但仍以世界广布型占绝对优势。本文介绍了石松类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功效及应用价值,对石松类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提出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加强引种驯化、创新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药用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数据汇总分析,小陇山林区分布木本药用植物67科170属343种(含种下等级),其中:乔木103种,灌木184种,藤本56种。物种组成上,以寡种科和大型科占优势,药用部位选择方面,以药用活性成分的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程度高的根类最多。  相似文献   

13.
在三岔港苗圃植物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常见药用植物达103种,分布在62科中。对调查到的103种植物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统计、药用部位及功效归类,同时对三岔港苗圃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营口市城区目前乡土树种应用达60%以上,体现了地方植物特色。在营口市城区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常见药用植物达276种,分布在77科中。对调查到的276种植物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统计、药用部位及功效归类,同时对营口市城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共有18属32种。该科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入药部位、属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分布、药用功效、观赏性状、化学成分与药理均具有多样性,最优势类群为菝葜属种类。在对该科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双版纳橡胶园林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初步确定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种类共计62科123属144种,占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54.86%和48.61%。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种,单子叶植物35种,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2种。性状主要以草本类为主,有68种,占药食两用植物总种数的47.22%,其次为灌木类34种,占23.61%,乔木类24种,占16.67%,藤本类最少,有18种,占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12.50%。林地丰富的自然野生植物资源有利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查阅资料和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岳衡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和药用特点。结果表明:南岳衡山药用植物有167科467属817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49属100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131科414属713种。含10种药用植物以上的科有21科,其中菊科56种,蔷薇科33种,蝶形花科30种。817种药用植物中,木本植物254种,占31.09%,草本植物563种,占68.91%。各类药用功效植物占药用植物总数的比例变化范围在0.49%~33.78%之间,相差较大,属于I级(10.00%)有14类,II级(10.01%~20.00%)有3类,Ⅲ级(20.01%)有5类。药用植物中,同类器官入药的植物种数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百分比变化范围在0.98%~32.80%之间,其中一级(10.00%)所含植物的器官有木材类,节类,藤及藤茎类,树(枝)皮类和花类等5类,占器官总类别的50.00%;二级(10.01%~20.00%)所含植物的器官有茎及地下茎,果及种子类,枝叶等3类,占30.00%;三级(20.01%)有全株类和根及根皮类,占20.00%。药用植物中,直接用于临床的药材泡制材料的维管束植物有220种。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公园药用植物共有189科508属783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科属种分布的49.35%,22.01%,6.96%。公园内药用植物以草本为主,有491种,占总数的62.71%,其次,木本植物178种,藤本植物72种,附生植物33种和寄生植物9种。四明山药用植物以清热类为主,有421种,占总数的54.04%,其次,祛风湿类116种,活血化瘀类69种,止血类40种,化痰止咳平喘类27种,驱虫类22种,解表类18种,消食类16种,行气类14种,其他类36种。四明山药用植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收录的有134种,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2010年最新一次科学考察报告为基础,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药用植物73科169属220种,其中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单种科占总科数的50.68%,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9.88%;保护区大多数药用植物海拔分布高差为400 m以下,占药用植物种数的75.45%;保护区药用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和根;保护区药用植物中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种,还有一部分属于德宏州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崆峒山有伞形科植物15属,18种,1个变种。其中药用植物15种,药用植物中被《全国中草药汇编》收录的有11种,按其药用功效可分为12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