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保护森林景观和环境,同时也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建立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让旅游业更多参与生态保护和社区利益保障,实现旅游发展和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的动态平衡。从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概念出发,阐述了构建我国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构建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实施机制的有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3.
刘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97-5099,5103
随着2008年《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我国全面开展,而在明晰集体林权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地区,却已经出现了诸多如林地抛荒、恣意砍伐公益林等破坏生态现象.该文将以集体林改后承包集体林地农民对森林的使用情况实地调查为前提,引出林权人对林木的“不当使用”等困惑,在回顾物的利用价值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进而创新性地提出生态物的理念,并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为例,构建一系列生态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补偿的概念、范畴和机制。通过国内森林生态补偿历程的回顾,对森林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叶军红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52-7855
建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该流域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补水不能持续、淀内农村污染加剧以及生态移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主体功能区、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财政转移支付、流域治理等理论,提出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和受益者,补偿客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生态建设者和受害者,补偿途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博弈协商型,补偿标准有转移支付、流域上下游补偿、农村环保"征补共治"、生态移民以及跨界断面类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确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地位、生态补偿基金要专款专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补偿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流域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6.
曹睿  张慧君  严向军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103-104,122
为了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提出赋予了实施生态补偿全新的内涵。在评价临安市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临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以公共补偿为主,互助补偿、市场补偿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架构,并探讨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方向与法律政策调整思路.【方法】运用实证调查与文献分析送给.【结果】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法律政策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森林生态服务付费,但也存在补偿范围过窄、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森林管护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等问题;指出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问题的解决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结论】通过立法政策调整来扩大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范围,将平原地区所营造的公益林纳入森林生态补偿范围;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各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以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补偿为研究对象,对粮食主产区与粮食消费地的生态补偿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情况下,博弈结果难以达成(补偿,投资)协议,无法实现合作;即使达成生态补偿合作协议,也必须要有中央政府的参与。在博弈结果的基础上,确定农业水资源生态补偿的主体为中央政府和粮食消费地政府,补偿客体为黑龙江省政府;补偿标准应满足:消费地政府对粮食主产区政府的生态补偿费用(P)+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政府的生态补偿费用(Pc)+主产区政府投资保护农业水资源所带来的生态收益(R2)主产区政府投资保护农业水资源的成本和丧失的机会成本(I)。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现状和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外森林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回顾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和实施概况。分析现有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局限性:木材的供需矛盾、产权不清晰、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中间环节过多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孔凡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01-104,115
研究了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政策基础、生态效益补偿对象选择、补偿原则以及资金来源途径。(1)提出森林生态“效益源”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效益的现实存在形式;(2)从法理的角度,对生态效益国家购买、社会享有与负担、经营者经济受益的政策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森林生态价值不能作为国家行政补偿计量依据的结论;(3)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和人口现状的新思路,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函数关系;(4)提出优先征收森林生态补偿附加税的资金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4年该林场二类调查资料以及相关的成本数据,结合资产评估方法中的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等评估方法对该场尖砬沟施业区进行林木资源资产估测。经评估该施业区林木资源总价值为4132.97万元,其中幼龄林311.24万元,中龄林、近熟林2988.05万元,成、过熟林833.68万元。通过此次研究探索出适合该林场各种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为整个林场林木资产价值的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热带天然林保护和补偿现状及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南省天然林的历史动态变化及现有的保护和补偿措施,并在天然林区发放调查问卷,指出现有的保护和补偿措施的不足,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系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产权制度建设和加大林区农村扶持力度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旭平  张丽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19-10620,10625
选取松香、活性炭、松节油和糖醛为研究对象,依据2006、2007年我国主要林化产品各出口市场销售额数据,构建了我国主要林化产品出口市场的BCG矩阵,对我国主要林化产品出口市场细分战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林化产品明星类出口市场偏少,明星类和金牛类市场主要集中于北关、欧洲及东亚地区,糠醛出口的明星类市场最多,松节油出口的金牛类市场最多,松香出口的狗类市场最多。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黑龙江声林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森林经营目标的确定原则、各林种的经营目标、拟形成的林分结构、相应的经营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系.结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框架,由驱动力、法规保障、管理与运行、监督等子系统构成.政策与社会基础、流域上下游对水质、水流调节的供求关系是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制定生态补偿法规、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是实施补偿的基础;构建多元融资与支付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协商、调解为主的补偿途经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等是实施补偿的关键.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及保护生态受损的发展成本,估算了2009年实际补偿金额为40553.66万元.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流域不同群体的环境与经济利益,有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为我国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晓光  陈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84-12185,12252
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1996~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森林病虫鼠害、火灾以及其他森林灾害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法构建了黑龙江省森林灾害安全警示指标体系以及森林灾害安全预警指数,并划分了安全警度等级,进而对黑龙江省森林灾害的程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森林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和协调发展对横向生态补偿的影响过程,厘清了京津冀地区横向森林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公平、高效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从"输血式"补偿向"造血式"补偿转变,建立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当前所出现的“两危”是由于历经半个世纪的过量采伐。使森林一系列内在结构失调所致。提出治危兴林,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森林资源结构;提出了土地复结构、林种结构,森林经营周期结构,森林起源结构和对策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优势,并提出为加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应采取的具体营销策略,进而增大对黑龙江省特色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的对外宣传力度,推动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