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五营林业局红松林三种更新方式的对比分析,指出该林区红松林分的最佳经营方式为人工更新造林。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更新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兴安岭人工更新造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实施分类经营,由天然林采伐向天然林保护培育为主转变,进行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在更新方式上,坚持以人工更新为主,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坚持合理的采伐,采伐要为更新创造条件,做到更新跟上采伐,要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更新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适应新形势,加速林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分析了影响白龙江林区高海拔地区人工更新造林成活率因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提高人工更新造林成活率的间接措施和直接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鲁朗林区采伐迹地引种云杉人工更新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区引种云杉进行迹地更新现阶段生长良好,为适地适树引种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有计划地开展人工更新造林是从1951年开始的,截止2005年底人工更新造林面积484.3万hm2,其中:保存面积287.4万hm2,面积保存率为59.4%,为总结人工林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导人工林经营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人工更新造林失败原因、保存面积的树种结构与蓄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坤龙  许吉顺 《林业科技》2003,28(2):8-8,1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有计划地开展人工更新造林是从 1 95 1年开始 ,截止到 2 0 0 0年底人工更新造林面积 46 6 2 3 3 2 .3 hm2 ,其中保存面积 2 6 92 71 0 hm2 ,面积保存率为 5 7.8%。为总结人工林发展的历史经验 ,指导新世纪人工林经营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对更新造林成效及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1 更新造林成效分析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更新造林大致可划分 3个阶段 (见图 ) :第 1阶段 ,1 95 1~ 1 95 8年。共营造 6 1 988hm2人工林 ,保存面积 1 6 5 5 4 hm2 ,平均保存率 2 6 .7%。在此阶段国家林业部“关于改进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抚育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实际调查,提出3方面人工更新造林需要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更新造林是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营林工作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现实与形势要求差距很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营林生产成本偏低,职工收入低,作业条件差,职工无积极性,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更新方式不适应森林经营要求;林种结构不协调,林分结构不合理;阔叶树苗短缺,种苗生产不适应林业发展要求。做好东北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改革工作,应该采取果断措施。首先,提高营林生产成本,实现按劳分配,使职工收入与当前经济水平相适应。根据1999年颁发的《营林生产统一劳动定额》和更新造林生产应发生的项…  相似文献   

9.
人工造林是提高太行山林区森林覆盖率、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当前太行山林区人工造林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做好太行山林区人工造林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省林区是1951年开始有计划的开展人工更新造林工作的。经过第五次更新普查,截止到1995年底,我省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3768万亩,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经营水平的限制,建国45年以来,人工更新造林以针叶纯林为主,以至到1995年末针叶林保存面积3300万亩,比例高达87.58%,而阔叶林只有81.0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15%,针阔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