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调控肉制品脂质氧化程度的新方法。[方法]以TBA、POV和pH为评判指标,借助铁盐协同超高压调控肉制品中脂质氧化程度,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试验得出,评判指标TBA为2.78 meq/kg,POV为35.80 meq/kg,pH变化不显著;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压力200 MPa,保压时间12 min,亚铁离子浓度0.085 mg/g。[结论]添加铁盐并经超高压处理,可促进肉制品脂质适度氧化,增加羰基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调控肉制品脂质氧化程度的新方法。[方法]以TBA、POV和pH为评判指标,借助铁盐协同超高压调控肉制品中脂质氧化程度,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试验得出,评判指标TBA为2.78meq/kg,POV为35.80meq/kg,pH变化不显著;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压力200MPa,保压时间12rain,亚铁离子浓度0.085mg/g。[结论]添加铁盐并经超高压处理,可促进肉制品脂质适度氧化,增加羰基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协同治理体系决定着一个市域的城市森林治理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实现城市森林效益最优的协同程度,其对加速城市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市森林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生态文明起着重要作用。其协同度是核心,协同度决定着协同效应、协同绩效。本文以系统协同分析为基础,建构了城市森林治理体系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城市森林协同治理体系2009~2013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城市森林协同治理体系协同度自2010年开始呈直线上升态势,2010~2011年处于不协同形态,2012年处于弱协同形态,2013年仅处于一般协同形态,这与实际情况相符。要达到高效协同形态,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农业类高校实现创新绩效目标的2种有效方式,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协同学视角出发分析农业类高校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二者协同发展的关系,构建了基于序参量的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模型,运用2009—2017年的相关数据对农业类高校创新系统协同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7年期间创新协同度大小一直处于负数状态,但近几年负数在逐渐向正数转变;有效发明专利的件数逐年稳步增长,但有效发明专利件数的增长率逐年下降,增长率下降可能就是由于协同度大小为负值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地非农化进程分析基础上,构建两者协同推进的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测算发现,农民工规模虽然持续扩大,但出现增幅收窄的趋势;政府主导着农地征地、拆迁安置,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造成不均衡的农地非农化开发利用;农地非农化没有与市民化形成高效协同,这种不协同性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的协同度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相关性,而且纵向演变过程同样不存在稳定的协同趋势。进而提出以下5点对策建议:界定征地的公共利益,明确征地的范围;适度、可持续提高农民征地补偿;完善征地程序和征地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收益征收管理;缩短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期。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制约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了解当前林业推广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二阶段DEA-HR模型和GIS对28个省(市、区)的林业推广效率及其参与主体的协调情况进行测算,分析林业推广服务效率与林业技术应用效率的时空变化,针对其协调情况进行了类别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林业推广服务效率为0.328~0.573,其中纯技术效率偏低;林业技术应用效率值在0.622以上,其中规模效率偏低。林业推广服务的高效率地区数量由7个增加到10个,林业技术应用的高效率地区数量由17个增加到2015年的25个。"协调且有效"的区域有13个,"协调且无效"的区域有3个,"不协调且有效"的区域有6个,"不协调且无效"的区域有6个。研究表明,林业推广服务效率低于林业技术应用效率,纯技术效率是制约林业推广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规模效率是制约林业技术应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林业推广服务与林业技术应用两阶段效率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不同的变化,但高效率地区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林业推广参与主体的协调类别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且不协调的原因各异,其中"协调且有效"的区域偏多,且分布呈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县域文化的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创建了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的计算公式,并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展开实证研究。运用县域政府统计数据和16个县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运算,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得出黔东南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项目之间的相似性预测用户对未评分项目的评分,解决协同过滤推荐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用户评分、用户属性、用户历史行为等角度对用户的相似度进行衡量,并综合各种相似度用来计算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最后,综合利用项目评分预测和用户多相似度,提出一种改进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9.
定量研究人口与土地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发展程度,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是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构建土地与人口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1990-2014年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河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数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分别提高了0.660、0.682,且从2006年开始,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与人口城镇化指数的差距逐渐缩小,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轻度失调阶段达到了2014年的初级协调发展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政府应紧紧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配套措施建设,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管控,同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对安康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8年安康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为不协同-初级协同-不协同-初级协同,经历先升后降再折升的过程。基于此,设计出"点-线-面"的协同创新路径,并提出强化政策扶持、强化人才支撑、打造特色高新产业园区、壮大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传热过程中场协同作用的基本思想.分别从能量方程,图线,边界层理论和场协同原理的角度分析了流体流过恒温半无限大平板时壁面有喷吹或抽吸的现象和流体垂直流过两不等温的平行多孔平板的现象,讨论了冷却和加热壁面时流体速度的变化对壁面热流密度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所得结论是一致的,从而表明了场协同原理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对流传热的物理机制,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对流传热和各种传递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产业协同集聚、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产业协同集聚与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201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GML指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均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在一二产业协同集聚、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对东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流协作、强化数字经济建设等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亟需探究旱改水背景下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本研究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202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农田分布、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其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热点区域并划分生态功能管理分区。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旱地改为水田趋势明显,全省水田面积增长162.45%,主要位于三江平原;2)研究区的粮食产量、碳固定量、土壤保持量呈上升趋势,水分亏缺量也随之增长;3)粮食供应和碳固定具有空间协同关系,而与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存在显著的权衡关系。研究发现1995—2020年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一致的权衡/协同关系,但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依次,全省可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区、土壤保持区和生态保护区3类生态功能区,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安庆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厘清区域发展特征、优化区域布局、实现生态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是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以安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法估算安庆都市圈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NPP服务和食物供给等4种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3 0年...  相似文献   

15.
Antidepressant drugs and psychotherapy combined are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mood disorders than either treatment alone, but the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this interaction is unknown. To investigate how antidepressants influence the response of mood-related systems to behavioral experience, we used a fear-conditioning and extinction paradigm in mice. Combining extinction training with chronic fluoxetine, but neither treatment alone, induced an enduring loss of conditioned fear memory in adult animals. Fluoxetine treatment increased synaptic plasticity, converted the fear memory circuitry to a more immature state, and acted through local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luoxetine-induced plasticity may allow fear erasure by extinction-guided remodeling of the memory circuitry. Thu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 need to b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o reorganize networks rendered more plastic by the dru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苦荞叶提取物抗氧化性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苦荞叶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用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采用碘量法研究了苦荞叶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叶中总黄酮含量为57g/kg;苦荞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随着苦荞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增强,最有效的添加量为2g/kg;VC、VE和柠檬酸对苦荞叶提取物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增效次序为VC>VE>柠檬酸;苦荞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7.
Causal pathways to achieve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from forests are unclear, because 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multicountry empirical analyses that identify important factors and their complex relationships with social and ecological outcomes. This study examine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forest-based livelihood outcomes using a data set on 84 sites from six countries in East Africa and South Asia. We fin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onships, leading to joint wins, losses, and trade-offs depending on specific contextual factors; participation in forest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by local forest user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jointly positive outcomes for forests in our study.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农业保险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农业保险发展、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基于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两者协同效应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结果]农业保险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关系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研究基于2000和2015年天津市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采用GeoSOS-FLUS模型预测2030年3种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并利用InVEST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及权衡/协同关系。  结果  (1)2015—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城市继续扩张,建设用地增加27.68%,耕地下降11.47%。生态规划情景下城市扩张减缓,建设用地增加7.97%,林地、草地、水域和灌丛共增加2.02%。城市快速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和耕地基本保持稳定,水域面积增加4.78%。(2)2015—2030年不同情景下天津市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自然发展、生态规划和城市快速发展情景下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分别为0.172、0.181、0.180。(3)2015—2030年不同情景下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方向未变,但强弱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总体上生态规划情景下协同关系更强,自然发展情景下协同关系更弱。  结论  本研究建议天津市未来应控制城市扩张速度、优化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增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