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马鼻疽病的防治工作,从1960年开始到1989年为止,前后搞了30年。期内,在县政府领导下,由于业务干部、民间兽医的努力和广大牧民的支持,使马鼻疽病的平均感染率由60年代的12.96%,1987年下降到0.0061%,1989年后连续两年未检出阳性马。1989年10月经省畜牧厅组织考核验收,全县马鼻疽防治工作达到净化标准。现将历年情况总结如下: 我县是个以牧为主的县,马属动物是全  相似文献   

2.
马鼻疽是马、骡、驴多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很早以前就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我国在解放以前马鼻疽流行也非常广泛,曾严重危害养马业的发展,在解放后才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从2000年开始连续5年对内蒙赤峰地区的2 300匹散养民马进行马鼻疽检测,发现阳性病马27例,阳性率1.17%,其中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急性马鼻疽4例,急性病例数占病马数的14.8%.如此高的发病率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控制马鼻疽的进一步发展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新疆昌吉马鼻疽达到区消灭标准庄秀琪(新疆昌吉州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站,831100)新疆昌吉州的马鼻疽防治工作,从1957~1994年,坚持防疫、检疫、治疗、扑杀病马,清净了马群,累计检疫马330957匹,检出阳性马5052匹,且对病马分别采取了隔离...  相似文献   

4.
以临床检查与鼻疽菌素点眼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鼻疽在青海省果洛州的流行、防制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马鼻疽在青海省果洛州已得到有效控制。1964年~1990年全州共检疫马186673匹(次),检出并扑杀阳性马677匹。2002年~2005年共监测2068匹(次),未检出马鼻疽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5.
玉树州兽医站根据农业部动物疫情监测任务,于2002-2003年的4~6月份进行了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的疫情监测工作,通过两年连续对全州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州6县的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防制工作仍保持消灭和净化成果。  相似文献   

6.
马鼻疽病的防制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目前已近5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66年有的县检出阳性病马占受检马匹总数的12.87%,下降到目前的0%。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4年9月全省《关于马鼻疽防治工作的安排意见》的部署,兴海县于1985年5月到1987年5月连续三年展开马鼻疽检疫工作,检疫各类马属动物为:1985年受检数10741匹,受检率为85.16%,阳性1匹,阳性率为0.009%,阳性马已处理,1986年受检数10589匹,受检率为90.79%;1987年受检数12082匹,受检率为92.07%。三年检疫结果表明,我县初步达到颁布的净化标准。现将三年的检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兴海县是以牧为主的牧业县,畜群结构以羊为主,马属动物仅占第三位,徘徊在  相似文献   

8.
马鼻疽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病畜的主要特征是在鼻腔、肺、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为鼻疽杆菌.临床上可分为肺鼻疽、鼻鼻疽和皮鼻疽三型.为了解马鼻疽在金平县的疫情动态,给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对金平县勐桥乡和老勐乡进行马鼻疽监测.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马鼻疽病流行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解放前,马鼻疽病在我省是马属动物的一种常见病,四季均可见,危害严重。解放后,各疫区及其高风险地区开展了“检、隔、管、治、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临床患畜和检疫阳性畜逐年减少。1987年我省达到了马鼻疽控制标准,1998年,顺利通过农业部消灭马鼻疽考核验收。达标至今,我省每年坚持开展监测工作,全省均未发现一例阳性或疑似阳性马鼻疽病例,成功巩固了我省消灭马鼻疽防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疆范围选定4个县(北疆2个,南疆2个),根据各县的饲养模式和饲养量分别设为规模场、牧区散养、农区散养、农区市场抽样监测点,用统计学软件PROMESA计算出,检测到至少1匹(头)马鼻疽阳性的马属动物,应抽样检测的头数,进行马属动物马鼻疽变态反应监测(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另每年从上述马属动物中采集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作为点眼反应的辅助试验,并结合监测县达标前各年代马鼻疽疫情发生范围(县、村)、马属动物存栏数、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和消灭马鼻疽达标后近几年的检测数情况及数据,本次监测的结果及分析报告,以期对研究新疆马鼻疽的流行规律和流行趋势,提供更详实的流行病信息,证明新疆有或无马鼻疽疫情,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马鼻疽防控策略和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连续四年定点检测,点眼检测共检测1211匹(头),血清学检测280份,结果均为马鼻疽阴性,证明新疆无马鼻疽疫情。另根监抽样点历年检测数据及结果合本次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新疆无马鼻疽疫情进行风险评估,证明新疆自身没有马鼻疽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久治县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展了鼻疽病的检疫和防制。1961年在原县牧场检疫马900多匹,检出阳性马30多匹。以后,从1964—1973年,陆续在全县部分公社开展检疫(详见附表一)。其中1966年门堂公社二大队三生产队检出率最高,该队检疫马129匹,检出阳性马79匹,阳性率达61.24%。七十年代初期,特别是1973年后,根据上级《关于认真做好马鼻疽病防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做好马鼻疽等马病的防控工作,根据市农委下发的《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通知》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关于开展2012年上半年度本市马传贫和马鼻疽集中监测的通知》组织开展浦东新区上半年马鼻疽集中监测工作,现已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马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 ,也传染给人类和食肉动物。我省最早的史料记载为清雍正十二年 ,黑河发生过马鼻疽。多年来 ,本病给我省养马业及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从 1949年到 1997年的不完全统计 ,47年间本病在我省的经济损失达 2 4.6 5亿元。下面是我们在防治马鼻疽实践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肤浅认识。1 马鼻疽的感染源及其感染特点1.1 马鼻疽主要传染源病马、带菌马是主要传染源。马属动物最易感。马呈慢性经过 ,骡、驴呈急性经过。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感染。从发病率上看骡、驴最高 ,马次之。 1…  相似文献   

14.
马鼻疽是一种马品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病畜逐渐消瘦,体外皮肤或者黏膜不同处出现特异性的大小不同的鼻疽结节或者溃疡,一般分为急性、慢性、开放性,其中急性和开放性难以治疗,甚至病畜死亡,病畜密切接触有可能传染给人。因此,对马鼻疽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方面的研究总结在发展马产业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间接ELISA方法检测马鼻疽抗体的可行性,在东莞市4个马场采集马血清,应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对这些马匹进行鼻疽菌素滴眼反应检疫。结果为间接ELISA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结果均成立,采集51份马血清马鼻疽抗体均为阴性,鼻疽菌素滴眼反应检疫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马鼻疽抗体可行,东莞市的马匹未发现有马鼻疽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1988年循化县马鼻疽疫情防制达“净化区”标准。我们于1996、1999年进行了马鼻疽疫情监测。结果表明:我县马鼻疽防制工作仍保持着“净化区”标准的成绩。据资料记载,循化县1953~1988年共检马属动物37500匹,马鼻疽阳性138匹。在五六十年代,文都、道帏等乡马鼻疽感染率高,流行面广,是我县的主要疫点。1996年我们对文都、道帏、白庄3个乡的7个村进行了马鼻疽监测,受检率为100%,阴性率为100%。1999年,我们对上述3个乡的6个村进行了马鼻疽监测。监测采用马鼻疽菌素点眼法,按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7.
马鼻疽病为一世界性动物传染病 ,至今仍在亚洲、非洲及南美国家中流行 ,截止目前 ,消灭该病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丹麦、法国、德国、日本、独联体等国家。1 临床分类和病理变化1 .1 临床分类 临床上根据潜伏期长短可将马鼻疽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根据病灶发生部位、临床症状 ,又将急性马鼻疽分为肺鼻疽、鼻腔鼻疽和皮肤鼻疽。后二者为马开放性马鼻疽。见表 1。表 1 忻州、晋城、吕梁、长治 173匹鼻疽病马临床分类类别病马数忻州晋城吕梁长治匹 %匹 %匹 %匹 %按临床经过分急性型 816 .0 3 17.0 3 15 .0 14 15 .8慢性型 42 84.0 15 83…  相似文献   

18.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马鼻疽则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传染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马传贫和马鼻疽简称"马两病"。上海市各级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的防控工作,在农业部和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情况  195 8年四川省宝兴县森工局从外地购回 10 0匹马 ,在未经检疫的情况下 ,送到宝兴县硗碛藏族乡饲养 ,两个月后 ,引起马鼻疽流行 ,先后造成死马 45匹。随后疫情扩大 ,引起硗碛乡 4个村的 80匹本地马发病 ,造成死亡 32匹。 195 9年 ,经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对硗碛乡的 142匹马作点眼检验 ,检出阳性马 5 3匹 ,阳性率达37 3%。二、防制措施1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把防制技术传授给基层兽医、卫检人员以及养畜户 ,为全面开展马鼻疽的检疫奠定了基础。2 及时处理病马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一环。对症状明显的开放性鼻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德尔菲法研究了甘肃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结果表明,有15种动物疫病是当前经济影响大,近期应该优先防控的重中之重。5年内能达到有效控制的动物疫病有马传贫、马鼻疽、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共6种,6~10年能达到稳定控制的有马传贫、马鼻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共8种;11~15年能达到基本消灭的是马传贫、马鼻疽、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共5种,16~20年能达到消灭的是马传贫、马鼻疽、猪瘟、布鲁氏菌病共4种。5~10年可以"停止免疫仅扑杀"并有条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病种是:马传贫、马鼻疽、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10~15年可以"停止免疫仅扑杀"并有条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病种是: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10~20年可以"停止免疫仅扑杀"并有条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病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