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为筛选出最适合泡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条件,对湖北荆门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泡桐人工林生长量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坡位是影响泡桐人工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立地因子,坡位对年均单位面积蓄积量、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等指标存在显著影响.坡度、坡向等立地因子对泡桐人工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均无显著影响.坡度、坡向、坡位等3个立地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泡桐人工林生长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评价森林立地质量和恰当地划分森林立地类型是科学造林、合理经营森林、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文章为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研究之二,在划分了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的基础上,又对其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数量化多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红松人工林优势高与土壤类型、A层厚度、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壤厚度7项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其复相关系数(0.788 3)达极显著程度。可用于帽儿山地区红松人工林立地生产力预测。所编制的“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表”给出了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等级的得分区间,藉此。可将帽儿山红松人工林13个立地类型评为好、较好、差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南桦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上层高和平均高与立地腐殖质层厚度、坡位(由山顶到山脚)呈正相关,与土壤紧实度和石含量呈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林分上层高、平均高与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石含量之间的方程,为西南桦人工林立地选择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立地条件对寿竹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地条件对寿竹生物量的影响,确定寿竹生长的适宜立地条件,为寿竹的营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梁平县寿竹分布区选取16块样地,对样地的立地条件(坡度、坡位、坡向、海拔、土层厚度和腐殖质层厚度等)及寿竹标准竹的生物量进行调查,采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的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寿竹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寿竹的生物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平坦地和缓坡适宜寿竹生长;上坡不适宜寿竹的生长,中、下坡寿竹生物量差异不明显;坡向对寿竹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海拔800 m是寿竹生长的一个分界线;土层越厚越有利于寿竹生物量的积累;腐殖质层厚度小于2 cm时不利于寿竹生长。上述立地因子中,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对寿竹生物量影响较大,海拔、坡度、坡向对寿竹生物量影响较小。【结论】影响寿竹生物量积累的主要立地因子是坡位、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在寿竹营林生产中,林地应选择在海拔800 m以下的平缓坡地,坡位宜选择中、下坡;林地内应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和腐殖质层。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测定47块临时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和西南桦生长状况,应用主成分分析、数量化理论Ⅰ等方法探讨立地指数与立地因子间的关系,系统评价西南桦人工林立地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坡位、海拔、土壤养分、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和土壤容重7个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964,达极显著水平(P0.01);7个因子中,坡位、海拔和土壤养分对立地指数的贡献达59.36%,且影响均极显著。采用坡位、海拔和坡向3个因子组合划分立地类型,并对47个样地所属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进行分析得出,西南桦喜温凉气候,在较高海拔,阴坡、半阴坡立地栽培时生产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卢炳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49-7551
以小班的平均树高为立地条件的判定因子,选择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和腐殖质层6个因子,通过数量化理论Ⅰ,构建了漳平市杉木林适宜性立地判定模型。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杉木生长和林地适宜性的影响均为显著状态,贡献大小依次为:腐殖质层、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构建的模型适合于杉木林的林地适宜性判定。  相似文献   

7.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立地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子与厚朴生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结合不同厚朴试验林的土壤调查数据,建立了福建闽中山地厚朴人工林立地类型表,并认为Ⅲ类立地不适宜培育厚朴材药两用林,厚朴材药两用林培育应选择Ⅱ类以上的立地.  相似文献   

8.
对华北土石山区潮关西沟坡度、土壤厚度、海拔、坡向等立地因子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将其森林区域划分为72个立地类型,包括中山阴坡陡坡薄层土立地类型、中山阴坡陡坡中层土立地类型、中山阴坡陡坡厚层土立地类型等。结果表明:1)山杏、臭椿、油松的可承载量相对比山杨、侧柏和栓皮栎大;2)潮关西沟地区大多数中等退化区的样地水分供应较为充足,能满足主要乔木树种在5月份的需水量;3)4种立地条件下的样地涵养水源效益的排序,不同立地条件下样地D4的可能截流量最高;4)在垂直结构配置上,以混交林C4、D4、C5、臭椿林A2的自然演替为基础进行人工配置较优;5)在水平结构配置上,低山阴坡陡坡中层土下坡位配置以油松为主;低山阳坡平坡薄土层下坡位人工增加山杏种植;低山阴坡陡坡厚层土中坡位应因地制宜,在土壤含水量较多的样地内适当增大白蜡的栽植比例,在土壤含水量较少的地区以椴树为主要树种,根据立地条件和林分类型配置最优样地的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宜昌市夷陵区毛黄栌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坡向、坡度、坡位、林分郁闭度以及林地腐殖质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黄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毛黄栌能在石质化严重的土壤上入侵、定居、生长与繁殖,并形成以毛黄栌为主要建群种的植物群落,但立地条件能极显著地影响其生长;毛黄栌胸径与树高、胸径与冠幅均呈正相关关系;坡度与郁闭度、坡度与腐殖质层厚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对5个立地因子进行旋转因子分析得到主成分,并依次命名为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  相似文献   

10.
影响水典柳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10年生水曲柳人工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土壤湿度、坡度和坡位;水曲柳量适生的立地为山中上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