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为减小荔枝的挤压损伤,通过试验测定了荔枝果壳和果肉的极限应力,建立了根据荔枝结构所对应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外力沿不同方向挤压荔枝的过程,得到荔枝内部组织的等效应力云图。结果显示:挤压过程中,荔枝果壳的应力大于果肉,果肉的损伤先于果壳;相同挤压力下,果壳的纵向挤压应力小于横向,但果肉的纵向挤压应力却大于横向;荔枝的挤压损伤具有各向异性,试验范围内,果肉出现机械损伤的纵向和横向挤压力分别为10 N和20 N,果壳出现机械损伤的纵向和横向挤压力为35 N和25 N。 相似文献
2.
荔枝整果压缩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机械损伤,水果采摘机械的设计与控制需充分考虑水果整体力学特性。对荔枝整果进行压缩试验,分析研究荔枝在压缩载荷下的变形规律和重复加载时其刚度的变化,根据Hertz接触理论求得整体荔枝压缩时弹性模量与变形量的关系曲线,通过对试验曲线的拟合求得荔枝刚度与变形的二次关系式。试验范围内得到的荔枝果壳破裂力为30~40N,其受载时趋于稳定的刚度值为6.3954×103N/m。该研究为采摘机械的设计、减少采摘损伤控制最小的载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浸钙处理对荔枝果实贮藏期活性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0.05%CaCl2水溶液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在55℃下浸泡处理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Sanyuehong )果实,研究浸钙处理对低温自发气调贮藏果实活性氧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高于对照的;处理果皮PPO活性、果肉和果皮MDA含量均具有低于对照,说明处理能抑制果皮褐变、保护果皮色泽和减轻果实活性氧损伤;处理果肉的Vc含量和POD活性、果肉与果皮S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说明处理增强了果实抗活性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准确评估和预测贡梨的冲击损伤,采用波长为397.5~1 014.0 nm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与力学参数相结合对贡梨的冲击损伤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基于单摆原理的碰撞装置以及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获得峰值力、平均接触力、损伤面积和平均压强等力学参数,并对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得损伤贡梨的光谱数据。使用Gap-segment求导、SG求导和基线校准(Baseline)3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将光谱数据与力学参数相结合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模型。基于基线校准(Baseline)预处理方法,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ing sampling,CAR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2种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的选取,将选取的特征波长作为输入变量并结合力学参数建立PLSR模型。力学参数统计分析和建模的结果表明:1)力学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贡梨冲击损伤程度。力学参数的平均值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力平均值从138.40 N增大至335.86 N;平均接触力平均值从77.13 N增大至188.20 N;损伤面积平均值从208.07 mm2增大至544.42 mm2;平均压强平均值从0.34 MPa增大至0.42 MPa。2)Baseline-CARS-PLSR模型对力学参数的预测效果最优,其峰值力、平均接触力、损伤面积和平均压强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892和31.527 N、0.883和18.861 N、0.895和54.411 mm2、0.661和0.045 MPa。通过高光谱成像技术与力学参数相结合对贡梨冲击损伤进行定量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贡梨的品质分选及包装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挤压式莲子机械脱壳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莲子挤压式机械脱壳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莲子根部切割出适当的割痕后进行挤压就可以实现莲子的机械脱壳,脱壳效果好,果仁完好率高. 相似文献
7.
对宽皮柑橘(Citrus reticulata)贮藏期间力学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定期对柑橘进行压缩试验,并测定贮藏期间柑橘果实的质量、硬度、弹性模量、破坏极限力和总变形破坏能。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柑橘果实的质量损失逐渐增大;硬度呈减小趋势,但贮藏7 d与贮藏10 d差异不显著;弹性模量、破坏极限力和总变形破坏能均先增大后减小,在贮藏7 d时达到最大值,贮藏1 d与贮藏4 d差异均不显著,贮藏10 d与贮藏1 d均有显著差异。各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贮藏时间与质量损失呈高度正相关,与果实硬度和弹性模量呈高度负相关,与破坏极限力和总变形破坏能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希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7,(5):31-31
在印度的比哈尔邦,对幼龄荔枝树分别进行4种滴灌处理试验,即在连续两年内分别补充相当于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ET)的25%、50%、75%和100%的水量,对照不进行任何补充灌溉。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滴灌的次数,夏季(3—6月)每天1次,秋季(10~11月)每4天1次,冬天(12~2月)每7天1次,雨季(7~9月)不进行任何补充灌溉。研究表明,灌溉对树木生长影响显著,进行滴灌的植株所有的测量参数(主干高、主干周长、主干横切面积和树冠体积)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对2.5—3.5龄植株补充相当于100%ET水量的试验结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以‘绿豌1号,为试验材料,在材料力学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豌豆挤压试验以及运用有限元法建立豌豆籽粒的力学模型,研究豌豆籽粒在挤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试验测得含水率在10.3%~18.3%的豌豆籽粒在平放、侧放、立放3种不同放置方式下的屈服强度为1.06~4.80 MPa,弹性模量为57.5~392.6 MPa,破碎负载为83.8~358.1N,最大屈服变形为0.422%~1.521%.结果表明: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破碎负载随着豌豆含水率的增加均有明显下降,屈服变形随着豌豆含水率的增加而升高;在同一含水率下,豌豆平放挤压时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破碎负载最大,侧放挤压时次之,立放挤压时最小;平放挤压时,豌豆破裂方式沿着平面压头接触面开始破裂,裂纹沿着豌豆曲面垂直于两瓣子叶,侧放和立放挤压时,豌豆破裂出现两瓣子叶开裂;比较3种不同放置方式下的试验值和仿真值,二者最大差异是10.8%,验证了运用有限元法研究豌豆籽粒挤压学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荚果蕨叶柄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荚果蕨叶柄为外植体,以1/2MS、1/3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BA、2,4-D、IAA、NAA,诱导叶柄形成愈伤组织,并使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幼叶,培养成生根试管苗,建立起荚果蕨无性系.结果表明:1/2MS+NH4H2PO4150 mg·L-1+BA0.5 mg·L-1+2,4-D1.4 mg·L-1+NAA1.4 mg·L-1是诱导叶柄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MS+BA0.5 mg·L-1+NAA0.1 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9 mg·L-1这一培养基是荚果蕨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栽到田间的试管苗长势旺盛、整齐,根茎上的须根比附近的野生植株增加1-1.5倍. 相似文献
12.
商业化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校园里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首先引入SWOT分析机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深入探讨美国大学商业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对商业化现象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即体育竞赛、产学研合作、推广教育课程以及大学内部课程结构的商业化等进行分析.这些商业化既给大学带来利益,也使大学付出代价.大学应该划出一条适当的界限,既保护大学核心价值,又推动大学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于晓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5):524-528
为探寻不同留芽数对芍药分株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国际切花市场流行的芍药品种‘Sarah Bernhardt’一年生分株苗为试验材料,按留芽数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留芽数大于或等于5个)、二级(留芽数3~4个)、三级(留芽数1~2个),对各级分株苗形态指标及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级分株苗长势最佳,日净光合速率值较高,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分别为21、1 056 µmol/(m2•s);就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含量分别记作chla、chlb)而言,二级分株苗的chla/chlb值最高,其chla、chlb及chla+chlb值也较高,表明二级分株苗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对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高光谱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在红边峰值区(690~790 nm)和蓝边峰值区(520~580 nm)的光谱特征参数变化明显,建立了相应的茶尺蠖啃食程度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遭茶尺蠖啃食的茶园部分光谱特征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存在相关性,其中以红边峰区一阶导数积分值(SDr)的相对变化率最大,能够有效反映出茶园遭茶尺蠖啃食的严重程度,真实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3,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4.46%。 相似文献
15.
16.
刘佃林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8):0-0
摘 要:本实验以期为以后的野生茄子通过组织培养批量生产提供适合的激素配比;通过调节MS培养基中BA-NAA的配比对野生茄子愈伤组织进行培养,研究其在不同激素浓度下愈伤组织的出芽率,实验结果表明:MS+BA3mg/L+NAA0.2mg/L的配比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全面摸清黑龙江省农田除草剂使用情况,将会对黑龙江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作者在黑龙江省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国内外除草剂生产企业及部分农药经销商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调查了黑龙江除草剂使用的品种、使用量及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为指导除草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黑龙江农药使用以除草剂为主,占农药量的85%以上。在黑龙江应用的除草剂品种单剂55种、混剂41种,其中旱田单剂34种、混剂29种,水田单剂21种、混剂12种。2012年除草剂使用商品量59504 t,有效量28693 t,可用面积3575万hm2次。2012年除草剂商品使用量比2011年增加11.9%;有效量增加7.7%;可使用面积增加12.9%。在全省分布方面,哈尔滨占33%,因为哈尔滨是农药的集散地;其次是佳木斯占22%,齐齐哈尔17%。建议建立经济、合理使用除草剂的标准体系,限制和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的生产和使用,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品种。 相似文献
18.
19.
20.
摘 要:为探明多效唑对谷子优质品种‘晋谷21号’的调控效果,提高‘晋谷21号’的抗逆性能,在3叶期、6叶期、9叶期三个时期,以0.2%、0.3%、0.4%、0.5%、0.6% 五个浓度作了喷施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后,对‘晋谷21号’谷子下部节间长度(1~9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减少节间数量,使株高明显降低;喷多效唑的最佳时期为谷子出苗后9叶期;喷施多效唑的最佳浓度为0.4%~0.5%;喷施多效唑后不会影响‘晋谷21号’的谷子产量和小米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