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瑞 《动物保健》2014,(11):65-66
败血型链球菌病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的病例,往往当晚未见任何症状,第二天清晨已死亡,病猪常突然减食或不食,体温41.5℃~42.0℃,精神萎顿,腹下有紫红斑,死亡率高,个别病例一肢或四肢疼痛,有时出现有神经症状,颈部强直;病猪眼结膜充血,流泪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有浆液性鼻汁;个别有血尿或腹泻、便秘,迅速消瘦、贫血,表现极度衰竭;濒死期出现角弓反张,全身颤抖或四肢作划泳挣扎,嘶叫;少数在病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呈现紫色或出血紫色红斑。  相似文献   

2.
2003年6~10月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猪场的猪出现大批死亡,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耳、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呈蓝紫色,死亡率达60%。经疫情调查、对病死猪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3.
1猪瘟的产地检疫技术要点 1.1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高的可达42℃以上,体温上升的同时白细胞数减少。表现呆滞,背腰拱起或者呈怕冷状。食欲减少,甚至食欲废绝。两眼有黏脓分泌物,严重时眼睑被封。体温升高之初便秘,以后出现下痢。由病初的皮肤充血转变为后期的出血,以耳根、腹下、四肢内侧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仔猪副伤寒,又名沙门氏杆菌病,是2~4月龄断奶仔猪的常发性疾病。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以败血症程式表现,有高热、食欲减退,先便秘,后拉稀,粪便恶臭带血,并有明显腹痛和尖叫症状。耳、腹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而后呈青紫色。最后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出现...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09年11月29日,叶县廉村乡腾达种猪场发生疫情.部分猪只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有的猪皮肤呈青紫色.粪便干硬.呼吸急促,发病第2天已有9头20千克左右的仔猪死亡.后诊断为猪肺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得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 猪突然开始在四肢、特别在后肢出现紫色斑点,一天后可蔓延到会阴部、臀部、耳部、眼睑至全身,出现大小不一的稍突出皮肤表面的紫色斑点,小者黄豆大,大者核桃大,严重者密集在一起,变成紫脚或紫块,这种猪发病前见不到任何其它症状,一般体温正常,食欲正常,精神良好,严重时才有体温升高,但也有不升高的,如仅根据斑点症  相似文献   

7.
“猪皮发紫”为猪的皮肤呈现紫红或蓝紫色,在兽医临床上发现此类症状可能是如下几种情形: 1.传染病:如猪瘟、非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 2.中毒病:如亚硝酸盐中毒。 3.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等药物的急性过敏。 4.疾病的晚期:外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所谓休克性反应。 鉴别诊断: 1.从体温上加以区别: ①体温升高,甚至有明显高温过程的多数为传染病引起,此时病猪会出现相应传染病的典型症状。 ②体温不高,突然全身发紫,可考虑中毒病或药物过敏引起,此种情况可调查病史,便可确诊;对于病猪全身皮肤逐渐发紫,而体温…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宁夏某个体养貉场出现以貉体温升高,败血性出血和两耳、胸前、腹下、四肢皮肤呈现青紫色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貉群(特别是仔貉)大批死亡。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病毒灵等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给养貉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中心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貉附红细胞体病。经过药物治疗及综合防制措施,本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本区第一次发现貉的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9.
1 临床症状 病犬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全身无力,不愿行走,呼吸急促,呻吟,口腔黏膜出现针尖状的出血点,肛门四周及包皮皮肤呈青紫色,舌苍白,眼结膜苍白,注射药物后针孔凝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任佑 《养猪》2009,(6):56-56
2009年10月11日,河北某规模化猪场一肥育舍内7头体重50~60千克的猪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喘气,有3头呈犬坐式呼吸;口腔流出泡沫样液体,眼结膜呈紫色。笔者赶到时已死亡1头猪。  相似文献   

11.
1997年4月,连云港市某养猪户,因饲喂含大量蒜苔的泔水发生了猪亚硝酸盐中毒。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猪户共饲养50kg左右的肥猪45头,某日中午发现少数猪进食中途发生了呼吸困难,尔后出现流涎,口吐白沫、呕吐、肌肉震颤,体表皮肤及可视粘膜发绀,蹦跳倒地而死。多数猪发生类似情况并陆续死亡,半小时内共死亡31头。少部分吃得少的猪表现不安,呕吐、气喘、步态蹒珊、脉搏增数,测量数头体温均在38.3~38.6℃。2剖检变化口角、腹下、股内侧皮肤呈蓝紫色;血液呈暗红色至酱油色,凝固不良;肺瘀血,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管腔内…  相似文献   

12.
1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 所有猪感染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后都出现厌食,精神不振,发热,体温达40.0~41.5℃,体表皮肤发绀、出血。生长育肥猪感染后引起的高热病,呼吸困难,喘气。病猪表现为毛孔出血、蓝耳、蓝眼圈、蓝鼻盘、四肢末端皮肤、腹下、臀部皮肤发绀呈蓝紫色。母猪感染引起的晚期流产和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弱仔数增多,部分母猪皮肤毛孔出血,屡配不孕,不发情,发情无规律。公猪感染常见症状是阴囊有较多淡出血点,进一步发展呈蓝紫色出血灶坏死,干固、硬结、类似蓝紫色球形结痂。哺乳仔猪感染表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发抖,四肢做划水状,站立不稳,腹泻,无力吸乳,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张虎社 《北方牧业》2005,(22):15-15
<正> 进入10月下旬以来,山西省阳城县驾岭乡的部分散养猪户发生以母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顽固性不食、呼吸困难,臀部、腹下、背部等出现蓝紫色斑块、昏睡,个别母猪精神状况极差,体温在后期下降,不食,呕吐,偶有饮欲,架子猪体温升高,厌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有个  相似文献   

14.
一、猪癌:本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急性病猪体温死前降至常温以下;结膜淡(眼睛有脓性分泌物),皮肤初期常见潮红充血,后期出现贫血,通常在外阴部,腹下,四肢内侧薄皮部有出血点或瘀血斑;初期患猪便秘,附带血的牯液或肠糊膜,有的病猪可出现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期笔者在福建地区接诊的多例病例发现,目前南方多出现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发病情况,一般病猪体温升高,皮肤出现不规则红色或紫色的病灶等症状。据了解大多数畜主治疗过程中曾  相似文献   

16.
1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及呼吸道症状,育肥猪发病较温和;经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强。病仔猪嗜睡,倦怠,体温升高至40—4l℃,食欲不振,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些断奶仔猪感染后表现为下痢、关节炎、眼睑肿胀、结膜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母猪不表现呼吸道症状,其特征主要是繁殖障碍,出现流产或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  相似文献   

17.
1)猪链球菌病。该病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物器是传染媒介。主要发生于体质量10~30 kg仔猪,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振,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出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d死亡。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肌注“新链胜”(主要成分为盐酸林可霉素),每天1次,连用3 d,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1月份期间,哈尔滨市周边某村,有接近一半的农户所养猪只相继发生如下症状。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出现紫色,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耐过的仔猪日增重显著下  相似文献   

19.
1冻伤 寒冷季节,在低温长时间作用下极易引起奶牛冻伤。奶牛冻伤主要分为浅表性冻伤和深层性冻伤。浅表性冻伤。奶牛皮肤受冻后,血管强烈收缩,组织缺血,皮肤由苍白色转为蓝紫色,温度升高后血管扩张,皮肤充血,冻伤部位灼痛、瘙痒,出现红肿热痛。严重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液透明。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省阳原县城南某猪场共饲养三月龄架子猪80余头,2014年2月12日,部分猪只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有的猪皮肤呈青紫色,呼吸急促,发病第二天死亡2头。1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乃至废绝,体温升高至41℃左右,呼吸困难,张口吐舌,个别出现犬坐姿势,鼻流黏液,可视黏膜发绀,腹部、耳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