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对不同立地条件的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利用实测数据对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分别建立生长过程模型。其结果表明:马尾松的胸径生长过程中,Ⅰ类地和Ⅱ类地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在第4~6年,Ⅲ类地在第8年;树高连年生长量Ⅰ、Ⅱ类地的最大值出现在第10~12年,Ⅲ类地在5~8年达到高峰;材积连年生长量Ⅱ类地和Ⅲ类在16~18年达到最大值,Ⅰ类地仍处于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2.
山杜英和黄山栾树分别种植在郁闭度0. 1和0. 3的杉木林内的保存株数相差不大,造林8年后林分郁闭度都有较大提高。种植的黄山栾树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都比山杜英高,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差异均极显著。林分改造后郁闭度0. 3的杉木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都比郁闭度0. 1的大,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差异均极显著,树高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1992年,在浙江省开化县对开天3、开天57和开天新6三个杉木(Cunninghamia lauceolata)无性系的5个规格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无性系、不同苗木规格对杉木造林的影响。2014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及不同苗木规格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5%、85%以上,无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开天新6号表现最好,23年生时其平均树高15.56 m、胸径15.48 cm、单株材积0.159 8 m~3;不同苗木规格间其胸径、材积差异显著,Ⅰ级苗木生长表现最好,23年生时平均树达14.39 m、胸径14.34 cm、单株材积0.130 9 m~3。对不同规格杉木苗1、3、5、8年生时各生长性状的比较发现,Ⅰ、Ⅱ、Ⅲ、Ⅳ级苗造林后随树龄增加,其树高、胸径、材积间的差距也逐步减少,8年生时其树高由原来差异极显著变成差异不显著,胸径、材积由原来极显著变成显著;高径比在无性系及不同规格苗木间差异都不显著,以开天57最大,达到100.64;冠径比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开天新6冠径比最小,为14.26,不同规格苗木之间差异不显著。选育的开天新6无性系在生长性状与形质指标上均表现良好,适宜在开化县类似杉木产区中等立地推广。  相似文献   

4.
进行样地调查与树干解析,以研究米槠生长过程。采用米槠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比较造林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等指标,以了解两种苗木的幼林生长效应,并比较天然林与人工林米槠的早期生长。研究表明,米槠在10-20 a,树高、胸径生长较快;14-30 a,材积生长较快;树龄33 a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阶段。米槠容器苗造林的保存率、胸径、树高值均大于裸根苗,其中保存率比裸根苗高9.5%,胸径值大11.3%,树高值大4.6%。比较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早期生长,人工林树高和胸径值均大于天然林。米槠容器苗造林,可以促进米槠生长,取得较好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随机块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试验,并且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观测各树种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冠幅来研究8个树种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碳汇造林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保存率在90%以上,生长也最快,第3年生平均树高在3.0m以上,平均胸径分別为2.5 cm、3.7 c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生长不亚于前两种树种,但存活率较差;其次为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第3年平均树高超过2.2 m,平均胸径在2.3 cm以上;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相对较慢,3年生平均树高1.8 m左右,平均胸径只有1.4 cm;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保存率不足20%且生长逐年变缓,表明这树种不适宜用于碳汇造林。  相似文献   

6.
俞欣妍 《绿色科技》2020,(5):112-113
试验采用竹柏5年生大苗在杉木林冠下进行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Ⅱ级、Ⅲ级、Ⅳ级)造林效果的比较,根据造林3年的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竹柏造林保存率、胸径、高度、冠幅、分枝数5项指标均以Ⅱ级最高,平均造林保存率达92.6%,平均胸径达2.89 cm,平均高达270.1 cm,平均冠幅达175.6 cm,平均分枝数达44.4条;5项生长量指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Ⅱ级﹥Ⅲ级﹥Ⅳ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年生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效果进行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下香樟树保存率存在差异,纯林造林保存率较高,达90.10%;混交造林保存率较低,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保存率仅为74.48%、73.96%。带状混交造林生长最好,平均树高达7.74 m、平均胸径达9.43 cm,生长效果从高到低为带状混交造林>块状混交造林>带状纯林,带状混交造林与块状混交造林、带状纯林造林在树高、胸径生长水平上均也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带状纯林造林和块状混交造林间不存在显著差异。8年生香樟树生长径阶呈正态分布,胸径处于5.0~6.9 cm株数分布最多,占调查样地总数的33.86%,径阶分布区为5.0~10.9 cm,占样地调查总株数的78.48%,胸径分布小于5.0 cm和胸径处于11 cm以上均占总数的10.76%。  相似文献   

8.
《福建林业科技》2015,(3):81-84
对福建省福鼎后坪国有林场不同海拔(300、500、800 m)、不同立地条件(Ⅰ类地、Ⅱ类地、Ⅲ类地)的7年生柳杉人工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总体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立地条件较好的Ⅰ类地和Ⅱ类地的生长表现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海拔、立地条件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进一步显示,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海拔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Ⅰ类地与Ⅱ类地间差异不显着,但均与Ⅲ类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柳杉比较适合在高海拔地区、Ⅱ类地以上的立地条件生长。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药食两用植物,尤其是银杏提取物(EGB)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对银杏药用林基地造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不同经营水平的银杏造林保存率、幼林生长均有明显差异。Ⅰ级立地:集约经营的幼林平均高、平均胸径比粗放经营增长21%和48.4%;Ⅱ级立地集约经营增长64.7%和62.5%;Ⅲ级立地采取集约经营的幼林平均高比一般经营的增长13.3%,平均胸径增长15.4%。基地造林的总体效果:采用优良品种的嫁接苗(30cm左右)上山造林后采取集约经营银杏生长恢复快,平均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不同经营对象营造的银杏林,凡是采取集约管理的,幼林生长良好。生长好的占48.5%(幼林树高年均生长0.6m以上),生长中等的占37.1%(树高年生长0.4m以上),生长差的占14.4%(树高年生长0.4m以下)。  相似文献   

10.
杨启远 《绿色科技》2019,(11):175-177
在马尾松间伐林地采用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不同类型的枫香苗木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枫香苗木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年生容器苗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最大,造林保存率达91.75%,树高达9.7m,胸径达8.48cm,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9.75m3/hm2,这说明容器苗造林保存率高,2年生苗恢复生长快,可在生产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建瓯市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北的建瓯市3种不同坡位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结果表明:邓恩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邓恩桉可耐-4℃的短暂低温严寒。造林当年的平均树高达3.1 m,8年生邓恩桉生长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9.5 m和10.3 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3种试验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2.6%以上。8年生时,不同坡位对邓恩桉成活率与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林分保存率达到85.7%~88.2%,不同海拔(坡位)造林对当年生邓恩桉树高、胸径及8年生胸径、蓄积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8年生树高的影响差异显著,海拔200m以下的中下坡引种邓恩桉较速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收集云南、湖北5个产地及其17个家系种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经过23年的试验观测看出,所有秃杉种源树高和胸径两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质量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吉山工区2-3小班(Ⅱ类地)秃杉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大于其它3个小班(Ⅲ、Ⅳ类地),初步认定立地质量等级高的林地更适合种植秃杉树种。针对不同立地秃杉各种源的生长情况,初步筛选出L2、L4、云龙、C2、C8等5个种源为秃杉优良种源,可以作为今后引种秃杉种源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割除堆积法与大穴整地等配套技术,在湖南城步和溆浦两县石漠化等造林困难地上营造川黔紫薇应用示范林,结果表明:城步县示范林3年生树高、地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17 cm和1.82 cm,最大单株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达161 cm和1.87 cm,造林成活率96.3%,保存率91.1%;溆浦县示范林3年生树高、地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22 cm和1.92 cm,造林成活率95.1%,保存率90.4%。川黔紫薇适应性强,长势旺,生长快,是轻中度石漠化等造林困难地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
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对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1,2年生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对比分析,为2种年龄红锥苗木培育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亦为其造林适宜苗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容器规格和11种基质配方分别培育1,2年生红锥苗,测定红锥苗期的生长动态,并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早期生长表现。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探明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红锥幼苗生长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红锥苗期生长与造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显著影响1,2年生红锥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P0.05),且两者交互作用对1,2年生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以及2年生幼苗的总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幼树高差异显著;造林第2年,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和幼树高差异不显著,而地径差异显著。2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各容器规格的造林保存率、幼树高和地径均差异显著,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而幼树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的交互作用对2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幼树高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幼树高、第2年幼树高和地径与造林前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当年和第2年幼树高与造林前幼苗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2年生红锥苗造林,容器规格1(8 cm×12 cm,直径×高)当年幼树高、地径与造林前苗高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容器规格2(12 cm×15 cm,直径×高)当年幼树高与造林前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当年幼树地径与造林前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红锥苗木质量显著影响其前两年造林效果。【结论】容器规格与基质配方对1,2年生红锥苗木生长存在交互作用,因此红锥苗期适宜基质配方选择应依据苗龄和容器规格而定。培育1年生红锥苗,建议采用容器规格1和基质配方10(50%沤制树皮+25%黄心土+25%锥林表土);培育2年生红锥苗则采用容器规格2和基质配方7(50%沤制树皮+50%锥林表土)。在杂灌控制及时的良好立地,采用容器规格1培育1年生红锥苗,其造林效果优于容器规格2培育的2年生红锥苗。  相似文献   

16.
不同立地条件营造香椿用材林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安市1999年营造的香椿用材林林分为对象,进行造林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营造香椿用材林林分胸径、蓄积量差异显著,随着林分林龄的增大,香椿的胸径、蓄积量差异增大;Ⅰ、Ⅱ类地培育香椿用材林内部收益率在15.56%以上,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Ⅲ类地培育香椿用材林内部收益率在-5.31%,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培育香椿用材林应选择Ⅰ、Ⅱ类地造林,以选择Ⅰ类地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垦加大穴的造林方法,在湖南省的嘉禾县和邵东县石灰岩发育的红壤上进行了棱角山矾的应用示范林营造,其初步结果是:①嘉禾县应用示范点造林5年的棱角山矾胸径、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分别达1.4 cm和60.8 cm,最大株胸径、树高年生长量分别达1.7 cm和84 cm,造林成活率达95%,保存率达90%;邵东县造林2.5年的棱角山矾地径、树高平均生长量分别达0.98 cm和84.8 cm,造林成活率达93%,保存率达87%。②棱角山矾适应性强,长势好,生长较快,是中度和轻度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造林方法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容器苗工程造林、裸根苗工程造林和裸根苗一般造林的马尾松林分进行跟踪分析认为,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Ⅰ、Ⅱ类地)选择马尾松容器苗工程造林,对林分树高、胸径的生长较为有利,分化程度小,能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上(Ⅲ类地以下)选择棵根茵工程造林较为经济;裸根苗一般造林的马尾松林分生长缓慢,林分分化程度大,不符合速生丰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将3个杉木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分成5个等级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均在95%以上。造林后4年,无性系间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Ⅰ~Ⅲ级苗的树高、胸径均显著或极显著超过Ⅳ、Ⅴ级苗,并提早一年郁闭成林,可节省一年的抚育投资。因此,采用壮苗加上优良无性系造林,能显著促进幼林生长,取得更大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个杨树品系扦插造林和带根造林树高、胸径、材积、保存率的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优良速生杨树品系,为宜昌丘陵岗地发展杨树工业原料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扦插造林的保存率为64.9%,南林895杨5a生长量比20个品系平均提高树高27.3,胸径28.1,材积66.7;带根造林的保存率为67.5%,鄂育杨5年生长量比20个品系平均提高树高15.9,胸径23.2,材积37.1,可开展进一步的观察试验和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