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昆虫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 ,咽侧体活化激素 (allatotropin ,AT)和咽侧体抑制激素 (al latostatin ,AS) ,分别刺激或抑制咽侧体的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从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利用昆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 ,使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具有调节昆虫蜕皮、变态和繁殖的功能。蜕皮激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尤其是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近期的文献,同时结合课题组的工作,综述了蜕皮激素类似物的定量构效关系、蜕皮激素受体三维结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孙书静 《植物医生》2002,15(3):42-43
有关昆虫发育的激素 ,目前已知的有脑激素(PTTH)、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滞育激素(DH)和羽化激素(EH)。20世纪70年代 ,随着昆虫激素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昆虫的早熟变态 ,有的并随之产生体色变化和生育障碍。这类化学物质 ,阻碍了昆虫体内JH正常的合成、释放、运输和接受。虽然此类化学物质并不是昆虫本身分泌的内源性激素 ,但人们根据它的实际生理效应 ,称之为抗保幼激素(AJH)。目前已知的AJH类似物大约有10多种 ,既有人工合成的 ,也有天然的抽提物 ;既有脂溶性的 ,也有水…  相似文献   

4.
农药 :指防治为害农、林、牧业及其产品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昆虫、螨、病菌、杂草、鼠和鸟兽等有害生物的药剂及能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1 农药的分类1.1 按防治对象分类1.1.1 杀虫剂 杀卵剂、杀幼虫剂、杀蚜剂、杀蚊剂、杀蠹剂。1.1.2 杀螨剂1.1.3 特异性昆虫控制剂  (1)忌避剂 ;(2 )引诱剂、外激素 ;(3)拒食剂 ;(4 )不育剂 ;(5 )昆虫生长调节剂 :蜕皮激素、抗蜕皮激素、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1.1.4 杀菌剂 杀细菌剂、抗菌素。1.1.5 杀线虫剂1.1.6 除草剂1 .1.7 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激素1.1.8 杀鼠剂1.1.9 杀软体动物剂1.2 …  相似文献   

5.
神经肽是昆虫体内仅次于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重要肽类激素。而速激肽与其他神经肽一样,属于典型的脑-肠肽,具有神经调节、神经递质或激素功能,其首先在粗糙型内质网中合成前体多肽,前体蛋白(多肽)在其N端具疏水结构的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后切除信号肽,然后经过一系列修饰后以颗粒状小分子多肽释放出来。在昆虫生长发育及生理行为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昆虫速激肽的发现、命名、分子特性、分离鉴定方法以及最新相关研究进展等做了全面的总结,为深入研究其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微生物-昆虫-植物三级营养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害虫综合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二芳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商品化品种的特点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蜕皮激素(molting hormore,MH)是由昆虫前胸腺分泌的一种甾类激素,对昆虫蜕皮行为及蜕皮后的发育起调控作用。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曾被考虑用作杀虫剂,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提取、合成成本太高;而分子体积大、亲水性强等特点又使其不易渗透昆虫表皮;而且昆虫已具有很强的分解代谢甾类结构的能力,使其迅速失去杀虫活性,上述原因使其不能实现田间应用。1988年Rohm and Hass公司的科学家们发现二芳酰肼类化合物RH-5849(图1)能引起受试昆虫早熟、不完全、致死性蜕皮,诞生了一类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蜕皮激素拮抗剂,使蜕皮激素类似物走向了实用化。  相似文献   

7.
除虫脲(灭幼脲1号)商品名 Dimilin,通用名 diflubenzuron,是荷兰 Phlips—Duphar 公司1972年开发的农药产品,化学结构式为: 除虫脲与我国生产的灭幼脲3号为同系化合物,同属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昆虫幼虫吃下后,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受到抑制。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使之变态受阻而形成畸形或死亡。该杀虫剂对粘虫、尺蠖、舟形毛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都  相似文献   

8.
范永康 《植物保护》1985,11(6):25-26
依昆虫激素的进展情况,基本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激素,主要是由昆虫内分泌器官分泌的、能在体液内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调节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生殖以及一般生理代谢作用。另一类是外激素,它是由昆虫体某一器官或组织所分泌的、能在体外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借空气或其他媒介散布到体外影响同种(有时也影响异种)其它个体的特殊行为。 近几年来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人们在化学生态领域中对生物间相互关系的形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某些化学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与昆虫、昆虫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昆虫求偶、寻找食物、定向栖息搜索寄主,受到侵扰时向同类告警等行为都存在  相似文献   

9.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与环境友好,相容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包括几丁质抑制剂,保幼激素类似物和蜕皮激素似物的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虽缓慢,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是由咽侧体分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以调控昆虫的很多生理过程,如发育、变态、生殖等。作为bHLH-PAS(helix-loop-helix-Per-ARNT-Sim)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的methoprene-tolerant (Met)是JH的受体,在JH的信号传导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RNAi技术测定了沉默Met基因后黏虫Mythimna separata的Vg基因表达、卵巢发育和生殖行为,旨在探究Met基因在黏虫生殖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当Met基因沉默后,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的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基因表达量下调了50%,从而显著抑制了卵巢发育,并导致产卵显著延迟、产卵历期显著缩短,产卵量显著下降。结果表明Met基因是黏虫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受体基因,它通过调节后续Vg的表达和沉积,来达到控制卵巢发育,从而调控生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抑咽侧体素 (ASTs) 是一类由昆虫脑神经细胞分泌,通过作用于咽侧体进而抑制保幼激素 (JH) 合成与释放的昆虫神经肽。因其具有调控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的功能,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害虫控制剂。本文在简介了昆虫神经肽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基础上,综述了昆虫神经肽抑咽侧体素的发现、类别和功能,并结合本研究组的工作,重点介绍抑咽侧体素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修饰和优化、活性构象及构效关系研究,同时也介绍了抑咽侧体素及其类似物的受体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为新的生态友好型农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叶柄的丙酮粗浸提物,当以局部接触施用于棉红(Dysdercrus cingulatus Fabricius)时,表现出很高的保幼激素活性,抑制若虫羽化,产生超龄若虫,成虫形态和性腺发育畸形,卵胚胎发育也受抑制。当以食物方式处理赤拟谷盗时,含量达万分之一即引起五龄幼虫100%死亡。由于不同昆虫敏感性的差异,在对热带家蝇、蓖麻夜蛾的试验中未呈现保幼激素效应。这种拟保幼激素在害虫防治中应  相似文献   

13.
激脂激素(adipokinetic hormone,AKH)是昆虫体内调节能量稳态的重要内分泌神经多肽,能够促进脂肪体中营养储存物质的分解,在维持昆虫高耗能生命活动中具有关键作用。AKH的研究在早期多围绕昆虫飞行及爬行等运动活动中促进甘油三酯、糖元等物质分解的功能和信号传导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KH/膜受体AKHR通路也参与促进卵黄发生和后代哺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调动。另外,AKH在抗氧化、忍耐饥饿和免疫等逆境响应中的稳态维持也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作为重要的能量物质动用激素,AKH是一种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的多效性调控因子。本文就AKH/AKHR信号通路在昆虫运动、生殖及抗胁迫等生理活动中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论述,以期为进一步阐明AKH在昆虫能量稳态调控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帮助,并为解析害虫远距离迁飞、大量繁殖以及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和遗传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毛立新 《植物保护》1989,15(1):18-19
近年来随着IPM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昆虫性激素,化学不育剂,保幼激素类似物,生长调节剂和拒食剂等的研究和利用情况的报道也甚多。它们具有对害虫高效,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环境、天敌及作物安全等特性,在综合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5.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炳荣  钟俊鸿 《昆虫天敌》2006,28(4):180-187
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类新型的第三代杀虫剂,能阻碍或干扰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活性高,残毒小,对环境污染少,大量应用于农、林、卫生害虫防治。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能阻碍白蚁新表皮的形成,抑制白蚁的蜕皮而致死。目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如氟铃脲、杀铃脲、除虫脲、氟啶脲等已应用于白蚁群体防治,对白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是目前砒剂和灭蚁灵较理想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6.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蚁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蚁的影响,包括诱导前兵蚁、兵蚁和一些中间品级(形态畸形)的产生、抑制白蚁的取食、减少或消除白蚁的共生原生动物群、对白蚁产生不同水平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抑制工蚁蜕皮以及繁殖蚁建立新群体等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影响是诱导前兵、兵蚁和一些中间品级的产生破坏了白蚁群体品级比例的平衡性或完整性。因此,保幼激素类似物可用于白蚁的防治,并在田间防治散白蚁和乳白蚁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应用保幼激素类似物防治白蚁的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植物保护》1980,6(6):24-25
昆虫蜕皮激素对昆虫的变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有希望的第三代杀虫剂。但由于来源有限,化学合成产率低、成本高,至今还只局限于实验室。有人证实平卧川牛滕留酮及其脂的0.1%溶液能杀死稻螟幼虫(Cakan等1971年),对防治白菜粉蝶毛虫也有效。 1976年,我们开始了蜕皮激素植物资源、化学和应用的研究。1977—1978年采用本省罗田县生长的一种筋骨草(紫背金盘Ajuganipponensis Makino)作试验材料(主要内含β-蜕皮激素)。分别在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沔阳县微生物站以及广济县农业局的协助下,选择了菜粉蝶、棉夜蛾、棉铃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螟蛉进行了药效试验。 试验采用两种剂型:(1)粗制剂:筋骨草的水煮液。(每克于草含有500—800ppm的蜕皮激素)。(2)精制剂:从筋骨草中提取分离出来的纯蜕皮激素精品。用时先用乙醇溶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喜树碱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设置0.5、1.0、2.0mg/m L剂量处理其3龄幼虫,采用浸叶饲喂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喜树碱对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滴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喜树碱各剂量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率最高达到28.42%;各处理小菜蛾化蛹时间均延迟,异常蛹增多,羽化率降低;其中2.0 mg/m L处理后4 d其化蛹率为6.67%,对照组化蛹率为86.60%。0.5、1.0 mg/m L处理下,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对照组的0.06倍;而保幼激素滴度增加,分别可达到28.74mg/m L和36.29 mg/m L,是对照组的9倍左右。表明喜树碱可影响小菜蛾体内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的平衡,延迟和影响了小菜蛾的正常发育进程,可实现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芳酰肼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开发的具有蜕皮激素活性的非甾醇类昆虫生长调节剂,能引起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早熟、不完全、致死性蜕皮。文章总结近期文献,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该类化合物中各个结构片断对其杀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生物胺在动物体内可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或神经激素参与调控各项生命活动。该文主要综述昆虫体内的多巴胺、酪胺、章鱼胺、5-羟色胺和组胺5种生物胺的代谢和受体功能以及其所参与调控的昆虫取食、生殖、趋光、攻击格斗和社会性行为等重要行为,以期为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最终为基于昆虫行为调控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