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针对干旱和水土流失并重的小浪底库区坡地,本文以该区5种主要坡地利用类型(传统耕作、撂荒地、果园、林地、间作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对坡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梯度变化依次为:传统耕作〈果园〈摞荒〈侧柏林地〈间作地。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耕作管理丘陵、山地果园要结合土地耕作进行平整和整修成水平梯田,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在果树休眠期进行深翻,深翻的方法:先深翻行、间,然后逐年全园进行,几年内扩展至全园,深度80~100厘米,施入优质有机肥,然后浇水。盛果期后不宜进行深翻。深翻时尽量少伤根,特别是直径1厘米以上的主、侧根不能断伤。二、合理间作果园间作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是在有灌水条件的幼龄果园或土层深厚、肥沃的旱地果园;其次,间作的作物应是植株矮小,根系较浅,生长期较短的作物,如薯类、豆类、瓜类、葱蒜类、花生、药材等,不影响果树的通风透光,尽量减…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地果园生草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果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苹果生产逐渐由数量形向质量形转变。传统的果园土地耕作方式已严重制约本地区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在山地果园进行了三叶草等多种生草技术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岛东部地区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田、抛荒地、果园地、橡胶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整个土壤剖面(0~30cm)而言,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高低顺序表现为水稻田抛荒地果园地橡胶林地;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表聚作用明显,并随着土壤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递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田、抛荒地的土壤质地和土壤pH均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果园地与橡胶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受土壤质地的影响,但与土壤pH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为了海南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稳定,提倡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来维持海南岛土壤的基础地力和肥力,并保护和增加水稻田面积以提高研究区土壤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5.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红富士苹果发展迅猛,在武安、涉县、永年、曲周等地一些重点村,苹果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果园采用传统的清耕制土壤管理模式,导致果园土壤性状退化,果实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生草与节水技术是河南省镇平县星火良种研究所近两年来在无公害、生态果林建设研究中推广的一项新创新实用技术,此项技术是实现无公害水果栽培领域里一项创新实用新型耕作技术。长期以来。我国果树栽培一直沿用传统的果园裸露栽培,果园年年精耕细作甚至一年两耕两作,果园的清园使土地常年处于裸露状态。土地裸露,常因雨水冲刷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和水分蒸发.还造成果树表层根系严重破坏或损伤。造成根系吸附能力降低.果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由于土地裸露.容易造成肥害、药害对土壤的污染,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受到破坏或降低;由于土地裸露.天敌失去了生养身息的环境。天敌头数降低.导至果园生态平衡失调。果园病虫害危害加重等。针对果园土地裸露给果树栽培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从2000—2002年在镇平县城郊乡唐庄村石榴园对生草复盖技术进行了探讨试验。此项技术研究无疑是对我围传统模式栽培果树的一项突破和有效改革。  相似文献   

7.
维权热线     
《农家致富》2012,(5):55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分割江苏省盱眙县官滩镇读者刘某来电:我向法院起诉离婚,要求依法分割婚姻存续期间的果园及责任田耕作权。有人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不属夫妻共同财产。请问:土地经营权可以要求分割吗?答:我国《婚姻法》第39条第二款  相似文献   

8.
苞谷李是南丹县重要的水果品种,目前在南丹县种植面积较大。为合理利用苞谷李果园的土地资源,可在成龄苞谷李果园中套种经济效益高、应用价值广泛的魔芋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果园土壤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从选地与整地、芋种选择与消毒、播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和采后贮藏等方面介绍苞谷李果园套种魔芋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南丹县苞谷李产业和魔芋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方式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眉县‘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猕猴桃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光响应曲线及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地清耕(CK)、枝蔓还田(S1)和林下生草(S2)3种土地耕作方式下,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S1和S2的光合速率和光响应曲线均差异明显,其中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高14.08%和6.04%,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高43.60%和78.10%;S1和S2的果形指数、维生素C质量分数、糖酸比和固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优于CK,其中维生素C质量分数分别较CK高22.76%和12.77%。可见,枝蔓还田和林下生草的土地耕作方式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猕猴桃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改善果实品质。对3种土地耕作方式进行科学评价,有益于探索更为合理的猕猴桃果园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化技术,加之受传统大田耕作"除草务尽"、"与果争肥水"等思想影响,果园生草制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实施清耕的果园面积仍占总面积的80%以上。本研究结合现阶段中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课题组在果园生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果园小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生长和发育方面综述了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果园生草的管理策略,为适地推进果园生草栽培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果园耕作制从费工耗资的“清耕法”向有益生态、省工节能的保护性耕作制发展的道路。本文从调查研究湖南省不同类型果园中杂草的种类、种群及生态状况着手,阐述了果园杂草除有害的一面外,尚存在为人们所忽视的改良果园士壤、保墒增肥、护梯保墈、复盖路面、改善果园生态等另一重要部分,说明了开发利用果园杂草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果园常见土壤耕作方法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而介绍了果园土壤可持续性耕作方式——果园生草覆盖制。在果园生草覆盖研究中介绍果园草种选择的原则,着重介绍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以期推动果园生草更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有没有一种把果牧相结合的耕作方式,有效利用果园空间,同时有效改良土壤,提升农民整体经济收益,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共赢?果园种草养羊就是这种立体的养殖模式,以草养羊、羊粪肥田的种养结合,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同时也改善养殖模式,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经济与生态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运输流通方式的改善,果品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以及畜禽产品价格的持续提升,因此要大力推广果园立体种养技术,发展水果产业、畜牧业循环经济。现通过一些案例就这种新型的耕作方式与大家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14.
【案情】安某是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该村将两块地承包给安某,分别于1994年1月和2004年4月签订了土地、果园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承包期限至2004年12月31日。承包到期后,安某不予归还土地和果园,并以自己是该村村民为由向村委会申请延长承包合同期限至30年。该村村委会遂诉请法院判令安某无条件将承包的土地、果园交还。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九龙江西溪五川流域为例,借助区间数系统优化模型和AGNPS模拟模型,对现有农业生产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性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通过土地利用的调整,实现低成本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五川流域目前的土地利用模式不能满足面源污染控制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共同要求,其农业生产习惯和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也需要适当调整。总体上现有土地利用的经济收益低于最佳土地利用优化的下限收益,环境效益一般的坡草地、香蕉地、果园、菜地和村庄用地所占比例过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性措施的用地规划不够,应加大保护性耕作和建立多水塘系统等措施的用地量。  相似文献   

16.
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对照(只栽桃树不种草)、生草栽培(栽桃树种植百喜草)和常规耕作(油菜-棉花轮作)3种不同处理,测定土壤硬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量和干土流失量等项目,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果园生草处理使土壤硬度降低19.69%,土壤有机质增加23.44%,高出对照40个百分点;生草处理土壤流失量分别是对照、常规耕作处理的1/60、1/88;生草处理土壤的保水能力是对照和常规耕作处理的2~5倍;果园生草栽培对改良果园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热带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荔枝生育期的肥力指标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枝叶还田、生草翻压、生草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较大地提高了土壤各项肥力指标,从而提升了整个荔枝园的土壤综合肥力。其中以枝叶还田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生草翻压和生草覆盖,翻耕裸地处理下各种肥力指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一、性能特点该机是根据丘陵、山区、地块小、高差大、又无机耕道而设计的。适合沙质地、经济物种植的松土、中耕和除草,适用于果园、农田、玉米地、山地的除草作业。使用此产品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作业,替代劳累繁重的传统耕作方式。启动方式:手拉易启动。该机还广泛适用于田间耕作、开沟筑垄,以  相似文献   

19.
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绝大多数果园的土壤管理仍是采用传统的清耕方式。即园内不种任何作物,并经常进行清耕使土壤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这种土壤耕作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果园用工.而且提高了果品的生产成本。近年来。果园生草法经过各地试验。被认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生草制是果树生产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但在我国推行二三十年后仍然不是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未放弃"耕作"的作用,但又保证不了耕作的效果在长期"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思想范畴内,果园土壤管理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常规作物生产的土壤管理理念,很多技术是借鉴一年生的大田作物制定的,如频繁的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