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盐肤木群落,包括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红麸杨(R·Pun-jabensis Stew)和青麸杨(R·Potaninii Maxim),属于漆树科盐肤木属。贵州省仅有盐肤木、红麸杨二种,呈小乔木或灌木状。有成片的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则遍及全省。  相似文献   

2.
赵猛  魏朔南  胡正海 《林业科学》2012,48(9):36-41,187,189
漆树所产生漆是从其树干韧皮部采割而来。应用植物解剖学技术对陕西的3个漆树品种的韧皮部进行结构及其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漆树品种韧皮部的基本结构无明显差别,次生韧皮部由垂直系统的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石细胞、乳汁道以及径向系统的韧皮射线组成。在当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中,筛管发育成熟,具输导功能,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尚处于幼嫩期,乳汁道也在分化发育中,此部分称具功能韧皮部。具功能韧皮部外侧为往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其中的筛管萎缩,失去输导功能,称为无功能韧皮部,占据韧皮部大部分区域;无功能韧皮部薄壁细胞的体积增大,进而挤毁筛管;乳汁道发育成熟,大量分泌生漆,韧皮射线可增至3~5列细胞。此外,在无功能韧皮部中由部分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石细胞群,并有部分乳汁道腔内部形成拟侵填体堵塞乳汁道。漆树韧皮部的上述结构和发育特点与其生理功能相关,可为合理采割生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倍子是瘿绵蚜科的蚜虫寄生于漆树科漆树属植物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叶上形成的囊状虫瘿。它含有单宁、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成分,有消肿、去毒、敛汗止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石油、纺织、印染、环保及军工等工业生产上,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五倍子是蚜总科Aphidoidea、蚜科Aphididae、瘿绵蚜亚科Pemphigina、根蚜族Fordini的一些昆虫、寄生在盐肤木Rhus.Chinensis、青麸杨Rhus.Potansnii、红麸杨Rhus·Punjabensis等漆树科植物叶上,寄主叶片组织受到刺激后膨大而形成的虫瘿.  相似文献   

5.
肚倍树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及红麸杨。叶主要由角倍蚜或胆倍蚜寄生而成虫瘿。倍蚜的中间寄主为茶盏苔及其同属植物。1 倍林形态特征1.1 盐肤木(五倍子树、花倍树、麸杨树) 落吐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树皮灰褐色,冬芽裸露,小枝、叶柄及花序密生褐色柔毛。长5-12cm宽2-6cm,花期8-9月,果期10月。  相似文献   

6.
五倍子系瘿绵蚜科Pemphigideae五节根蚜亚科Fordinae的五倍子蚜虫。寄生于漆树科盐肤木Rhuschinensis Mill.(R.semialata Murr)、滨盐肤木R.chi-nensis Var roxburghii.Rehd.红麸杨R.puujabensisstew.Varsiuica (Die Is)Rehd.青麸杨R.PotauiniiMaxin以及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ge的翅叶、小叶上形成虫瘿的总称。 五倍子含单宁酸、鞣花酸、双没食子酸、叶绿素和褐色酒精浸提物以及树胶、维生素、木质系、糖、蛋白质、无机盐等化学成份。其工业制品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纺织、化工、航天、环保、石油、采矿、冶炼、机械、感  相似文献   

7.
倍子树单宁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研究了黄连木、盐肤木6个部位及红麸杨叶片的单宁含量。结果表明,红麸杨叶片的单宁含量高达22.37%,高于黄连木和盐肤木的各个部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树皮形态与解剖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地区28种常见树种树皮及枝皮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4种裸子植物树皮的韧皮部均无典型韧皮纤维而有树脂细胞,在24种被子植物韧皮部中均有典型韧皮纤维。根据周皮与次生韧皮部是否交互排列,把被子植物分为两类,在这两类中又根据周皮层数与韧皮纤维排列各分成3个类型。另外,白皮松、红松在韧皮部树脂细胞层数明显,旱柳、国槐、刺槐、毛白杨、加杨的韧皮纤维束数与年龄大致相当,可作为树龄测定依据,但对许多其他类型,不太适合。  相似文献   

9.
漆树属(Rhus L.)树木在安康地区分布种类较多,其中具重要经济价值的有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青麸杨(Rhuspotaninii Maxim)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它们的产品(生漆,漆腊油和五倍子),都是目前需要量大的内销和传统出  相似文献   

10.
五倍子系瘿绵蚜科(Pemphigidae)的某些蚜虫寄生在漆树科(Anacardiaceae)、盐肤本属(Rhus)的盐肤木(R.chinensis)、青麸杨(R.potaninii)和红麸杨(R.punjabensis var.sinica)等树上所形成的虫瘿。它和紫胶、白蜡等虫产品一样,寄主植物是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种虫是关键。为提供大量的种虫,在紫胶和白蜡生产上均十分重视种胶园和蜡虫园的建立。然而在五倍于生产上来提倡也一直没有建立种倍林,仅强调成熟采倍和留种等措施。显然这与五倍子生产过去一直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研究抽取了济南南部山区具有典型植被群落特征的18个标准样地,通过对样地植被群落的调查,挖掘了山区植被群落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植被群落类型、结构特征及生态功能分析基础之上,又研究了优势树种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以及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最后综合提出南部山区山体植被群落优化的5种植被搭配模式:(1)侧柏+黄栌-黄荆-羊胡子+日本乱子草;(2)黑松+黄榆-连翘-地榆+黄花菜+大丁;(3)侧柏+黄栌+桑-雀儿舌头-旋覆花;(4)黄连木+大叶白蜡+黑松-扁担木-茜草+委陵菜;(5)侧柏+刺槐+桑-黄荆-桃叶鸦葱+茜草+荩草;  相似文献   

12.
As a renewable energy, biomass energy has aroused wide attention and studies of this issue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throughout the world.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Anacardiaceae) is a superior species for biomass energy with high oil content in seeds and wid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t is a dioeciously, deciduous arbor, flowering from March to April and bearing fruits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The classifica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 chinensis are stated in this paper, then,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growth, breeding and physiology of this species ar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in present studies are broached. Finally, a future direction for research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孔雀草、盐肤木2种植物的叶、茎、根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孔雀草、盐肤木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说明紫花苜蓿和孔雀草不宜混播;盐肤木作为灌木和紫花苜蓿混植,只要种植密度适当,是可行的。可为生态护坡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和镉(Cd^2+)对火炬树Rhus typh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火炬树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耐受程度及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300、600、900、1200、1500 mmol/L)、Cd^2+(140、280、420、560、700 mmol/L)溶液处理火炬树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胚根长和茎长、硫代巴比妥酸(TBARS)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b^2+、Cd^2+均对火炬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低浓度Pb^2+可促进根长和芽长的伸长。随着Pb^2+和Cd^2+溶液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OD活性和TBARS含量均逐渐升高。其中,Cd^2+浓度为70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和SOD活性达到最低值,而TBARS含量最高;Pb^2+浓度为1500 mmol/L时,根长达到最低值,POD活性达到最高值;Pb^2+浓度为60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Pb^2+浓度为300 mmol/L时会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下,火炬树种子与幼苗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均较好完成了萌发与幼苗生长,并表现出多种积极的适应性特征,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火炬树较其他木本植物对铅、镉2种重金属表现出更强的耐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今后选用火炬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星天牛转录组信息及体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CYP)、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三大解毒酶系的表达谱情况,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探析其这3种酶系基因家族的类别及其系统演化关系,为星天牛对多寄主种类的适应性与杀虫剂的抗药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TM 2500 对星天牛进行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筛选并进一步与鞘翅目近缘物种的解毒酶同源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经测序、序列拼接得到55 260条unigenes,将其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注释了32 247条unigenes,在Swiss-Prot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s的数量最多(99.11%);注释到Nr数据库时与赤拟谷盗的unigenes同源性最高(60.25%);在GO数据库中,共有8 083个unigenes被成功注释,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3 类47 亚类;在KEGG数据库中,4 600 条unigenes与162个预测路径可以匹配。通过基因注释发现248条解毒酶系基因在星天牛体内表达,包括139条CYP基因、72条CarE基因、37条GS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星天牛的大部分CYP基因都至少与一种鞘翅目近缘物种的CYP基因聚类在一起,P450基因中的CYP6家族数量与其他近缘物种(鞘翅目)类似,包含的基因数量最多;CarE解毒酶蛋白基因主要为β-酯酶、神经趋化蛋白、外源性代谢酶、未知等4种类型,分别可能参与星天牛的一些激素以及信息素的加工、神经和发育过程、消化与解毒等生理过程;星天牛的GST基因聚类主要包含Microsomal GST、Sigma GST、Omega GST、Delta GST、Theta GST等亚家族,具有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损伤、催化活力等功能。【结论】本研究获得星天牛的转录组信息,初步探明星天牛体内三大解毒酶系的表达谱及分化情况,可为星天牛对多寄主种类的适应性与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及遗传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陇山白皮松群落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群落中8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依次为:白皮松、黄栌、狼牙刺、侧柏、秦岭海桐、野花椒、灰木紫宛、栓皮栎;白皮松种群为优势种群,黄栌、狼牙刺则为次优势种群,其余为常见种群或偶见种群;群落具有单优势种群并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在0~0.16(Lih)和0~0.14(Lhi)之间波动,各种群对生境资源的分享充分,各物种间竞争较小,群落相对稳定。生态位相似比例在0.5以上的种对有12对,占42.9%。各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大,群落内的生境相对单一;白皮松种群与生态位宽度值高的种群对生境需求的相似性较大,而与生态位较窄的种群相似程度小。  相似文献   

17.
应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 ianka重叠指数的方法,对山西中条山黄栌群落2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栌和黄刺玫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这直接反映了它们作为建群种在黄栌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黄栌和黄刺玫种间具有最大的重叠值,这是因为他们高居灌木层第一亚层,具有相似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光资源的需求较为强烈所致。黄栌与山蒿也有较大的重叠值,这是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亚层,皆为阳生植物,必然会在光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竞争。灌木层植物间的重叠值大于草本层植物间的重叠,这是由于草本植物种间生态习性差异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18.
对陕西黄连木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的现状、优势条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黄连木在陕西分布广泛、含油率高、盛果期长、产业链丰富、生态景观功能独特,符合国家和陕西重点支持发展方向,转化技术及其工艺设备较为成熟,有扎实的林业工程建设和群众生产基础。建议通过完善政策、规划协调,科学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等措施建设产业基地,支持新技术研发,推进陕西省黄连木生物质能源基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栌光合作用的CO2响应过程,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其响应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黄栌的净光合速率(Pn)对土壤水分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阈值响应。维持黄栌较高光合速率的RWC在42.1%-73.6%(MWC在11.0%-19.2%)之间时,最适宜的RWC为61.7%(MWC为16.1%)左右。黄栌的羧化效率(CE)、光合能力(Pnmax)、光呼吸速率(Rp)表现为对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当RWC为61.7%(MWC为16.1%)时CE、Pnmax达到最大值,当RWC为73.6%(MWC为19.2%)时Rp达到最大值。黄栌的CO2补偿点(Γ)、CO2饱和点CSP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