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养蚕中升温补湿控制是蚕桑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现行蚕室内加温方法多采用空调、电暖炉、红外、煤(杠)炭等加温;补湿采用洒水、搭湿布、烧开水等补湿,在安全、省电、智能、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场蚕种保护室(催青室)的加温设备,过去曾经利用煤气加温、木炭加温和导管加温。前者加温方便,保温性能尚好,但比较焗气,容易产生二氧化碳,使蚕种中毒,影响孵化。后者采用导管加温,虽然没有其他不良气体影响,而室内导管前后温度开差大,不容易调节和控制目的温度。通过实践采用双套温度控制仪发热丝和补湿装置的电气加温,接上电源即可加温补湿,而且可以自动控制目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认为 :蚕茧干燥中室内相对湿度峰值不出现在临排气前的 82℃时段 ,而是位于鲜茧进灶 10min左右的 70℃附近 ;在现行干燥设备及控湿条件下 ,等速干燥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基本符合干燥工艺要求 ,但减速干燥阶段则相差较大 ,应进行人工补湿。对茧层含水率的测定分析认为 ,预热段加温速度会对茧层含水率产生影响 ,快速加温有利于缩短杀蛹时间 ,维持较适当的茧层含水率。但生产上以中速偏快加温方式 (加温速度 1 0~ 1.2℃ /min)为宜。茧层含水率高低与灶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二者相关系数达 0 8312 ,且相对湿度 2 0 %及以上时与 10 %及以下时的茧层含水率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蒋定超 《蚕学通讯》2005,25(1):15-18
通过对电自控升温补湿设备与传统的火缸(杠炭)升温补湿的温、湿度分布均匀度和催青成绩比较,结果说明电自控升温补湿催青质量明显优于火缸(杠炭)升温补湿,具有较高的经济、环保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丰联式”地火龙,制作简便,人蚕安全,省工省料,保温保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水泥地皮上的地火龙。今年春蚕丰联村饲养427.75盒蚕种,组织联户共育,建造丰联式地火龙147只,共育蚕种352.25盒,占总蚕种数的82.3%、平均每盒产茧41.69kg,比邻近的董司村饲养362.75盒蚕种(一般用火缸加温),平均每盒产茧 37.69kg,增加9.8%。一.“丰联式”地火龙建造结构(如图) 二.使用方法加温在尼龙薄膜围台棚小坑房外口,加温燃料可就地取用。一般加温半小时可达到目的温度,并能保持4~6小时左右。补湿可在地火龙前端铁锅中放入清水。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安康地区蚕种场刘在汉等,从90年代初改用福尔马林原液熏蒸消毒蚕室蚕具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方法如下:1清洗:对蚕室蚕具彻底打扫清洗干净,在蚕室晾干,蚕具晒干后放进蚕室(金属类蚕具除外),对于纸张、塑料薄膜、大小蚕网等蚕具,可悬挂在蚕室空间,以使蚕药烟雾气体全面接触。2.密闭:对蚕室墙壁用新鲜石灰水粉刷,地面用水泥搪平,对顶棚、门窗要用纸张糊严不留缝隙。3.补湿;以相对湿度75%为中心,70%-80%为范围,对蚕室蚕具喷洒水补湿。4升温:用火盆木炭或蜂窝煤(炉)火,5.放药:按每间标准蚕室1k…  相似文献   

7.
干茧补湿是我 厂煮茧前的一个处理工序。干茧有否补湿对缫丝品质和出丝率有着不同的反映。本通过对照这两的差异来阐述干茧补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正> 此项研究项目,是中央农牧渔业部下达省蚕桑研究所“六五”期间的重点课题,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通过五年时间的研制、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本装置由 DF21021电加温线,DSF 电热补湿器和 WS—1型温湿度控制器三部份组合而成,配套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在省内已有50%的蚕种场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给整个养蚕室均匀补湿的目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合作研发了一种可应用在家蚕饲育全过程的高效智能补湿装置——养蚕立体分布可调式补湿系统。养蚕立体分布可调式补湿系统由湿度控制器、养蚕用超声波补湿器、立式分布可调式补湿管网3部分组成,该系统在小蚕共育室中使用,可保证小蚕共育室相对湿度分布均匀,缩短龄期经过2 d左右,增加全茧量0. 93%、茧层量0. 99%、万蚕收茧量3. 08%;在上蔟中使用,可提高清洁0. 5分、洁净1. 5分、解舒率6. 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介绍了小蚕自动加温补湿共育技术的技术要点,使用该技术比普通育每张蚕种小蚕期可节省养蚕成本4~5元,节省用工30%以上,可增产蚕茧4kg,增幅为12.5%;同时解决了煤球炉加温污染大、不易操作等问题,彻底杜绝了因采用煤球炉加温产生有毒气体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小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系统介绍了小蚕自动加温补湿共育技术的技术要点,使用该技术比普通育每张蚕种小蚕期可节省养蚕成本4~5元,节省用工30%以上,可增加蚕茧4kg,增幅为12.5%;同时解决了煤球炉加温污染大、不易操作等问题,彻底杜绝了因采用煤球炉加温产生有毒气体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和小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年催蚕种由七万多张增加到十一万多张,同时蚕种的型式由框制、平附到散卵,加温方式也由炭吉、火炉演变为目前的电热加温,电热补湿,不仅温湿容易调节,而且室内空气新鲜,感温均匀,温幅变化小,适合蚕卵的生理。过去一代杂种催青,一般以三日收蚁来表示蚕种孵化的齐一程度(即苗蚁、大批、末蚁),目前为了适应炕房饲育,要求做到一批收齐,即一日孵化率达到90%以上。目前推广的多丝量品种的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桑蚕是变温动物,其生命活动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的蚕区,寻求一种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无烟无毒,良性循环的升温补湿形式,是桑蚕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我区缺煤少电,为了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正在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我们联合开展以蚕沙为沼气原料,加温养蚕技术的应用研  相似文献   

14.
在蚕种催青和小蚕饲育过程中,使室内环境保持在适湿范围内是很重要的.目前,对蚕室内环境湿度的调节,大多采用电热管式加湿器补湿,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不足.由于电热管式加湿器是以金属盘管作为发热体,使用中金属盘管容易腐蚀烧坏,影响了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差,制造成本高、维修费用大.为此,笔者多年来经反复试验研究,研制了一种采用电堆片作为水体发热元件的新颖空气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补湿量大,效率高,补湿后环境湿度均匀、梯度小,而且在断水时能自动切断电流,确保了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不需维修,制造成本仅为相同功率的电热管式加湿器的二分之一.现将该加湿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7,44(A02):31-32
(1)灌溉、排水:播种以后,要注意灌水或淋水补湿,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有积水要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16.
砖砌育雏室加温设施效果好张汝照,倪育才,顾建明,王灿甫,陈宗宏(江苏省靖江市多管局214500)我们设计了砖砌育雏室加温设施,经多年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要求砖头300块左右,边角完全,质量好;石灰50斤;炉芯2只;炉底,直经为12毫米...  相似文献   

17.
张玉琴 《北方蚕业》2005,26(2):52-53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上的重要工作,它责任大、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随着省力化的普及应用及规模生产的需要,蚕农对催青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蚕种孵化率是检验蚕种催青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虽然孵化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科学的催青方法和合理的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弥补蚕种内在质量的不足。多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学习和总结,催青质量不断提高。我市年发蚕种10万多张,单期催青蚕种5万余张,一日孵化率均达90%以上,实用孵化率98%以上,蚕农反映较好。笔者根据多年催青实践,就如何做好蚕种催青工作谈几点看法。1提前做好催青准备1.1检修设备我市催青室建设较早,设备较为落后,采用电热风器加温、电热补湿器补湿、人工控制。每期催青前,我们都要组织水电工对电路、水路、热风器、补湿器、灯具设施检查、维修、调试,确保催青工作安全顺利进行。1.2消毒整理提前对催青室里里外外、催青用具等彻底地打扫、清洗,然后用有效氯1%消毒液及毒消散先后消毒两次,并将其它催青用品如遮黑布、领种布等清洗干净备用。这项工作在催青前十天结束,然后开门窗排净室内消毒残气。1.3培训人员由于催青工作时间短、待遇低,催青人员很难固定,每期培训均有一些新手,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催...  相似文献   

18.
在催青过程中正确识别胚胎的各个发育阶段是决定加温、补湿、光线、换气等技术处理的科学依据,对提高蚕种催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就催青工作中识别胚子的一些方法和催青温度处理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刘平  陈宗宏 《中国家禽》2004,26(12):25-25
选择适宜的育雏方式 蛋鸭的育雏可用自温育雏或加温育雏,但是。早春鸭育雏时,外界气温较低,因此,只能选用加温育雏。加温育雏大多采用平面育雏也可采用网上育雏或笼养育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0.
冬季及早春季节育雏应谨防煤气中毒■潘国智(高邮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25600)■柏坤桃(高邮市畜牧兽医站)冬季及早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于雏鸡生长发育,因此,必须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进行育雏。大多数专业户采用烧煤炭等加温育雏,花费的成本较低,然而部分专业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