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纂民国文献主题词表,能保障文献标引质量,提高系统检索效率,是民国文献规范组织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概念检索、智能检索的基础。以《农业论文索引》标题词为例,以检索为主要导向,研究民国文献主题词表编纂,重点研究民国文献主题词表的语法、词汇、词义和排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与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之际,围绕南京民国旅游展开研究,从梳理和解读南京民国旅游资源入手,旨在对南京民国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创新性推广,提出整合提升南京民国旅游的新途径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灾害史料为依据,对清至民国期间旱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灾发生比较频繁并呈现波浪式递增的趋势,有些旱灾持续时间比较长;受气候变化及农作物生长期的影响,旱灾在夏季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和冬季则相对较少,并表现出多季连旱的特征;从旱灾发生的周期来看,160年为甘肃省旱灾变化的主周期,75年为次周期;在地域空间分布上,陇中旱灾频次最高,其次是陇东,陇南和河西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相对较少,而甘南最少;旱灾以中灾和重灾次数最多,并常与水涝(或暴雨)、冰雹等多种灾害相继发生或交替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受灾程度。旱灾的发生与甘肃省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省灾害史料为依据,对清至民国期间旱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灾发生比较频繁并呈现波浪式递增的趋势,有些旱灾持续时间比较长;受气候变化及农作物生长期的影响,旱灾在夏季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和冬季则相对较少,并表现出多季连旱的特征;从旱灾发生的周期来看,160年为甘肃省旱灾变化的主周期,75年为次周期;在地域空间分布上,陇中旱灾频次最高,其次是陇东,陇南和河西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相对较少,而甘南最少;旱灾以中灾和重灾次数最多,并常与水涝(或暴雨)、冰雹等多种灾害相继发生或交替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受灾程度。旱灾的发生与甘肃省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民国文献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性质独特,价值重大,是中国民国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民国文献主要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国史馆、中央研究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等机构。笔者对台湾民国文献的收藏数量和种类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整体规划开展民国文献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收录的数百种民国方志中,《酆都县志》、《永顺县志》、《新兴县志》和《东湖县志》是4种编排了尾花的极少案例。从其中的尾花图案来看,既有对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绘画技巧的借鉴,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从尾花的版式编排来看,则缺乏规范,既非有空必排,也非图文分排,说明民国方志中的尾花运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7.
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讨论持续了很久但没能深入下去,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讨论的前提是没"重写"的,对"过去的名家名作以及各种文学现象"的前提的设定使这次讨论忽略掉了治史的根本史料。而史料的选择与实际操作跟史家的史观密切相关,现代文学史的写作需要史家在史料和与之相应的史观上的双重突破。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大量礼学文献被欧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低价购买或毁于战火,给中国文化造成惨重损失。一些中国学者和国外的目录版本学家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将流失海外的古籍文献予以清点清理,为我们的文献保存检索提供了方便,为后世的礼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五四”以后,由于文化价值系统被打破、知识分子出现过剩现象以及不能在抗战时期上前线作战三个原因,使得舆论界开始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出路。在民国时期中间派知识分子所办刊物中,民国舆论界大都认为“知识分子”都是有罪于国家和人民的。为寻找知识分子在新时代的转变和出路,舆论界在民国时期就喊出了“到人民当中去”的口号。民国舆论界认为知识分子到“人民”当中寻找出路的主张,直接为1949年中共建政后一系列知识分子政策的顺利推行做好了自身准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国云南省公路网规划的背景、布局、通车里程、资金来源、技术标准等相关方面的回顾,阐述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对云南公路设计理论变迁的影响,为今天云南省构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实施 “桥头堡”战略和 “科技兴滇”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和思考了民国文献整理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民国文献调查整理、目录整理、数字化整理和开发整理。根据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兵 《农业网络信息》2011,(10):109-111
结合民国初期颁布的"壬戌学制",探究几部典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与特色,归纳出民国初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特点,以期对今天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佛罗伦萨史>奠定了马基雅维里在历史学上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史学思想及"历史与政治相结合"的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全面解释了民国线装书的概念,并基于民国线装书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馆保护民国线装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农情报告制度,是近代中国的一项新兴事业,但发展迅速,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农业统计,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农业统计的主要来源。中央农业实验所接办后,农情报告事业建章立制,获得长足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置了专门的农情报告机关,全国农情报告员网络基本形成,农情报告员的选聘从任意走向规范,农情报告工作程序标准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农情报告制度不仅为民国时期农业改良、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为后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中国农情信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得以沿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江西农村衰败,"农村复兴运动"兴起,积谷运动受到重视。针对传统积谷仓存在着管理机构混乱、积谷挪用普遍、豪强中饱私囊、积谷虫害严重、积谷经费不足等问题,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采用健全积谷管理机关、征用公产和摊派款项、借用民间屋宇与改建仓廒、运用熏蒸技术消灭虫害等措施与方法进行应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历史原因,见效仍不明显,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下仓储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民国时期华北小麦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小麦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小麦生产是华北农业突出的区域特征,华北也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心地区。民国时期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转折阶段,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也在其中。此期,华北小麦生产正处“由手工或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化”的重大转折期。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华北小麦生产的正反两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这一时期促进华北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井灌的推广、麦作改进和小麦的商品性生产,其制约因素则主要为水资源缺乏、生产技术落后以及农业灾害和战争的频发。  相似文献   

18.
刘超建 《农业考古》2021,(1):105-109
通过对所收集的相关档案与田野调查资料的详细梳理,本文发现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地区普遍存在着隐地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政府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隐地不仅大量存在,而且还成为地方官员攫取民间财富的一种手段和吏治贪腐的源泉,造成了地方财政流失,使得本来就左支右绌的地方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力图杜绝隐地发生及由此而产生的纠纷,但腐败无能新疆政府及上行下效的各级地方官员根本不可能根除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9.
以民国时期武夷岩茶制作文献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内容,总结其价值,为了解与保护岩茶制作技艺提供文献资料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